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以及一种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γ-氯丙基三氯硅烷(Cl(CH2)3SiCl3)是硅烷偶联剂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合成主要通过铂络合物催化氯丙烯和三氯氢硅的硅氢化反应来制备,通过对反应产物的蒸馏分离,可得到工业级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
[0003]现有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生产工艺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工艺,其中间歇式生产工艺的反应不能连续,导致生产系统占用设备繁多,投资大;并且需要的生产人员多,人员操作存在安全问题,人工成本高;以及生产不能连续,消耗高,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而现有的连续式生产工艺只能称为为半连续式生产工艺,相关技术中均未对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整体生产工艺进行综合设计,对γ-氯丙基三氯硅烷连续生产系统的原材料、催化剂不能充分利用,导致反应效率低,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包括:将三氯氢硅和氯丙烯分别经过计量后,连续输送进入反应器,并在反应器中添加催化剂;使所述三氯氢硅和氯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所述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第一粗产品;将反应器中反应生成的第一粗产品在催化剂回收装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粗产品及催化剂,将所述得到的催化剂返回至反应器中循环使用,将所述第二粗产品输送至第一分离单元中;将第二粗产品在第一分离单元进行分离,得到产品γ-氯丙基三氯硅烷和副产品丙基三氯硅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的反应温度控制范围为80-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调整所述催化剂回收装置的蒸汽通道内的蒸汽流量和循环水通道内的循环水流量控制催化剂回收装置内部温度,以及调整返回反应器的催化剂温度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反应器顶部的低沸点气相组分,包括未反应的三氯氢硅、氯丙烯以及副产物四氯化硅输送到第二分离单元,以分离出四氯化硅,并回收三氯氢硅和氯丙烯原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单元包括第二分离塔、第二再沸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将反应器顶部的低沸点气相组分输送到第二分离单元,以分离出四氯化硅,并回收三氯氢硅和氯丙烯原料包括:将反应器顶部的气相组分输送到第二分离塔,将进入第二分离塔的气相组分进行冷凝得到冷凝液,所述冷凝液通过第二分离塔底部出料管线输入到第二再沸器;将在第二再沸器中的所述冷凝液中的低沸点组分汽化,将得到的气体返回至第二分离塔,并从分离塔顶部输入至第二冷凝器;将第二再沸器中汽化后剩下的液体采出得到四氯化硅;将进入第二冷凝器中的气体进行冷凝,并将冷凝得到的三氯氢硅和氯丙烯原料一部分返回至反应器中,一部分返回至第二分离塔中用于冷凝从反应器进入第二分离塔中的气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单元包括第一分离塔、第一再沸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粗产品在第一分离单元进行分离,得到产品γ-氯丙基三氯硅烷和副产品丙基三氯硅烷,包括:将第二粗产品经第一冷凝器返回至第一分离塔的冷凝液冷凝后从第一分离塔底部输送至第一再沸器,将第一再沸器中的冷凝液中的低沸点组分进行汽化,汽化物返回至第一分离塔,返回至第一分离塔的汽化物从第一分离塔顶部采出至第一冷凝器,并通过第一冷凝器冷凝后得到副产品丙基三氯硅烷;
将第一再沸器中未汽化的液相部分采出得到产品γ-氯丙基三氯硅烷;将第一冷凝器冷凝得到的副产品丙基三氯硅烷一部分返回至第一分离塔中冷凝从催化剂回收装置输送的第二粗产品,一部分从丙基三氯硅烷采出管线采出。7.一种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6)、催化剂回收装置(10)和第一分离单元;所述反应器(6)底部的出口通过底部出口管线(7)与催化剂回收装置(10)连接;所述催化剂回收装置(10)再通过催化剂回收管线(11)与反应器的催化剂返回接口连接,并且催化剂回收装置上有第二粗产品出口与第一分离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反应器(6)用于将分别经过计量后连续输送其中的三氯氢硅和氯丙烯,在添加的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的第一粗产品通过管道输送到的催化剂回收装置(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涛,陈国辉,蒋鹏,尹建军,江庆云,余洋,刘慧捷,
申请(专利权)人: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