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02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被第一驱动机构所驱动并作共轴同步转动并呈平行布置的上圆盘与下圆盘,若干垂直并环形设置在下圆盘边缘处的导引机构,作共轴同步转动的若干工件框及若干电解棒,工件框收容杯体,工件框通过内置第二驱动机构的滑动块与导引机构滑动连接,电解棒与上圆盘相连并呈环形垂设于上圆盘的下方,上圆盘与下圆盘在共轴同步转动一圈时形成电解棒与杯体的内部腔体之间纵向分离的导引分离区。本申请解决了传统的电解抛光设备所存在的电解抛光时间过短且无法实现连续上下料的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对杯体的电解抛光处理效率,并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并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并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抛光是一种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精加工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金属工件放在装有电解抛光液的电解抛光槽中,对电解抛光液通电进行电解。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粘度较大的液膜,金属工件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液膜厚度分布不均匀,凸起部分表面上的液膜薄,而其余部分表面上的液膜厚,故阳极表面各处电阻不相同。金属工件凸起部分电阻小,电流密度较大,使凸起部分比凹陷部分溶解快。因此,粗糙不平的金属工件表面变得平滑光亮,达到抛光的效果。
[0003]目前在电解抛光领域,特别是不锈钢保温瓶、保温杯行业中,大多采用直线型电解抛光设备及工艺对容器内胆电解抛光处理。其通常将容器口朝上放置在导电平台上,将容器由上向下注满特定的电解液后接通电源,利用金属表面微观凸点在特定的电解液中和适当电流密度下,首先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进行抛光的一种电解加工。申请人指出,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抛光设备均是整体驱动多个杯口朝上的杯体插入电解棒中,然后将电解液向下灌入杯体内部进行电解抛光。申请人指出现有技术均存在电解抛光时间过短且无法实现连续上下料的技术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抛光设备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用以解决传统的电解抛光设备所存在的电解抛光时间过短且无法实现连续上下料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包括:
[0007]第一驱动机构,被第一驱动机构所驱动并作共轴同步转动并呈平行布置的上圆盘与下圆盘,若干垂直并环形设置在下圆盘边缘处的导引机构,作共轴同步转动的若干工件框及若干电解棒,所述工件框收容杯体,所述工件框通过内置第二驱动机构的滑动块与所述导引机构滑动连接,电解棒与上圆盘相连并呈环形垂设于上圆盘的下方,所述上圆盘与下圆盘在共轴同步转动一圈时形成电解棒与杯体的内部腔体之间纵向分离的导引分离区。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机构包括:
[0009]垂直轨道,内置第二驱动机构的滑动块,滑动块与所述导引机构滑动连接,设置于滑动块下方的滚动机构,工件框设置于滑动块的径向外侧,所述滑动块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至少在所述导引分离区驱动滑动块依次发生下降运动与上升运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若干导引机构以环形等间距方式垂直布置于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每个导引机构所配置的滑动块设置于所述垂直轨道的径向外侧。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分离区至少形成两个以上电解棒与杯体呈纵向分离的状态。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分离区中电解棒与杯体之间沿垂直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的距离大于电解棒垂直插入杯体的距离。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受控于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为单片机或者PLC。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气缸或者伺服电缸。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0016]还包括:环形设置于下圆盘外侧并呈圆环形的废液槽,所述废液槽由内环壁、底壁与外环壁围合而成,所述工件框呈镂空结构,并沿所述废液槽径向延伸方向收容至少一个杯体,所述杯体在工件框中呈垂直布置,且杯体所形成的开口与电解棒垂直同轴布置;呈平行布置的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被第一驱动机构所驱动。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废液槽底部的回液槽,所述回液槽与废液槽连通。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旋转轴同轴设置的回转集电装置,以及与回转集电装置连接并呈放射状的若干导电板,每一个导电板连接若干组径向向外布置的电解棒,每一组电解棒的数量与同一导电板所连接的电解棒的数量相等,并均呈环形等间距放射状布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在本申请中,上圆盘与下圆盘在共轴同步转动过程中在导引分离区中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块沿垂直轨道作升降运动,从而带动容置杯体的工件框的上下运动,并最终实现了实现电解棒与杯体的内部腔体之间的纵向分离,由此解决了传统的电解抛光设备所存在的电解抛光时间过短且无法实现连续上下料的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对杯体的电解抛光处理效率,并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的俯视图;
[0022]图2为沿图1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3]图3为实施例一所揭示的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中的内环壁展开后的显示导引分离区的局部示意图,并示出了部分环形布置在下圆盘边缘处的多个导引机构;
[0024]图4为图3中的单个导引机构与工件框装配后的主视图;
[0025]图5为图3中省略示出导引机构、工件框及杯体的示意图;
[0026]图6为仅示出围合形成废液槽的各个组件的俯视图;
[0027]图7为电解棒与杯体纵向分离后的示意图;
[0028]图8为工件框容置的四个杯口朝上的杯体沿箭头C所示出的运动方向向上运动以将电解棒纵向插入杯体的示意图;
[0029]图9为工件框容置的四个杯口朝上的杯体沿箭头C

所示出的运动方向向下运动以使电解棒与杯体纵向分离的示意图;
[0030]图10为回旋机构沿其圆心处的剖视图;
[0031]图11为图10所示出的回旋机构与下圆盘安装后的示意图;
[0032]图12为环形布置在下圆盘边缘处的多个导引机构的俯视图;
[0033]图13为滑动块与工件框装配后的示意图;
[0034]图14为滑动块与工件框装配后的俯视图;
[0035]图15为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主控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正方向”、“负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以上”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被第一驱动机构所驱动并作共轴同步转动并呈平行布置的上圆盘与下圆盘,若干垂直并环形设置在下圆盘边缘处的导引机构,作共轴同步转动的若干工件框及若干电解棒,所述工件框收容杯体,所述工件框通过内置第二驱动机构的滑动块与所述导引机构滑动连接,电解棒与上圆盘相连并呈环形垂设于上圆盘的下方,所述上圆盘与下圆盘在共轴同步转动一圈时形成电解棒与杯体的内部腔体之间纵向分离的导引分离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机构包括:与下圆盘连接的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垂直轨道,以及连接底座与垂直轨道的加强板,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垂直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下方设置滚动机构,工件框设置于滑动块的径向外侧,所述滑动块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至少在所述导引分离区中以主动方式驱动滑动块依次发生下降运动与上升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导引机构以环形等间距方式垂直布置于上圆盘与下圆盘之间,每个导引机构所配置的滑动块设置于所述垂直轨道的径向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分离区至少形成两个以上电解棒与杯体呈纵向分离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旋转电解抛光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鹏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