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916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面板;安装面板固定在箱体上;安装面板上固定有多个适配器;适配器上连接有对应的尾缆备用纤芯,通过适配器将使用中尾缆芯和备用芯有序分离,使得屏柜内看起来清晰美观,便于运行维护。便于运行维护。便于运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国家电网的110kV~500kV电压等级新建变电站都以智能化站为主,它与常规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设备和智能高级应用,强调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并且具有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显著技术特征,同时具有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优势。在上述建设背景下,变电站二次设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常规站二次设计主要体现在对一次设备的保护配置、自动化信息传输、状态监测等,设备之间的连接以电缆为主;智能站二次设计则包含了二次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基于网络的虚端子连接、常规一次设备与智能组件设备的电缆连接等。
[0003]智能站二次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主要有跳纤连接、尾缆连接和光缆连接三种形式,同一屏柜内部的装置之间或装置与光纤配线架之间采用跳纤,同一设备室的屏柜之间采用阻燃、多模尾缆,跨房间的光缆采用铠装、阻燃、多模加强芯光缆。然而普通光缆熔接工作占据了变电站电气二次施工的大量时间,光芯核对量大、手工熔接效率低。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固定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能够固定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将使用中的尾缆纤芯和尾缆备用纤芯有序分离。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面板;
[0008]所述安装面板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0009]所述安装面板上固定有多个适配器;
[0010]所述适配器上连接有对应的尾缆备用纤芯。
[0011]可选的,所述箱体一端开孔,所述安装面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开孔处。
[0012]可选的,还包括固定耳板,
[0013]所述固定耳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0014]所述固定耳板安装于所述箱体两侧;
[0015]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固定耳板固定于屏柜内。
[0016]可选的,所述适配器的类型为多种。
[0017]可选的,所述适配器上安装有防尘帽。
[0018]可选的,所述适配器为单芯适配器。
[0019]可选的,所述适配器为LC适配器和ST适配器。
[0020]可选的,所述防尘帽的类型为多种。
[0021]可选的,所述防尘帽为LC适配器防尘帽和ST适配器防尘帽。
[0022]可选的,所述箱体为标准19英寸机箱,高度为1U。
[00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实现了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的固定,并提供尾缆备用芯的插座,将使用中尾缆芯和备用芯有序分离,使得屏柜内看起来清晰美观,便于运行维护,解决了二次屏柜内备用的纤芯无固定装置,随意悬垂在屏内,造成屏内配线混乱、既不整齐美观,又容易在接线过程出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的安装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8]符号说明:1为箱体,2为安装面板,2.1为LC适配器,2.2为ST适配器,2.3为LC适配器防尘帽,2.4为ST适配器防尘帽,3为固定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能够固定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将使用中的尾缆纤芯和尾缆备用纤芯有序分离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包括箱体1和安装面板2;
[0034]该箱体1的一端开孔,安装面板2固定于开孔处,利用箱体1固定安装面板2可以保证尾缆终端装置的强度。
[0035]安装面板2上固定有多个适配器;
[0036]适配器上连接有对应的尾缆备用纤芯。
[0037]为了将箱体1固定于屏柜内部,在箱体1两侧还设置了固定耳板3,固定耳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适配智能变电站屏柜内的标准安装支架。通过两侧的安装孔将箱体1固定于屏柜内。
[0038]本专利技术中适配器的类型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LC适配器2.1和ST适配器2.2。
[0039]为了避免适配器内部受外部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在适配器上安装有防尘帽,防尘帽的类型也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LC适配器防尘帽2.3和ST适配器防尘帽2.4,其中,LC适配器防尘帽2.3安装于LC适配器2.1两端,ST适配器防尘帽2.4安装于ST适配器2.2两端。
[004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适配器为单芯适配器。
[004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箱体1为标准19英寸机箱,高度为1U。
[0042]使用时,首先将尾缆终端装置通过固定耳板3上的安装孔固定在屏柜内的标准安装支架的合适位置。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的各种接头直接依次连接到尾缆终端装置对应的适配器即可。
[004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实现了屏柜内尾缆备用纤芯的固定,并提供尾缆备用芯的插座,将使用中尾缆芯和备用芯有序分离,使得屏柜内看起来清晰美观,便于运行维护,解决了二次屏柜内备用的纤芯无固定装置,随意悬垂在屏内,造成屏内配线混乱、既不整齐美观,又容易在接线过程出错的问题。
[0044]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安装面板上固定有多个适配器;所述适配器上连接有对应的尾缆备用纤芯;所述适配器上安装有防尘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端开孔,所述安装面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开孔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耳板安装于所述箱体两侧;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固定耳板固定于屏柜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变电站屏柜的尾缆终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利赵福旺高振武刘丽姚庆华石振江周毅王涛李伟王晶晶裴文辉邱新娟徐士康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