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029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包括路面,路面上设置有人行道、车行道、中分带和绿化带,以及设置在人行道、车行道、中分带和绿化带上的雨水检查井;所述人行道上设置有人行道LID设施,所述的人行道LID设施包括设置在人行道表层的透水砖铺装层,以及设置在透水砖铺装层下侧的碎石盲沟,碎石盲沟内布置有透水排管;位于透水砖铺装层的两侧分别布置有路缘石基座;所述的中分带和绿化带设置有生物滞留设施,所述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设置在中分带和绿化带两侧的路缘石基座,以及设置在路缘石基座内侧的种植土壤层,种植土壤层的上侧设置有用于蓄水的绿植;所述种植土壤层的下侧设置有透水排管;透水排管与雨水井连接。透水排管与雨水井连接。透水排管与雨水井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ID 设施的道路。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0003]传统的道路排水设施是将路面的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至雨水管道中,集中排放至河流中。这种方式并未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利用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包括路面,路面上设置有人行道、车行道、中分带和绿化带,以及设置在人行道、车行道、中分带和绿化带上的雨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上设置有人行道LID设施;所述的中分带和绿化带设置有生物滞留设施。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人行道LID设施包括设置在人行道表层的透水砖铺装层,位于透水砖铺装层的两侧分别布置有路缘石基座;以及设置在透水砖铺装层下侧的碎石盲沟,碎石盲沟内布置有穿孔排水管一,穿孔排水管一与雨水井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砖铺装层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干硬性水泥砂浆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碎石层和防渗膜;所述的碎石盲沟设置在防防渗膜的下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砖铺装层的厚度为6CM,其采用规格为 20*10*6cm的透水砖铺设而成;
[0010]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层的厚度是3cm,其采用规格是1:6的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而成;
[0011]所述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的厚度是15cm,位于人行道的两侧、在路缘石基座的下方设置有透水水泥混凝土,所述的路缘石基座悬浮在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被其包裹固定;
[0012]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20cm至30cm,碎石孔径20cm至30cm,孔隙率12%;所述碎石层两侧的边缘设置有斜坡,坡率为1:1;
[0013]所述防渗膜采用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规格600g/

,断裂强度≥8.0KN/m,CBR顶破强力≥1.4KN,耐净静水压0.4Mpa,并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
[0014]所述碎石盲沟采用的是矩形碎石盲沟20cm
×
20cm;
[0015]所述的穿孔排水管一采用UPVC材质,管径DN110,开孔率大于等于2%,孔口大小10mm;
[0016]穿孔排水管一内水通过横管接入雨水井内,横管坡度与道路横坡一致;
[0017]穿孔排水管一的外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的规格为200g/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设置在中分带和绿化带两侧的路缘石基座,以及设置在路缘石基座内侧的种植土壤层,种植土壤层的上侧设置有用于蓄水的绿植;所述种植土壤层的下侧设置有穿孔排水管二,穿孔排水管二与雨水井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壤层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砂滤层,卵石层内铺设穿孔排水管二,位于卵石层的下侧铺设有防渗膜;
[0020]在砂滤层的上侧,位于种植土壤层和蓄水层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多块档水堰;档水堰的一侧设置有卵石缓冲区。
[0021]进一步的,所述蓄水层中的绿化配种均以满足生长条件和景观要求为目标,植物尽量选择对污染物去除作用佳的耐旱耐涝本土植物;
[0022]所述卵石层的厚度为20cm至30cm,碎石孔径20cm至30cm,孔隙率12%;卵石层的底标高度与车行道路基层的高度持平;
[0023]所述穿孔排水管二采用DN150穿孔排水管,管径DN150,开孔率大于等于2%,孔口大小10mm;环刚度大于等于8KN/m2;
[0024]所述穿孔排水管二内水通过横管接入雨水井内,横管坡度与道路横坡一致;
[0025]所述穿孔排水管二的外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的规格为200g/


[0026]所述防渗膜采用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规格600g/

,断裂强度≥8.0KN/m,CBR顶破强力≥1.4KN,耐净静水压0.4Mpa,并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
[0027]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滞留带在斑马线处设置人行开口供行人通行,滞留带断开处上下游通过管道连通;桥梁平面绿化带处不布置生物滞留带;
[0028]所述的生物滞留带与人行道和车行道路基之间,其交界处均设置有防渗膜;所述的管道布置于生物滞留带时,其外侧均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或防渗层,所述检查井外围均设置有防渗层;
[0029]所述生物滞留带坡度的设置方式为:当道路坡度≤2%时,生物滞留带纵坡同道路坡度;当道路坡度>2%且<7%时,则采用阶梯状雨水生物滞留带;道路坡度≥7%时,则不设置生物滞留带;
[0030]所述的阶梯状雨水生物滞留带,每级内部上游隔墙顶距离表层最低点高差

h1为0.5m,每级内部下游隔墙顶距离生物滞留带表层最低点高差

h2为0.3m。
[0031]进一步的,所述路缘石基座间隔设有进水豁口,进水豁口间的间距相等,在设置进水豁口的间距时,需确保进水豁口的过流能力大于道路排泄流量;位于进水豁口的集中入流处散铺有用于消能的卵石区域。
[0032]进一步的,所述的雨水井采用的是环保型雨水井,所述环保型雨水井的井口处设置有铸铁井圈及铸铁篦子,位于铸铁井圈及铸铁篦子的下方设置有截污框,截污框顶部的框架与路面可拆卸固定连接;
[0033]位于雨水井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截流的大空间部分和用于溢流的小空间部分,所述的大空间部分和小空间部分之间通过设置在两者中间的无砂混凝土透水墙隔开,当径流量
较小时,大空间可有效的存储雨水,延缓雨水的排放。
[0034](三)有益效果
[003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1)本技术方案通过人行道上设置的人行道LID设施,以及中分带和绿化带设置有生物滞留设施,能够有效的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对水进行存储,在必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
[0037](2)本技术方案的人行道LID设施,通过设置在人行道表层的铺装层,以及设置在透水砖铺装层下侧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碎石层、防渗膜和碎石盲沟,其结构是以削减地表径流及其径流污染为主,雨水收集利用为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包括路面,路面上设置有人行道、车行道、中分带和绿化带,以及设置在人行道、车行道、中分带和绿化带上的雨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上设置有人行道LID设施;所述的人行道LID设施包括设置在人行道表层的透水砖铺装层,位于透水砖铺装层的两侧分别布置有路缘石基座;以及设置在透水砖铺装层下侧的碎石盲沟,碎石盲沟内布置有穿孔排水管一,穿孔排水管一与雨水井连接;所述的中分带和绿化带设置有生物滞留设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铺装层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干硬性水泥砂浆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碎石层和防渗膜;所述的碎石盲沟设置在防渗膜的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铺装层的厚度为6CM,其采用规格为20*10*6cm的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层的厚度是3cm,其采用规格是1:6的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而成;所述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的厚度是15cm,位于人行道的两侧、在路缘石基座的下方设置有透水水泥混凝土,所述的路缘石基座悬浮在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被其包裹固定;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20cm至30cm,碎石孔径20cm至30cm,孔隙率12%;所述碎石层两侧的边缘设置有斜坡,坡率为1:1;所述防渗膜采用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规格600g/

,断裂强度≥8.0KN/m,CBR顶破强力≥1.4KN,耐净静水压0.4Mpa,并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所述碎石盲沟采用的是矩形碎石盲沟20cm
×
20cm;所述的穿孔排水管一采用UPVC材质,管径DN110,开孔率大于等于2%,孔口大小10mm;穿孔排水管一内水通过横管接入雨水井内,横管坡度与道路横坡一致;穿孔排水管一的外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的规格为2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滞留设施包括设置在中分带和绿化带两侧的路缘石基座,以及设置在路缘石基座内侧的种植土壤层,种植土壤层的上侧设置有用于蓄水的绿植;所述种植土壤层的下侧设置有穿孔排水管二,穿孔排水管二与雨水井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壤层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砂滤层,卵石层内铺设穿孔排水管二,位于卵石层的下侧铺设有防渗膜;在砂滤层的上侧,位于种植土壤层和蓄水层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多块档水堰;档水堰的一侧设置有卵石缓冲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周正李凯严磊张万辉李伟郝莲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交科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