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86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杀菌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包括公交车、隔板、密封箱、臭氧发生器、混合箱、第一螺旋输送管、加热箱、第二螺旋输送管、降温管、空调、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进气管、多组支架、多组吸入管、连接软管和第一夹板,隔板的侧端与公交车内的侧壁相连接,并且公交车内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排风管,第一夹板的底端与公交车内的底端相连接,密封箱、混合箱、第一螺旋输送管、加热箱和空调的底端均与第一夹板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密封箱的右端设置有弯管,密封箱的左端通过连接管与混合箱的内部相连通。端通过连接管与混合箱的内部相连通。端通过连接管与混合箱的内部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杀菌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

技术介绍

[0002]新冠疫情的发生,彻底颠覆了普罗大众关于卫生消毒的观念,也让公交企业重新对于公交车厢消毒工作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民众针对公共卫生环境的要求和意识。公交车厢作为承载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客流量大、乘客来源复杂、通风差、环境相对密闭的特点,特别适宜呼吸道传染病的扩散,所以说车厢消毒的效果对于控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的稳定团结。目前公交车厢基本的消毒形式有:人工喷洒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等,但是现有的消毒形式,均是在公交车停运后,再进行密封式消毒,费时费力,并且在消毒过程中使用的消毒液、臭氧和紫外线均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导致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实用性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
[0004]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包括公交车、隔板、密封箱、臭氧发生器、混合箱、第一螺旋输送管、加热箱、第二螺旋输送管、降温管、空调、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进气管、多组支架、多组吸入管、连接软管和第一夹板,隔板的侧端与公交车内的侧壁相连接,并且公交车内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排风管,第一夹板的底端与公交车内的底端相连接,密封箱、混合箱、第一螺旋输送管、加热箱和空调的底端均与第一夹板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密封箱的右端设置有弯管,密封箱的左端通过连接管与混合箱的内部相连通,臭氧发生器的底端与密封箱内的底端相连接,第一螺旋输送管的右端由混合箱的左端伸入至混合箱的内部,第一螺旋输送管的左端由加热箱的左端伸入至加热箱的内部与第二螺旋输送管的右端相连接,降温管的一端由加热箱的左端伸入至加热箱的内部与第二螺旋输送管的左端相连接,空调的左端设置有排气管,空调的右端设置有吸气管,空调的排气管与多组排风管相连接,降温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空调吸气管的底端相连接,第二电磁阀的侧端与空调吸气管的右端相连接,并且降温管的中部位于公交车的下方,进气管的底端通过多组支架与隔板的顶端相连接,并且进气管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进气口,多组吸入管的底端分别与多组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接,连接软管的底端与密封箱右端的弯管相连接,连接软管的顶端与进气管的底端相连接,并且连接软管与进气管的内部相通;
[0005]所述混合箱包括箱体和多组风扇,多组风扇分别安装于箱体内的顶端和底端;
[0006]所述加热箱内部设置有加热板,右端的顶部设置有进水阀;
[0007]所述降温管中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多组散热片。
[0008]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还包括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的顶端与箱体内的顶端相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还包括第二夹板和多组弹簧,第二夹板的底端与密封箱、混合箱、加热箱和空调的顶端相连接,多组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公交车内的底端和隔板的底端相连接,多组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夹板的底端和第二夹板的顶端相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还包括太阳能充电板,太阳能充电板的底端与公交车的顶端相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所述加热箱的左端顶部设置有泄压管,泄压管的底端由公交车的底端伸出,所述泄压管的底端设置有单向阀,并且单向阀位于降温管中部的上方。
[0012]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所述多组吸入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防护网和滤网。
[0013]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所述公交车的底端设置有挡板,并且挡板位于降温管的左侧。
[0014]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所述降温管与公交车底端的接触处均设置有护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空调,通过进气管将车公交车内的空气排入至密封箱的内部,打开臭氧发生器生成臭氧,并将臭氧排入至密封箱的内部,之后密封箱内的空气和臭氧进入至混合箱的内部,通过打开多组风扇,使多组风扇相向吹动空气和臭氧,使空气和臭氧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体,通过臭氧对空气进行消毒,之后混合气体进入至第一螺旋输送管的内部,增加臭氧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再将混合气体排入至第二螺旋输送管的内部,同时通过加热箱的进水阀将蒸馏水排入至加热箱的内部,通过加热箱内的加热板对蒸馏水进行加热,在高温下使第二螺旋输送管内的臭氧分解,之后混合气体进入至降温管的内部,通过降温管中部外表面的多组散热片,将降温管内温度向外扩散,同时通过公交车的行驶,使流动的空气对多组散热片进行降温,之后空调将降温管内的混合气体吸出并进行制冷或制热,再通过多组排风管排入至公交车的内部,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混合箱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吸入管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记:1、公交车;2、隔板;3、密封箱;4、臭氧发生器;5、混合箱;6、第一螺旋输送管;7、加热箱;8、第二螺旋输送管;9、降温管;10、空调;11、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3、进气管;14、支架;15、吸入管;16、连接软管;17、第一夹板;18、排风管;19、箱体;20、
风扇;21、紫外线杀菌灯;22、第二夹板;23、弹簧;24、太阳能充电板;25、泄压管;26、防护网;27、滤网;28、挡板;29、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包括公交车1、隔板2、密封箱3、臭氧发生器4、混合箱5、第一螺旋输送管6、加热箱7、第二螺旋输送管8、降温管9、空调10、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进气管13、多组支架14、多组吸入管15、连接软管16和第一夹板17,隔板2的侧端与公交车1内的侧壁相连接,并且公交车1内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排风管18,第一夹板17的底端与公交车1内的底端相连接,密封箱3、混合箱5、第一螺旋输送管6、加热箱7和空调10的底端均与第一夹板17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密封箱3的右端设置有弯管,密封箱3的左端通过连接管与混合箱5的内部相连通,臭氧发生器4的底端与密封箱3内的底端相连接,第一螺旋输送管6的右端由混合箱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公共交通汽车车载臭氧消毒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公交车(1)、隔板(2)、密封箱(3)、臭氧发生器(4)、混合箱(5)、第一螺旋输送管(6)、加热箱(7)、第二螺旋输送管(8)、降温管(9)、空调(10)、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进气管(13)、多组支架(14)、多组吸入管(15)、连接软管(16)和第一夹板(17),隔板(2)的侧端与公交车(1)内的侧壁相连接,并且公交车(1)内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排风管(18),第一夹板(17)的底端与公交车(1)内的底端相连接,密封箱(3)、混合箱(5)、第一螺旋输送管(6)、加热箱(7)和空调(10)的底端均与第一夹板(17)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密封箱(3)的右端设置有弯管,密封箱(3)的左端通过连接管与混合箱(5)的内部相连通,臭氧发生器(4)的底端与密封箱(3)内的底端相连接,第一螺旋输送管(6)的右端由混合箱(5)的左端伸入至混合箱(5)的内部,第一螺旋输送管(6)的左端由加热箱(7)的左端伸入至加热箱(7)的内部与第二螺旋输送管(8)的右端相连接,降温管(9)的一端由加热箱(7)的左端伸入至加热箱(7)的内部与第二螺旋输送管(8)的左端相连接,空调(10)的左端设置有排气管,空调(10)的右端设置有吸气管,空调(10)的排气管与多组排风管(18)相连接,降温管(9)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11)与空调(10)吸气管的底端相连接,第二电磁阀(12)的侧端与空调(10)吸气管的右端相连接,并且降温管(9)的中部位于公交车(1)的下方,进气管(13)的底端通过多组支架(14)与隔板(2)的顶端相连接,并且进气管(13)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进气口,多组吸入管(15)的底端分别与多组进气管(13)的进气口相连接,连接软管(16)的底端与密封箱(3)右端的弯管相连接,连接软管(16)的顶端与进气管(13)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刘庆魁范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