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824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系统包括支撑台架,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转接输送机以及中间连接平台;第一输送机和转接输送机的两端呈高低落差式设置,第二输送机水平设置,第一输送机的一端高于第二输送机,另一端低于第二输送机,转接输送机的尾部与第一输送机的尾部连接,其头部与第二输送机的尾部连接;第一输送机与第二输送机的所属平面有夹角,转接输送机将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呈落差式连接;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转接输送机通过中间连接平台连通。本技术实现了在两个主带式输送机需要呈任意夹角布置的情况下上运储能和下运发电的交叉闭环输送,提高了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体物料搬运储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固体物料搬运储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利用自然地形高差条件,例如建筑物、山体、地形等高度差,在上、下料场之间通过双向可逆运行的主带式输送机搬运固体散状物料,通过将“重物”运上运下,实现电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进而实现储能和发电功能,属于机械储能的重力储能分类。

2、现有的基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物料搬运储能系统,是通过主带式输送机,从下方低海拔处的下料场向上运输至上方高海拔处的上料场,进行储能运行;发电工况时,物料通过主带式输送机,从上料场下运至下料场,输送给电网实现发电;该种方式在实际地形中,需要铺设较长的具有高低落差的输送链路,储能效率不高,系统能耗大,影响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且现有方式在面临上料场和下料场不在同一位面上的情况时,需要围绕山体地形进行环绕搭建,存在搭建困难,且输送耗能较多的问题,导致效率低下,储能转化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主要包括两条双向可逆运行的主带式输送机以及一条转接的带式输送机进行固体物料的输送,可根据上料场和下料场的具体位置,调整两条主带式输送机的路径中心线夹角,并通过转接的带式输送机实现三角转接。解决上料场和下料场不在同一位面的地形限制,提高储能转化率。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系统包括支撑台架,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转接输送机以及中间连接平台;

4、所述第一输送机和所述转接输送机的两端呈高低落差式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输送机,另一端低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所述转接输送机的尾部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尾部连接,所述转接输送机的头部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所属平面有夹角,所述转接输送机将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呈落差式连接;

5、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头部和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头部通过所述中间连接平台,将所述第一输送机高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头部的输送部分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尾部通过所述中间连接平台,与所述转接输送机的头部的输送部分连通,所述转接输送机的尾部通过所述中间连接平台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尾部的输送部分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和所述第二输送机采用双向可逆输送的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同步。

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平台包括接收部以及通道,所述接收部与所述通道连接,所述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头部、第一输送机的尾部和转接输送机的头部;

8、所述接收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头部滚筒处、所述第二输送机尾部滚筒处以及转接输送机的尾部滚筒处。

9、进一步的,所述接收部固定设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和所述转接输送机的滚筒两侧,将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头部滚筒置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第二输送机和所述转接输送机的尾部滚筒置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接收部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以及所述转接输送机在输送方向以及垂直输送的方向设有开口,所述通道与垂直输送方向的开口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平台还包括输送开口,所述接收部通过通道与所述输送开口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以及所述转接输送机的输送部分平行。

12、进一步的,所述通道为径直结构,将所述接收部与所述输送开口直连。

13、进一步的,所述通道的内壁底部设有缓冲层。

14、进一步的,所述通道为螺旋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平台通过支架进行固定。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技术采用两条双向可逆运行的主带式输送机以及一个带式转接输送机搭建构成,两个主带式输送机所在位面呈一定夹角,且尾部通过转接输送机落差式连接,构成斜面三角架构,适用于两个主带式输送机需要呈任意夹角布置的情况,降低了相互落料的高差,减小了高差向的输送距离,节省了系统能耗,基于该结构,利用双向可逆输送,实现了上运储能和下运发电的交叉闭环输送,提高了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支撑台架,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转接输送机以及中间连接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和所述第二输送机采用双向可逆输送的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平台包括接收部以及通道,所述接收部与所述通道连接,所述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头部、第一输送机的尾部和转接输送机的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固定设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和所述转接输送机的滚筒两侧,将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头部滚筒置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第二输送机和所述转接输送机的尾部滚筒置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接收部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以及所述转接输送机在输送方向以及垂直输送的方向设有开口,所述通道与垂直输送方向的开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平台还包括输送开口,所述接收部通过通道与所述输送开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以及所述转接输送机的输送部分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径直结构,将所述接收部与所述输送开口直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内壁底部设有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螺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平台通过支架进行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支撑台架,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转接输送机以及中间连接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和所述第二输送机采用双向可逆输送的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平台包括接收部以及通道,所述接收部与所述通道连接,所述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头部、第一输送机的尾部和转接输送机的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储能的三角转接可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固定设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和所述转接输送机的滚筒两侧,将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头部滚筒置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第二输送机和所述转接输送机的尾部滚筒置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接收部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以及所述转接输送机在输送方向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荣冯颖张静朱恩廷蔡永波尹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