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08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置,包括机床、支撑装置、滚打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机床包括两个床体、螺杆、限位座和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床体对称分布,所述床体的内部由上至下贯穿两个所述螺杆,所述限位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右侧所述床体内腔右侧壁,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位于左侧所述床体内腔,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机床的底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工作台、滑座和底座,所述滑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滑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导轨。滚打柱对试件表面产生断续滚打,由于旋转速度、滚打深度和变形量等的参数均能精确设置,进而可以有效控制在工件表面形成的纳米梯度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表面畸变和粗糙度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化
,具体为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是近二十多年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材料在微电子、智能医疗、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等众多关键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服役环境下,金属材料失效多始于表面,因此只要在材料上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即实现表面纳米化,就可以通过表面组织和性能的优化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和服役行为。
[0003]现有的喷完和机械研磨表面纳米化技术易导致表面畸变和粗糙度提升;激光喷丸、超声辊压、超声喷丸、超声表面冷锻和超声冲击等表面纳米化技术加工设备复杂、加工时间过长和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实现产业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置,包括机床、支撑装置、滚打装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置,包括机床(100)、支撑装置(200)、滚打装置(300)和升降装置(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100)包括两个床体(110)、螺杆(120)、限位座(130)和第一伺服电机(140),两个所述床体(110)对称分布,所述床体(110)的内部由上至下贯穿两个所述螺杆(120),所述限位座(130)通过螺栓固定于右侧所述床体(110)内腔右侧壁,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40)位于左侧所述床体(110)内腔,所述支撑装置(200)位于所述机床(100)的底部,所述支撑装置(200)包括工作台(210)、滑座(220)和底座(240),所述滑座(22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240)的顶部,所述滑座(22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导轨(222),所述滑座(220)的顶部镶嵌有限位件(223),所述限位件(223)的内部套接有丝杠(221),所述工作台(210)的底部与所述丝杠(221)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00)位于所述机床(100)内腔,所述升降装置(400)包括移动座(410)和第三伺服电机(4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4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移动座(410)的底部,所述移动座(410)套接于四个所述螺杆(120)上,所述移动座(410)的内腔底部键连接有主动轮(411)、从动轮(412)和组合齿轮(413),所述伺服电机(42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移动座(410)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420)通过传动轴与所述主动轮(411)键连接,所述主动轮(411)与两个所述从动轮(412)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412)与所述组合齿轮(413)啮合连接,所述滚打装置(300)位于所述移动座(410)的底部,所述滚打装置(300)包括主轴(310)、滚打柱(320)、安装座(330)和轴承端盖(340),所述主轴(310)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40)内传动轴键连接,所述滚打柱(320)偏心安装于所述主轴(310)上,所述主轴(310)通过所述安装座(330)安装于所述移动座(410)的底部,所述轴承端盖(340)套接于所述滚打柱(320)的外部,并且轴承端盖(340)通过螺栓与所述主轴(310)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滚打柱(320)通过轴承(321)与所述轴承端盖(340)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冷滚打纳米化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明刘凌吴神丽姚梓萌柏朗何斌锋焦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