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ω(C)≥0.45%的中高碳钢卷取卷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866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ω(C)≥0.45%的中高碳钢卷取卷形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卷取模型在接收到精轧模型传输的带钢钢种、CT温度、厚度、宽度,根据模型后台已设定的参数值,计算出此块带钢需要的卷取单位张力,以及相对应夹送辊压力值;2)带钢头部夹送辊咬钢后,夹送辊按照之前设定的压力进入压力环控制,3)带钢头部缠绕至卷筒,4)当带钢尾部在F7抛钢后,夹送辊开始输出反向力矩,卷筒与精轧之间建张逐步开始转向卷筒与夹送辊建张;5)F7抛钢后,卷取张力由卷筒与精轧减张,转向卷筒与夹送辊建张,直至带钢卷取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带钢卷形质量。由于热连轧产线都存在类似问题。存在类似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ω
(C)

0.45%的中高碳钢卷取卷形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ω(C)≥0.45%的中高碳钢卷取卷形控制方法,属于热轧生产


技术介绍

[0002]ω(C)≥0.45%的中高碳钢,由于其钢种特性,钢卷生产完成必须及时卸出不得在卷取机内逗留,杜绝卷取机冷却水对其进行喷淋,在下线90分钟通过卷取运输链运输至缓冷墙区域,精整必须在90分钟内进入缓冷墙进行缓冷,所以该钢种对卷形质量要求较高,若一旦产生卷形质量问题造成钢卷在卷取机内滞留或由于卷形质量造成库区无法吊卷,钢卷无法及时进入缓冷墙,会造成钢卷开裂甚至报废等严重问题。
[0003]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类钢种出现较为严重的扁卷问题,主要是钢卷层与层之间在卷取完成后出现了缝隙,造成缝隙的原因是该钢种在卷取及轧后冷却的过程中发生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与普通碳素结构钢(中低碳)相比,高碳钢由于碳含量较高,体积膨胀的较大,以其他钢厂为40Mn做的相变膨胀曲线上计算得出的膨胀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ω(C)≥0.45%的中高碳钢卷取卷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卷取模型在接收到精轧模型传输的带钢钢种、CT温度、厚度、宽度,根据模型后台已设定的参数值,计算出此块带钢需要的卷取单位张力,以及相对应夹送辊压力值;2)带钢头部夹送辊咬钢后,夹送辊按照之前设定的压力进入压力环控制,此时夹送辊无力矩输出;3)带钢头部缠绕至卷筒卷筒负载建立后(与精轧减张完成),卷筒按照前的下发的单位张力,转化为总张力,并根据总张力按照钢卷卷径计算出所需力矩,卷筒进入力矩环控制;4)当带钢尾部在F7抛钢后,夹送辊开始输出反向力矩,卷筒与精轧之间建张逐步开始转向卷筒与夹送辊建张;5)F7抛钢后,卷取张力由卷筒与精轧减张,转向卷筒与夹送辊建张,直至带钢卷取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ω(C)≥0.45%的中高碳钢卷取卷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操作如下:通过精轧模型传输的带钢信息在二级模型根据带钢钢种、温度、厚度和宽度逐一匹配,并按照公式单位张力=δs(带钢屈服应力)/206*9.8*(0.1+2/H)*张力修正系数(根据带钢钢种、温度、厚度和宽度进行匹配)计算出所需张力为30N/mm2~50N/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ω(C)≥0.45%的中高碳钢卷取卷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操作如下:带钢头部夹送辊咬钢后,将夹送辊压力分为头部、中部和尾部压力,其中头部压力设定为卷筒咬钢后3圈,随后进入中部压力控制,当F7抛钢后设定为尾部压力,由于夹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程张奉贤卞皓戴支彪王林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