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13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包括:盖体;容器组件,所述容器组件设有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待淬火工件,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冷却介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容器组件活动连接,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口;以及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进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待淬火工件接触。上述淬火装置,带淬火工件与冷却介质的分离设置,使待淬火工件转移至第一容置空间的过程中,不与冷却介质接触,因此转移过程不产生污染物,移除行车吊绳后,及时用盖体封闭第一容置空间,从而解决了淬火时产生的污染物及明火通过吊绳缝隙向工作空间泄露的问题。泄露的问题。泄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淬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件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淬火是指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温度后,将其浸入冷却介质中进行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过程。淬火的目的是使金属中的奥氏体向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然后再配合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金属的刚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行车吊装方式将炙热的工件吊起,然后连同吊绳直接浸入冷却介质中进行淬火,在这个过程中,与工件表面接触的冷却介质在高温下会转化为蒸气形式,冷却介质蒸气与活性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大量浓烟,尤其是采用淬火油作为冷却介质时,甚至产生猛烈的明火,由于行车吊绳的存在,因此无法将第一容置空间进行密闭处理,进而导致淬火过程产生的浓烟及明火通过吊绳所在缝隙向工作空间泄露,一方面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解决淬火过程污染物向工作空间泄露的淬火装置。
[0004]一种淬火装置,包括:
[0005]盖体;
[0006]容器组件,所述容器组件设有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待淬火工件,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冷却介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容器组件活动连接或拆卸连接,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口;以及
[0007]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进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待淬火工件接触。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组件包括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联通。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上方。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呈“日”字形设计。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启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远离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一侧。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启动装置为活塞。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组件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于所述第二容器内。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启动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连接。所述启动装置为抽液装置。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有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待淬火工件。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或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通孔。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或所述盖体上还设有第二通孔。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与非活性气体源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废气收集装置连接。
[0020]上述淬火装置,包括盖体、容器组件及启动装置,容器组件内设有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待淬火工件,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冷却介质,通过将带淬火工件与冷却介质的分离设置,使待淬火工件转移至第一容置空间的过程中,高温待淬火工件不与冷却介质接触,因此转移过程不产生污染物,移除行车吊绳后,及时用盖体封闭第一容置空间,从而解决了淬火时产生的污染物及明火通过吊绳缝隙向工作空间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淬火装置淬火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如图1所示淬火装置淬火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淬火装置淬火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如图3所示淬火装置淬火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淬火装置淬火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如图5所示淬火装置淬火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淬火装置淬火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淬火装置淬火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或“连通”,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的淬火装置100,其包括盖体140、容器组件及启动装置130。
[0032]具体地,容器组件包括第一容器110,第一容器110呈“日”字形设计,其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联通的第一容置空间111和第二容置空间112,其中,第一容置空间111位于第二容置空间112的上方。
[0033]第一容置空间111,用于容纳高温待淬火工件01,第一容置空间111顶部设有开口
1111,开口1111与外界联通,第一容置空间111内设有支撑部150,用于支撑待淬火工件01,待淬火工件01可由行车吊装通过开口1111进入第一容置空间111内,第一容置空间111还用于接收淬火时从第二容置空间112转移的冷却介质,从而使冷却介质与固定于第一容置空间111内的待淬火工件01接触,优选地,淬火时,冷却介质在第一容置空间111内将待淬火工件01完全淹没,使待淬火工件01的表面与冷却介质完全接触,从而实现工件淬火。
[0034]第二容置空间112,设于第一容置空间111的下方,第二容置空间112用于容纳冷却介质,通过设置联通的第一容置空间111和第二容置空间112,使冷却介质在淬火前与待淬火工件01分离设置,避免待淬火工件01在转移过程中与冷却介质接触,进而产生污染。在淬火时,冷却介质在启动装置130作用下由第二容置空间112向第一容置空间111转移,淬火结束后,冷却介质在启动装置130作用下再度由第一容置空间111转移至第二容置空间112,从而为下一次的淬火工艺做准备。
[0035]请参阅图3及图4,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淬火装置200的结构与淬火装置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容器组件包含第一容器210,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容器210呈“凹”字形设置,第一容置空间211与第二容置空间212分设第一容器210的左右两边。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容器组件,所述容器组件设有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待淬火工件,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冷却介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容器组件活动连接或拆卸连接,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口;以及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进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待淬火工件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组件包括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设于所述第一容器内,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呈“日”字形设计。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远离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林李金菊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惠泽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