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17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马铃薯收获技术领域的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下端设置有滚轮,箱体的内部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传送带,且箱体的内部另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上端设置有清土辊,箱体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缸,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穿槽,箱体的底端面靠近穿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杆;连接板的内部位于第二传送带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的外部设置有链条,能够大大提高装置的收获效率,且能够有效减少马铃薯在铲杆上的堆积,能够实现马铃薯较好的传送,有较好的收获效果,较为实用。较为实用。较为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马铃薯收获
,具体为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农业中马铃薯大量种植,在进行马铃薯收割时大多使用机械设备,而现在大多机械设备只是进行马铃薯收割,不直接进行收集,需人工再次进行拾捡。
[000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2006028.2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具体内容为:将动力机构与机架连接,让机架开始移动,挖掘铲将马铃薯从土里挖出,马铃薯进入到第一传送带上,启动第一传送带和清土机构,在马铃薯从第一传送带右端到左端的过程中,清土机构上的清土齿对马铃薯进行清土操作,掉落的土从第一传送带通孔处落回到地面;然后马铃薯从第一传送带左端进入到第二传送带,同时启动冲洗机构,马铃薯在第二传送带运输过程中翻滚冲洗,最后将马铃薯收集起来。
[0004]这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较好的将铲杆对马铃薯进行收集并快速的向上传送,一般在足够多的马铃薯在铲杆一侧进行推挤之后才能够将上端的马铃薯传送到箱体中,难以保证对马铃薯的收获效率,传送效果不够好,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较好的将铲杆对马铃薯进行收集并快速的向上传送,一般在足够多的马铃薯在铲杆一侧进行推挤之后才能够将上端的马铃薯传送到箱体中,难以保证对马铃薯的收获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箱体的内部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传送带,且箱体的内部另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端设置有清土辊,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穿槽,所述箱体的底端面靠近穿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杆;
[0007]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位于第二传送带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外部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内部另一端位置设置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的上端设置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三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在连接板的内部靠近铲杆的位置,且连接柱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轴承。
[0008]优选的,所述铲杆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齿轮二的数量与铲杆一一对应,所述齿轮二为双层齿,下层齿的外部啮合有连接链条,上层齿啮合有移动带。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带的内部远离齿轮二的位置设置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位于铲杆的内部远离箱体的一端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齿轮四与齿轮二呈一一对应设置。
[0011]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齿轮二的外部均与连接链条啮合,所述连接链条位于连接板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贯穿出箱体与连接板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实际的使用通过液压缸将铲杆的高度进行调整,铲杆的高度调整连接板的上端面不能低于第二传送带的最低端,使用时,通过滚轮能够使箱体移动,电机启动,带动链条移动,进而带动齿轮三转动,同时便能够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分别带动连接链条和移动带进行移动,一个连接链条用于带动多个连接板上的齿轮二转动,进而每一个齿轮二和齿轮四配合带动连接带稳定的移动,铲杆一半部分的厚度低于另一半部分的厚度,厚度小的一半部分内部的移动带裸露在外部,且裸露的移动带部分的移动方向为向上,能够带动收获的马铃薯快速的进料到第二传送带上,能够大大提高装置的收获效率,且能够有效减少马铃薯在铲杆上的堆积,能够实现马铃薯较好的传送,有较好的收获效果,较为实用。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铲杆和液压缸的结合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移动带和齿轮一的结合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移动带和齿轮二的结合视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箱体;2、第一传送带;3、挡板;4、穿槽;5、滚轮;6、第二传送带;7、清土辊;8、电机;9、链条;10、铲杆;11、液压缸;12、移动带;13、齿轮一;14、齿轮二;15、齿轮三;16、齿轮四;17、连接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5,箱体1的内部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且箱体1的内部另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6的上端设置有清土辊7,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缸11,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穿槽4,箱体1的底端面靠近穿槽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3,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杆10,液压缸11的输出轴贯穿出箱体1与连接板连接;
[0024]连接板的内部位于第二传送带6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3,齿轮一13的外部设置有链条9,链条9的内部另一端位置设置有齿轮三15,齿轮三15的上端设置有齿轮二14,齿轮三1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插接在连接板的内部靠近铲杆10的位置,且连接柱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轴承。
[0025]铲杆10的数量为若干个,齿轮二14的数量与铲杆10一一对应,齿轮二14为双层齿,下层齿的外部啮合有连接链条17,上层齿啮合有移动带12,移动带12的内部远离齿轮二14的位置设置有齿轮四16,齿轮四16位于铲杆10的内部远离箱体1的一端位置,齿轮四16与齿轮二14呈一一对应设置,若干个齿轮二14的外部均与连接链条17啮合,连接链条17位于连接板的内部。
[0026]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连接,之后根据实际的使用通过液压缸11将铲杆10的高度进行调整,铲杆10的高度调整连接板的上端面不能低于第二传送带6的最低端,使用时,通过滚轮5能够使箱体1移动,电机8启动,带动链条9移动,进而带动齿轮三15转动,同时便能够带动齿轮二14转动,齿轮二14分别带动连接链条17和移动带12进行移动,一个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5),所述箱体(1)的内部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且箱体(1)的内部另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传送带(6),所述第二传送带(6)的上端设置有清土辊(7),所述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液压缸(11),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穿槽(4),所述箱体(1)的底端面靠近穿槽(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3),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杆(10);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位于第二传送带(6)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3),所述齿轮一(13)的外部设置有链条(9),所述链条(9)的内部另一端位置设置有齿轮三(15),所述齿轮三(15)的上端设置有齿轮二(14),所述齿轮三(1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在连接板的内部靠近铲杆(10)的位置,且连接柱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雪风施琴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