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及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726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及成像系统,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和第八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九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光学成像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1.0<TTL/f<2.0;其中,TTL表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光学总长,f表示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焦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能够使得光学成像透镜组既具备多透镜所能达到的成像效果,还能够保证稳定的光学性能,从而在提供高成像质量的同时适应于轻薄化的市场需求。轻薄化的市场需求。轻薄化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及成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及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如今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均离不开智能手机,尤其是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行业的日渐普及,要求智能手机需要更便携、更轻巧,因此对智能手机及其中搭载的成像系统的小型化要求愈来愈高。
[0003]由于镜片数量越多,成像系统的制作成本和难度越高,因此目前的成像系统中通常不超过七片透镜。但七片式的成像系统,其成像效果已难以满足如今的市场需求。因此,如何在增加透镜数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确保成像系统的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及成像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七片以上透镜的成像系统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及第九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九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式:1.0<TTL/f<2.0;其中,TTL表示所述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光学总长,f表示所述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5<f1/f<4.0;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9<f3/f9<3.1;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9表示所述第九透镜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关系式:1.0<(f5+f6)/f8<2.5;其中,f5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肖怡袁嘉华张龙陈天谋邓敏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