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771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电源系统,包括:主电源,包括变压器,变压器包括连接母线Bus正输出端的原边高压线圈和多个驱动电源线圈;输出端接入电网的功率电路,包括逆变单元和升压单元,所述逆变单元和升压单元包括多个开关管;驱动电路包括连接于多个驱动电源线圈的多个使主电源与各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的驱动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变压器实现多路供电电路输出,通过驱动电路使主电源与逆变单元和升压单元中的各开关管的栅极连接,从而能够省去多个隔离电源及驱动板的设置,缩小了所需占用的空间,并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消耗。并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消耗。并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逆变电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逆变器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并网逆变器,是一种可以将光伏(PV)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AC)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如下:由光伏逆变器PV端输入,经过BOOST(Boost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单元进行升压及最大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经过BOOST单元升压后母线电压会升高,然后经过一系列串联的电容变成三电平,最后经过逆变单元后输出与电网实现并网。
[0003]现有技术中,以两路MPPT为例,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光伏供电系统如图2所示,主电路中有14个开关管需求的驱动电源,则至少需要7个隔离电源以实现供电,所需的驱动板的数量多。由于驱动电源板各自独立,导致现有的光伏逆变电源系统所需的空间和成本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逆变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分成原边高压线圈,所述原边高压线圈连接母线Bus正输出端,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或副边绕组分成多个驱动电源线圈;功率电路,其输出端接入电网;所述功率电路包括逆变单元和升压单元,所述逆变单元和升压单元包括多个开关管;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驱动电源线圈的多个驱动单元,所述多个驱动单元使主电源与各所述开关管的栅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单元包括:R相逆变器,包括R相开关管R1、R2、R3和R4,R相开关管R1和R4串联形成R相纵向桥臂,R相开关管R2和R3串联形成R相横向桥臂;R相开关管R2连接于R相开关管R1和R4之间形成R相节点,并与R相开关管R1共发射集连接;S相逆变器,包括S相开关管S1、S2、S3和S4,S相开关管S1和S4串联形成S相纵向桥臂,S相开关管S2和S3串联形成S相横向桥臂;S相开关管S2连接于S相开关管S1和S4之间形成S相节点,并与S相开关管S1共发射集连接;T相逆变器,包括T相开关管T1、T2、T3和T4,T相开关管T1和T4串联形成T相纵向桥臂,T相开关管T2和T3串联形成T相横向桥臂;T相开关管T2连接于T相开关管T1和T4之间形成T相节点,并与T相开关管T1共发射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包括BOOST1升压子单元和BOOST2升压子单元,所述BOOST1升压子单元和BOOST2升压子单元的输出端共接,并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入端;所述BOOST1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开关管B1,所述BOOST2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开关管B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逆变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并联的隔离驱动芯片,两个隔离驱动芯片分别通过一驱动电阻连接R相开关管R1和R2的栅极;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并联的隔离驱动芯片,两个隔离驱动芯片分别通过一驱动电阻连接S相开关管S1和S2的栅极;第三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并联的隔离驱动芯片,两个隔离驱动芯片分别通过一驱动电阻连接T相开关管T1和T2的栅极;第四驱动单元,包括三个并联的隔离驱动芯片,三个隔离驱动芯片分别通过一驱动电阻连接R相开关管R3、S相开关管S3和T相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志伟张庆军石成杰陈中洪
申请(专利权)人: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