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锡卫专利>正文

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878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采用微电网集群系统合理配置与相应的网源储荷优化调控,在公共电网的接入点,实现微电网集群系统与公共电网交互能量的功率动态受控,满足公共电网调度部门规定的与公共电网在并网接入点电力交互的功率限制,确保了实现新能源电力在微电网集群系统内通过网源储荷优化调控达到就近消纳的同时,满足电网调度规定的功率限制条件,减少功率波动对公共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通过网源储荷的动态关联特性,给出了解决微电网集群系统组网并网及控制的可行有效且有益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式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式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

技术介绍

[0004]新能源特别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能源结构的变革;同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给电网的平稳运行增加了极大的挑战。对此,采用局域性与公共电网互补的微电网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负荷连接在一起就地平衡、就近消纳,可以有效平抑波动有利于电网稳定运行,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效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量密度比较低,适于分散安装就地应用,并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个区域分散建设多个微电网系统并构成一个微电网集群系统是城镇及工商业地区应用的重要趋势,多个分散的微电网连接起来构成微电网集群系统整体运行能够资源共享,在提供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投资收益,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发展的方向。
[0005]大量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对公共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的接入点,通常公共电网调度部门会设置交互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主要包括:微电网集群系统GM(1)、第1微电网系统M1(2-1)、第i微电网系统Mi(2-i)、第k微电网系统Mk(2-k)、第n微电网系统Mn(2-n)、第1微电网电控开关SK1(3-1)、第i微电网电控开关SKi(3-i)、第k微电网电控开关SKk(3-k)、第n微电网电控开关SKn(3-n)、第1变压器B1(4-1)、第i变压器Bi(4-i)、第k变压器Bk(4-k)、第n变压器Bn(4-n)、电网电力总线GL(5)、集群主控系统GEMS(6)、集群通信网络GN(7)、公共电网接入开关GK(8)、变电站CS(9)、公共电网G(10)、公共电网调度系统GC(11)、第1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1(21-1)、第i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i(21-i)、第k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k(21-k)、第n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n(21-n),其特征是:多个微电网系统中第1微电网系统M1(2-1)、第i微电网系统Mi(2-i)、第k微电网系统Mk(2-k)、第n微电网系统Mn(2-n)分别通过相应的第1微电网电控开关SK1(3-1)、第i微电网电控开关SKi(3-i)、第k微电网电控开关SKk(3-k)、第n微电网电控开关SKn(3-n)以及对应的第1变压器B1(4-1)、第i变压器Bi(4-i)、第k变压器Bk(4-k)、第n变压器Bn(4-n)接入电网电力总线GL(5),构成微电网集群系统GM(1)的电气系统,并且电网电力总线GL(5)顺次通过公共电网接入开关GK(8)及变电站CS(9)连接公共电网G(10),构成微电网集群系统GM(1)受控连接公共电网的电力路径;微电网集群系统GM(1)设置集群主控系统GEMS(6),由集群主控系统GEMS(6)通过集群通信网络GN(7)分别连接第1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1(21-1)、第i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i(21-i)、第k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k(21-k)、第n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n(21-n)、第1微电网电控开关SK1(3-1)、第i微电网电控开关SKi(3-i)、第k微电网电控开关SKk(3-k)、第n微电网电控开关SKn(3-n)以及公共电网接入开关GK(8)、公共电网调度系统GC(11),构成微电网集群系统GM(1)的信息通信与能量管控系统。2.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所述微电网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至少有一个微电网系统Mi具备储能系统并满足:最大的储能功率CPi+公共电网允许交互电量的最大功率GP≥最小的电源功率PPin且,CPi+PPin≥LPi。3.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所述集群主控系统GEMS(6)其特征还在于,集群主控系统GEMS(6)通过各微电网系统EMSi调控微电网集群系统的能量,并满足:储能动态总功率∑CP+电源动态总功率∑PP+GP≥负荷动态总功率∑LP且,|∑CP+GP|≥|∑PP-∑LP|其中:公共电网的约束条件为:公共电网允许交互电量的最大功率GP;储能动态总功率∑CP-=第1储能系统SC1动态功率CP1+第2储能系统SC2动态功率CP2+第i储能系统SCi动态功率CPi+第n发电系统SPn动态功率CPn;电源动态总功率∑PP=第1发电系统SP1动态功率PPi+第2发电系统SP2动态功率PP2+第i发电系统SPi动态功率PPi+第n发电系统SPn动态功率PPn;负荷动态总功率∑LP=第1用电负荷SL1动态功率LP1+第2用电负荷SL2动态功率LP2+第i用电负荷SLi动态功率LPI+第n用电负荷SLn动态功率LPn。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在并网约束条件下网源储荷优化调控的微电网集群系统,所述第1微电网系统M1(2-1)的特征是,主要包括:第1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1(21一1)、第1微电网通信网MN1(22-1)、第1发电系统SP1(23-1)、第1储能系统SC1(24-1)、第1用电负荷SL1(25-1)、第1微电网电力线CL1(26-1)、第1微电网发电系统电控开关SPK1(27-1)、第1微电网储能系统电控开关SCK1(28-1)、第1微电网用电负荷电控开关SLK1(29-1),其特征是:第1发电系统SP1(23-1)、第1储能系统SC1(24-1)、第1用电负荷SL1(25-1)分别通过对应的第1微电网发电系统电控开关SPK1(27-1)、第1微电网储能系统电控开关SCK1(28-1)、第1微电网用电负荷电控开关SLK1(29-1)接入第1微电网电力线CL1(26-1),构成第1微电网系统M1(2-1)的电气系统;第1微电网电量管理系统EMS1(21-1)通过第1微电网通信网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卫
申请(专利权)人:周锡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