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35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减少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占地面积,仅工程建设期间对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进行租地,工程建设结束后,平台下方的土地可实现复耕,不占用基本农田,解决接地极选址困难的技术难题,既可满足接地极对低土壤电阻率土地的需求,又不占用基地农田,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同时将两套设备设置在同一平台上,方便运行人员巡检,在一个平台上即可巡视两套设备,并且共用设备的区域还减小了两套设备总共的占用面积,同时节省了架空平台的建筑用量。同时节省了架空平台的建筑用量。同时节省了架空平台的建筑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接地极中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主要由送端整流站、受端逆变站和直流输电线路三部分组成。对于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可采取双极平衡运行、单极大地回路运行、单极金属回路运行等多种方式灵活运行。接地极作为送端整流站、受端逆变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极平衡运行方式下,起到钳制直流系统中性点电位的作用;在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方式下,不仅起着到钳制中性点电位的作用,而且还为直流电流提供通路:送端整流站的直流电流通过架空导线引至接地极中心设备区的设备上,通过阻断滤波电抗器、阻断滤波电容器后,再通过导流系统溃入大地,然后由大地流向受端逆变站的接地极,从而完成大地回路。
[0003]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主要布置有用于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所用的阻断滤波电抗器、阻断滤波电容器,以及用于入地导流电缆搭接的管型母线、支柱绝缘子等。在常规的换流站工程中,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需进行永久征地,将设备布置在围墙范围内;为保证设备安装、检修时能够方便地进行起吊作业,需在围墙内设置检修道路。在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将有极大的直流电流(几千安培)溃入大地,为减小跨步电位差和保证接地极安全稳定运行,接地极选址需在导电性能良好(土壤电阻率低)的大地散流区,特别是在极址附近范围区域内,土壤电阻率最好在100欧姆.米以下;极址土壤还应有足够的水分,即使在大电流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土壤也需保持潮湿。从土壤本身的固有性质来说,干地、沙地、山地土壤电阻率均较高,不满足接地极运行需求。所以,为满足接地极安全稳定运行,以往换流站工程的接地极大多选址于基本农田、果园、林地等。
[000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保证我国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了最严格的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在不占用基地农田的前提下,近年来换流站工程的接地极选址越来越困难,故需对接地极布置方案进行改进。同时目前有很多情况下两个换流站的距离会非常接近,若分别单独设置则会占用的较多的耕地面积;即使都设置在一个区域的耕地上,也会占用较大的耕地面积;因此,急需要一种节省耕地面积的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减少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占地面积,仅工程建设期间对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进行租地,工程建设结束后,平台下方的土地可实现复耕,不占用基本农田,解决接地极选址困难的技术难题,既可满足接地极对低土壤电阻率土地的需求,又不占用基地农田,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同时将两套设备设置在同一平台上,方便运行人员巡检,在一个平台上即可巡视两套设备,并且共用设备的区域还减小了两套设备总共的占用面
积,同时节省了架空平台的建筑用量。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电力设备,所述支撑平台的四周设置有玻璃钢围栏,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巡检阶梯,所述巡检阶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电力设备的数量为两套,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所述电力设备包括导流电缆,所述两套电力设备的导流电缆固定在同一支柱绝缘柱上,所述支柱绝缘柱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减少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占地面积,仅工程建设期间对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进行租地,工程建设结束后,平台下方的土地可实现复耕,不占用基本农田,解决接地极选址困难的技术难题,既可满足接地极对低土壤电阻率土地的需求,又不占用基地农田,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同时将两套设备设置在同一平台上,方便运行人员巡检,在一个平台上即可巡视两套设备,并且共用设备的区域还减小了两套设备总共的占用面积,同时节省了架空平台的建筑用量。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上固定有多个支柱绝缘柱,所述电力设备包括导流电缆,所述导流电缆通过支柱绝缘柱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导流电缆一端连接电流导流母线,一端接地。由于支撑平台悬空能够对外界进行隔绝,不用设置隔离带,实际上减小了设备整体占用的面积,因此支撑绝缘柱可以设置尽可能的少,减小占用耕地面积。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混凝土浇筑形成,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3m。防止村民以及野生动物进入到支撑平台。
[0009]优选的,所述架空平台上包括设备区和巡检区,所述设备区用于固定所述电力设备,所述巡检区与所述巡检阶梯连通。巡检阶梯大部分悬空不占用耕地面积。
[0010]优选的,所述巡检区包括围绕在所述设备区的环型巡检路和穿插在所述设备区中间的直型巡检路,所述环型巡检路和所述直型巡检路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两套电力设备中共用设备设置在中间,非公用设备设置在两侧,进而形成设备区。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9个,且按3*3矩阵式排列。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为混凝土制成。结构轻,使用的支撑柱较少。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电力设备,所述支撑平台的四周设置有玻璃钢围栏,所述支撑平台的侧边设置有巡检阶梯,所述巡检阶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在地面上。减少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占地面积,仅工程建设期间对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进行租地,工程建设结束后,平台下方的土地可实现复耕,不占用基本农田,解决接地极选址困难的技术难题,既可满足接地极对低土壤电阻率土地的需求,又不占用基地农田,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同时将两套设备设置在同一平台上,方便运行人员巡检,在一个平台上即可巡视两套设备,并且共用设备的区域还减小了两套设备总共的占用面积,同时节省了架空平台的建筑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主要元素符号说明:1、地面;2、支撑柱;3、围栏;4、支柱绝缘柱; 5、导流电缆;6、支撑平台;7、巡检阶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柱2,支撑柱2一端固定在地面1上,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平台6,支撑平台6上设置有电力设备,支撑平台 6的四周设置有玻璃钢围栏3,支撑平台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电力设备,所述支撑平台的四周设置有玻璃钢围栏,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巡检阶梯,所述巡检阶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电力设备的数量为两套,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所述电力设备包括导流电缆,所述两套电力设备的导流电缆固定在同一支柱绝缘柱上,所述支柱绝缘柱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固定有多个支柱绝缘柱,所述导流电缆一端连接电流导流母线,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混凝土浇筑形成,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川张映桢朱大鹏董跃周甘宗跃彭清杨健张龑王丹杨涛韩建伟刘正道吴怡敏张朋朋杨帆邢毅牟婷婷牟小松唐浩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