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鲜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924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鲜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截流池、格栅池、集水井、原水水箱、混凝沉淀池、气浮机和厌氧反应器,各环节出水自流或泵送进入下一环节,厌氧反应器出水自流进入深度水处理系统,完成预处理工艺。本系统采用过滤、混凝沉淀、曝气沉淀加厌氧作为预处理方法。格栅除污机去除粒径较大的悬浮物和浮渣,混凝沉淀器中加药去除粒径较小的悬浮物和胶体,气浮机去除油脂类及部分悬浮物,厌氧反应器通过厌氧反应大幅降低COD浓度,保障后续生化系统正常进行。保障后续生化系统正常进行。保障后续生化系统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鲜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设计一种新鲜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主要针对当天垃圾经过分选、破碎及压缩后的产生的新鲜渗滤液的一种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置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可燃垃圾可充当水泥窑燃料,提供一定热值入窑焚烧;不可燃垃圾可与水泥生料混合,充当原料入窑协同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使垃圾变废为宝,利用垃圾的有用组分高效环保地处理垃圾。生活垃圾入窑前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包括分选、除铁、破碎、压缩等技术,在垃圾预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与垃圾填埋场中产生的渗滤液不同,在垃圾预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小块垃圾进入渗滤液,具有高浓度悬浮物、砂质,同时新鲜的渗滤液COD浓度最高可达100000mg/L,悬浮物和砂质会对后续的生化系统造成堵塞,高浓度的COD加剧深度处理的负荷,不利于整套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合理的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鲜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通过格栅过滤、混凝沉淀、曝气沉淀和厌氧反应,有效的去除悬浮物、油脂和砂质,大幅降低COD,为后续的深度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新鲜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截流池、设有格栅装置的格栅池、集水井、原水水箱、混凝沉淀池、气浮机和厌氧反应器;来自中转站破碎和压缩工艺的新鲜垃圾渗滤液首先流入截留池,经过格栅装置的过滤进入格栅池,通过自流汇入集水井,经泵送进入原水水箱,再经泵送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沉淀,混凝沉淀池底部沉淀物泵送至污泥池,污泥池中的污泥离心脱水后送至污泥处理系统,混凝沉淀池中的出水自流至气浮机,气浮机将水中悬浮物颗粒或油粒带到水面形成浮渣,浮渣经刮渣机清除至浮渣槽,再经人工排至污泥池,气浮机出水经泵送至厌氧反应器,出水自流至深度生化系统进行下一步处理。
[0006]进一步的,所述格栅装置为耙齿格栅机,孔径为≦1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两个储药罐。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机中连接有混凝剂储药罐和助凝剂储药罐。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反应器底部设有循环泵。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满足后续深度水处理的要求,格栅去除粒径大于1mm的悬浮物,混凝沉淀去除小于1mm的细小砂粒、悬浮物和胶体,曝气沉淀装置去除油脂及部分悬浮物,厌氧反应大幅减低COD浓度,保障了后续处理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1、截流池;2、格栅池;3、集水井;4、原水水箱;5、混凝沉淀池;6、污泥池;7、气浮机;8、厌氧反应器;9、深度生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14]如图1所示,来自破碎和压缩工艺的垃圾渗滤液悬浮物较高,COD较高,还含有部分餐厨污水,含有一定量的动植物油,经检测悬浮物高达30000mg/L,COD70000mg/L,动植物油200mg/L。首先流入截流池1,经过耙齿式机械格栅过滤至格栅,2内,去除直径1mm以上悬浮物,重力自流入集水井3,用潜污泵提升至原水水箱4,栅渣外运焚烧处理。
[0015]原水水箱4中废水由自吸污水泵定量抽送至混凝沉淀池5,混凝沉淀池5中连接有混凝剂储药罐和助凝剂储药罐,混凝剂储药罐投加混凝剂,助凝剂储药罐投加助凝剂,形成的污泥以及细小砂砾重力至污泥池6。混凝沉淀出水则自流排入气浮机7,气浮机7内同样设有混凝剂储药罐和助凝剂储药罐。沉降的污泥用泵输送到污泥池6,然后进入离心脱水机脱泥处理。其中,混凝沉淀池5与气浮机7中投放的混凝剂均为PAC(浓度10%)和PAM(浓度0.1%)。
[0016]混凝沉淀池5中的出水自流至气浮机7,气浮机7采用涡凹气浮机,涡凹气浮机将水中悬浮物颗粒或油粒带到水面形成浮渣,浮渣经刮渣机清除至浮渣槽,再经人工排至污泥池,气浮机7出水经泵送至厌氧反应器8。
[0017]气浮机7出水用泵打入厌氧反应器8,厌氧反应器8底部设有循环泵,渗滤液在反应器中内循环1

2日,高浓度有机物去除率90%及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80%及以上。厌氧反应器8出水进入后续的深度水系统处理9,产生污泥每隔3天定期排向污泥处理系统。
[0018]经预处理系统处置后,经检测渗滤液的悬浮物降低至240mg/L,COD降低至10000mg/L,动植物油降低至18mg/L,大大减小了后续深度水处理系统的难度和压力,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鲜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截流池(1)、设有格栅装置的格栅池(2)、集水井(3)、原水水箱(4)、混凝沉淀池(5)、气浮机(7)和厌氧反应器(8);来自中转站破碎和压缩工艺的新鲜垃圾渗滤液首先流入截留池,经过格栅装置的过滤进入格栅池(2),通过自流汇入集水井(3),经泵送进入原水水箱(4),再经泵送进入混凝沉淀池(5)进行沉淀,混凝沉淀池(5)底部沉淀物泵送至污泥池(6),污泥池(6)中的污泥离心脱水后送至污泥处理系统,混凝沉淀池(5)中的出水自流至气浮机(7),气浮机(7)将水中悬浮物颗粒或油粒带到水面形成浮渣,浮渣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红芮文洁司海瀛徐晟铭朱宝华赵宇嵇磊黄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中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