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152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在凹模本体中心部位的上部有凹模孔,下部有漏料空腔,漏料空腔和凹模孔连通,所述的凹模孔由上段凹模孔和下段凹模孔构成,下段凹模孔的直径小于上段凹模孔的直径,直径的差值为冲裁间隙的10%~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由于凹模孔分为两段,下段直径小于上段直径,当被冲下的废料下移时会被挤压在下段凹模孔内,有挤压力的存在,可以克服因真空或磁吸现象产生的废料回跳,连续冲压后保证了废料顺利下移进入漏料空腔内,具有结构简单、冲压后废料下移时会被挤压在凹模孔内、防止废料因真空或磁吸现象跳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优点。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优点。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薄板工件冲压用模具部件,特别是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薄板工件在冲压通孔时是利用冲头和凹模相配合进行冲孔了,将工件置于凹模上面,冲头在冲压机驱动下下移,冲头插入凹模上的凹模孔内,将工件冲压出通孔。冲头直径与凹模孔直径有一定量的冲裁间隙。凹模孔是圆柱状的通孔。冲压过程中会发生废料回跳现象,即废料从凹模孔内跳出来,主要是真空吸附或模具带有磁性等原因造成的,轻者压伤产品件,重者损伤模具,对冲压生产危害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冲压后废料下移时会被挤压在凹模孔内、防止废料因真空或磁吸现象跳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
[0004]本技术的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在凹模本体中心部位的上部有凹模孔,下部有漏料空腔,漏料空腔和凹模孔连通,所述的凹模孔由上段凹模孔和下段凹模孔构成,下段凹模孔的直径小于上段凹模孔的直径,直径的差值为冲裁间隙的10%~20%。
[0005]本技术的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由于凹模孔分为两段,下段直径小于上段直径,当被冲下的废料下移时会被挤压在下段凹模孔内,有挤压力的存在,可以克服因真空或磁吸现象产生的废料回跳,连续冲压后保证了废料顺利下移进入漏料空腔内,具有结构简单、冲压后废料下移时会被挤压在凹模孔内、防止废料因真空或磁吸现象跳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使用状态(冲头冲压工件后废料位于上段凹模孔内时)示意图。
[0008]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使用状态(冲头冲压工件后废料位于下段凹模孔内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1,在凹模本体1中心部位的上部有凹模孔,下部有漏料空腔4,漏料空腔4和凹模孔连通。凹模孔由上段凹模孔2和下段凹模孔3构成。下段凹模孔3的直径小于上段凹模孔2的直径,直径的差值为冲
裁间隙的10%~20%。
[0010]如图2、3所示:由于凹模孔分为两段,下段直径小于上段直径,当工件5被冲头7冲下的废料6下移时先经过上段凹模孔2,然后会被挤压在下段凹模孔3内,有挤压力的存在,可以克服因真空或磁吸现象产生的废料回跳,连续冲压后保证了废料顺利下移进入漏料空腔4内,具有结构简单、冲压后废料下移时会被挤压在凹模孔内、防止废料因真空或磁吸现象跳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模结构,包括凹模本体(1),在凹模本体(1)中心部位的上部有凹模孔,下部有漏料空腔(4),漏料空腔(4)和凹模孔连通,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防战鹰于凡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神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