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909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1
一种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包括外桶、内桶、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过滤袋、进水管道,所述内桶悬空在外桶中,内桶的底部设有使水通过的通孔,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设置在内桶中,硝化细菌培养层位于内桶的底部,以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悬浮颗粒过滤层位于硝化细菌培养层的上方,以将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过滤,过滤袋位于悬浮颗粒过滤层的上方,过滤袋内装有过滤棉,过滤袋的上端与进水管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养殖池连通,以将养殖池内待净化的水通入外桶中,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外桶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外桶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外桶的中部设有出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污染、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粗放型的渔业养殖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水产养殖废水的修复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废水中营养物质的总质量负荷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退化。在当代大环境下高效、高产、绿色无污染是农业生产者所追求的生产模式,集约化和生态型的鱼菜共生生产模式便应运而生。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的互利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循环水养殖新模式,一种涉及鱼类养殖学、植物栽培学以及机电设备类等相结合的生态型农业技术,具有零排放等特征。
[0003]鱼菜共生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循环理念所创造出来的复合型生产系统,主要原理是鱼类消化有机物产出无机物氨氮,通过微生物分解将氨氮先转化为亚硝酸盐,最终转化成硝酸盐,被植物通过固氮作用吸收,转化成有机物,这形成了动植物的集约化生产,降低了种养殖独立系统的操作成本,该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传统生产模式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还可以实现水、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水排放,节约了用水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模式。
[0004]目前渔业养殖的水体处理的方式有三种:净水剂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
[0005]净水剂处理的特点是耗时较长,并且在水中添加的净水剂绝大部分会引起二次污染源;厌氧处理的特点是占地少,能量需求低,但成本高,工序复杂;好氧处理的基本是使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其特点是处理成本适中,但占地面积大,处理过程中且容易产生恶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过滤高效的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
[0007]一种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包括外桶、内桶、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过滤袋、进水管道,所述内桶悬空在外桶中,内桶的底部设有使水通过的通孔,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设置在内桶中,硝化细菌培养层位于内桶的底部,以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悬浮颗粒过滤层位于硝化细菌培养层的上方,以将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过滤,过滤袋位于悬浮颗粒过滤层的上方,过滤袋内装有过滤棉,过滤袋的上端与进水管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养殖池连通,以将养殖池内待净化的水通入外桶中,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外桶的中部设有出水口。
[0008]优选的,所述内桶的底部为不锈钢铁丝网底托,以便于水通过。
[0009]优选的,所述外桶和内桶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容纳硝化细菌的玻璃环,玻璃环位于内桶的下方以及侧边。
[0010]优选的,所述硝化细菌培养层由多个生化球构成,所述生化球铺设在内桶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悬浮颗粒过滤层包括活性炭、吸氨石、麦饭石。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设有四个出水口,相应的,过滤袋的数量为四个。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包括外桶、内桶、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过滤袋、进水管道,所述内桶悬空在外桶中,内桶的底部设有使水通过的通孔,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设置在内桶中,硝化细菌培养层位于内桶的底部,以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悬浮颗粒过滤层位于硝化细菌培养层的上方,以将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过滤,过滤袋位于悬浮颗粒过滤层的上方,过滤袋内装有过滤棉,过滤袋的上端与进水管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养殖池连通,以将养殖池内待净化的水通入外桶中,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外桶的中部设有出水口。通过设置过滤袋、悬浮颗粒过滤层能够将水中的不同不溶性物质除去,通过设置硝化细菌培养层,能够将水中的亚硝酸盐通过硝化细菌转化呈可以供植物吸收的硝酸盐,从而能够高效净化水,同时占地面积也比较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10、外桶20、出水口201、排污口202、内桶30、硝化细菌培养层40、悬浮颗粒过滤层50、过滤袋60、进水管道70、玻璃环8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请参看图1,一种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10包括外桶20、内桶30、硝化细菌培养层40、悬浮颗粒过滤层50、过滤袋60、进水管道70,所述内桶30悬空在外桶20中,内桶30的底部设有使水通过的通孔,硝化细菌培养层40、悬浮颗粒过滤层50设置在内桶30中,硝化细菌培养层40位于内桶30的底部,以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悬浮颗粒过滤层50位于硝化细菌培养层40的上方,以将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过滤,过滤袋60位于悬浮颗粒过滤层50的上方,过滤袋60内装有过滤棉,过滤袋60的上端与进水管道70的出水口201固定连接,进水管道70的进水口与养殖池连通,以将养殖池内待净化的水通入外桶20中,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口202,外桶的中部设有出水口201。
[0018]为了实现内桶30在外桶20内的悬空,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内桶30的底部边缘设置若干支撑腿,以支撑内桶30。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内桶30的中端设置一个卡箍,卡箍上均匀分布若干挂钩,挂钩的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挂钩的另一端挂在外桶20的上边沿处。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内桶30的底部为不锈钢铁丝网底托,以便于水通过。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外桶20和内桶30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容纳硝化细菌的玻璃环80,玻璃环80位于内桶30的下方以及侧边。
[0021]为了使玻璃环80能够在内桶30的侧边发挥作用而不会落到外桶20的底部,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内桶30的侧边设有支架,支架的内侧与内桶30固定连接,支架的外侧与外
桶20固定连接,玻璃环80放置在支架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硝化细菌培养层40由多个生化球构成,所述生化球铺设在内桶30的底部。
[0023]进一步的,所述悬浮颗粒过滤层50包括活性炭、吸氨石、麦饭石。
[0024]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道70设有四个出水口,相应的,过滤袋60的数量为四个。
[002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共生循环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内桶、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过滤袋、进水管道,所述内桶悬空在外桶中,内桶的底部设有使水通过的通孔,硝化细菌培养层、悬浮颗粒过滤层设置在内桶中,硝化细菌培养层位于内桶的底部,以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悬浮颗粒过滤层位于硝化细菌培养层的上方,以将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过滤,过滤袋位于悬浮颗粒过滤层的上方,过滤袋内装有过滤棉,过滤袋的上端与进水管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养殖池连通,以将养殖池内待净化的水通入外桶中,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外桶的中部设有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刘星刘艳周娟高登国赵霞薛小龙田永华张光弟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