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744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涂料技术领域;该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具体是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聚合物,可以使用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与环氧树脂进行开环反应固化交联,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防腐性能和绝缘性能等,产品主要有结构胶、应变胶、特种胶、潜伏性固化胶等,在土木建筑、电子电器、汽车机械等领域应用广泛。
[0003]而现有的环氧树脂材料其强度不能够满足要求,因此现提供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该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5

10份纳米二维石墨、3

8份白云石、0.3

0.6份引发剂、4

8份甲基硅酸钾、5

9份木质素、余量为环氧树脂。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6

9份纳米二维石墨、4

7份白云石、0.4

0.5份引发剂、5

7份甲基硅酸钾、6r/>‑
8份木质素、余量为环氧树脂。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该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7.5份纳米二维石墨、5.5份白云石、0.45份引发剂、6份甲基硅酸钾、7份木质素、余量为环氧树脂。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发剂为一种或几种含有双键的不饱和单体。
[0010]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主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取鳞状石墨作为原料,采用微波工艺进行剥离,直到剥离出纳米二维石墨;
[0012]按照重量份数,准备所述原料组分,将纳米二维石墨、白云石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料A;
[0013]将环氧树脂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50

58℃,并保温处理0.6

0.8h,将木质素和甲基硅酸钾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70

80℃并保温处理0.3

0.7h,得到混料B;
[0014]将混料B和混料A预先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注入到预热至60

70℃的模具中;
[0015]将模具中的浇注料升温至80

100℃,保温处理0.4

1.2h,且向保温箱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继续升温至130

140℃,保温处理3

4h,最后升温至150

160℃,保温处理6

8h;将模具中的浇注料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脱模得到所需环氧树脂材料。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17]取鳞状石墨作为原料,采用微波工艺进行剥离,直到剥离出纳米二维石墨;
[0018]按照重量份数,准备所述原料组分,将纳米二维石墨、白云石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料A;
[0019]将环氧树脂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52

56℃,并保温处理0.65

0.75h,将木质素和甲基硅酸钾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73

77℃并保温处理0.4

0.6h,得到混料B;
[0020]将混料B和混料A预先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注入到预热至63

67℃的模具中;
[0021]将模具中的浇注料升温至85

95℃,保温处理0.6

1.0h,且向保温箱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继续升温至133

137℃,保温处理3.3

3.7h,最后升温至153

157℃,保温处理6.5

7.5h;将模具中的浇注料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脱模得到所需环氧树脂材料。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23]取鳞状石墨作为原料,采用微波工艺进行剥离,直到剥离出纳米二维石墨;
[0024]按照重量份数,准备所述原料组分,将纳米二维石墨、白云石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料A;
[0025]将环氧树脂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54℃,并保温处理0.7h,将木质素和甲基硅酸钾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75℃并保温处理0.5h,得到混料B;
[0026]将混料B和混料A预先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注入到预热至65℃的模具中;
[0027]将模具中的浇注料升温至90℃,保温处理0.8h,且向保温箱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继续升温至135℃,保温处理3.5h,最后升温至155℃,保温处理7h;将模具中的浇注料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脱模得到所需环氧树脂材料。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甲基硅酸钾和木质素能够与本申请中的其他组分相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强度;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环氧树脂材料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抗压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原料及组分,10份纳米二维石墨、8份白云石、0.6份引发剂、8份甲基硅酸钾、9份木质素、余量为环氧树脂。
[0032]所述的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取鳞状石墨作为原料,采用微波工艺进行剥离,直到剥离出纳米二维石墨;
[0034](2)按照重量份数,准备所述原料组分,将纳米二维石墨、白云石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料A;
[0035](3)将环氧树脂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58℃,并保温处理0.8h,将木质素和甲基硅酸钾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80℃并保温处理0.7h,得到混料B;
[0036](4)将混料B和混料A预先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注入到预热至70
℃的模具中;
[0037](5)将模具中的浇注料升温至100℃,保温处理1.2h,且向保温箱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继续升温至140℃,保温处理4h,最后升温至160℃,保温处理8h;将模具中的浇注料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脱模得到所需环氧树脂材料。
[0038]原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熔避免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5

10份纳米二维石墨、3

8份白云石、0.3

0.6份引发剂、4

8份甲基硅酸钾、5

9份木质素、余量为环氧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6

9份纳米二维石墨、4

7份白云石、0.4

0.5份引发剂、5

7份甲基硅酸钾、6

8份木质素、余量为环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7.5份纳米二维石墨、5.5份白云石、0.45份引发剂、6份甲基硅酸钾、7份木质素、余量为环氧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所述的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一种或几种含有双键的不饱和单体。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改性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鳞状石墨作为原料,采用微波工艺进行剥离,直到剥离出纳米二维石墨;按照重量份数,准备所述原料组分,将纳米二维石墨、白云石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料A;将环氧树脂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50

58℃,并保温处理0.6

0.8h,将木质素和甲基硅酸钾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加热釜中,预热至70

80℃并保温处理0.3

0.7h,得到混料B;将混料B和混料A预先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注入到预热至60

70℃的模具中;将模具中的浇注料升温至80

100℃,保温处理0.4

1.2h,且向保温箱中通入惰性气体,然后继续升温至130

140℃,保温处理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