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61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包括钩身和钩头,钩头与钩身的一端连接,钩头自由端连接有钩尖,钩头外滑动套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不受外力作用时罩设在钩尖外,防护组件受外力挤压时能够移动以露出钩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刺破皮肤进入内部空间后,防护组件能够套在钩尖上,能够解决现有拉钩尖端易损伤组织或血管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中,腔镜甲状腺手术因其切口小而隐蔽、术后颈部没有切口癫痕等优点,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0003]手术过程中,手术视野的显露非常关键,为了保证手术视野,需要用甲状腺拉钩将位于甲状腺前方的颈前肌群拉开,以充分暴露甲状腺。但是现有的甲状腺拉钩尖端锐利,在牵拉暴露时尖端易损伤内部组织或血管,增加伤口感染机会和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以解决现有拉钩尖端易损伤组织或血管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包括钩身和钩头,钩头与钩身的一端连接,钩头自由端连接有钩尖,钩头外滑动套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不受外力作用时罩设在钩尖外,防护组件受外力挤压时能够移动以露出钩尖。
[0007]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0008]钩身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便操作拉钩进行牵拉暴露。自由状态下,即不使用时,防护组件不受外力挤压,能够套在钩尖外,避免钩尖刺伤人、物。牵拉暴露穿刺皮肤时,防护组件能够受到皮肤的阻挡而沿着钩尖滑动,从而露出钩尖,以便刺破皮肤,进入内部空间。刺破皮肤后,防护组件不再受到皮肤的阻力,防护组件能够再次罩在钩尖外,由此保护内部空间组织或血管,避免其被刺伤。
[0009]进一步,防护组件包括防护套,防护套与钩尖滑动连接,防护套远离钩头的一端开口,防护套可套在钩尖外,防护套与钩头的自由端之间连接有复位件。
[0010]有益效果:刺破皮肤时,防护套受到皮肤阻挡而移动,露出钩尖;刺破皮肤进入内部空间后,复位件即可带动防护套复位而套住钩尖,避免损伤内部空间组织和血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1]进一步,钩头自由端开设有容纳腔,钩尖与容纳腔连接,所述复位件位于容纳腔内,防护套可收纳在容纳腔内。
[0012]有益效果:防护套进入容纳腔内后则几乎不会倾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防护套导向,使其顺利移动而露出钩尖。
[0013]进一步,复位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防护套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容纳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有益效果:采用弹簧作为复位件,回弹性好,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0015]进一步,钩头为U形,钩身与钩头的一端连接,钩头与钩身一体成型。
[0016]有益效果:采用U形的钩头,不仅便于使用者牵拉暴露手术部位,且牵拉暴露后钩身也不会遮挡手术视野,便于手术;钩头和钩身一体成型不仅更美观且结构强度好,加工也方便,直接浇筑或弯曲成型即可,无需连接和处理连接处。
[0017]进一步,钩身自由端设置有手柄,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
[0018]有益效果:设置手柄更加便于使用者握持拉钩,设置防滑纹能够防止使用时打滑,便于操作,提高操作稳定性。
[0019]进一步,防护套的外壁与容纳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0]有益效果: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给防护套导向,提高其移动稳定性。
[0021]进一步,容纳腔内壁上竖直开设有滑槽,防护套外壁上固定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0022]有益效果: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来带动防护套移动,结构简单且能够进一步给防护套导向,避免防护套径向偏移。
[0023]进一步,防护套自由端边缘设置有缓冲件。
[0024]有益效果:设置缓冲件能够缓冲穿刺时防护套对皮肤的挤压,减轻皮肤压力性损伤。
[0025]进一步,缓冲件为橡胶圈,橡胶圈套设在防护套自由端。
[0026]有益效果:采用橡胶圈作为缓冲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2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钩头1、钩身2、手柄3、钩尖4、防护套5、复位件6、容纳腔7。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包括钩身2、钩头1和钩尖4,钩身2采用不锈钢制成,钩身2右端固定套接有手柄3,手柄3采用橡胶制成,手柄3外侵蚀有防滑纹。钩头1整体呈U型,钩头1一体成型在钩身2的左端。
[0033]钩头1自由端开有容纳腔7,容纳腔7的开口位于钩头1的自由端,钩尖4的底端焊接在容纳腔7底部。钩尖4上滑动套接有防护套5,防护套5的顶部开口,钩尖4可从开口处移出,防护套5的底部封口且开有通孔,钩尖4与通孔滑动连接。防护套5底部与容纳腔7之间连接有复位件6,本实施例中复位件6采用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防护套5底部和容纳腔7的底部。自由状态下,防护套5套在钩尖4外,呈图2所示的状态。
[0034]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5]不使用时,防护套5套在钩尖4外,如此能够避免钩尖4刺伤周围物品或是操作人员,便于存放和携带。
[0036]穿刺皮肤进行牵拉暴露时,钩尖4和防护套5首先接触皮肤,防护套5受到皮肤的阻
力会沿着钩尖4向容纳腔7内滑动,弹簧压缩,从而露出钩尖4,钩尖4即可刺破皮肤进入内部空间,便于穿刺。进入内部空间后,防护套5不受皮肤的阻力,弹簧带动防护套5复位进而再次套在钩尖4外,从而保护内部空间的组织和血管,避免损伤组织和血管。
[0037]本实施例通过在钩尖4外滑动设置防护套5,并利用弹簧驱动防护套5复位,使得穿刺时防护套5能够滑动而露出钩尖4,进入内部空间后防护套5则套住钩尖4,不仅不影响穿刺,还保护了内部组织和血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38]实施例二
[00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套5的外壁与容纳腔7的内壁滑动连接,具体的,容纳腔7内壁上竖直开有两个滑槽(图中未示出),防护套5外壁上焊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如此设置能够给防护套5导向,避免防护套5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使得防护套5顺利进入容纳腔7内,顺利露出钩尖4。
[0040]此外,防护套5自由端边缘安装有缓冲件(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缓冲件为橡胶圈,橡胶圈固定套接在防护套5自由端。设置缓冲件能够缓冲刺破皮肤时防护套5对皮肤的挤压力,减轻皮肤受到的压力性损伤。
[004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钩身和钩头,钩头与钩身的一端连接,钩头自由端连接有钩尖,钩头外滑动套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不受外力作用时罩设在钩尖外,防护组件受外力挤压时能够移动以露出钩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于:防护组件包括防护套,防护套与钩尖滑动连接,防护套远离钩头的一端开口,防护套可套在钩尖外,防护套与钩头的自由端之间连接有复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自由端开设有容纳腔,钩尖与容纳腔连接,所述复位件位于容纳腔内,防护套可收纳在容纳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损伤的腔镜甲状腺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防护套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容纳腔的底部固定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邬忠梅周良弼朱长康吴定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