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88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神经内镜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包括通道管、限位板、分隔单元和冲洗单元,所述限位板为环形结构,且限位板固连在通道管端部,所述分隔单元包括转轴、固定环、限位杆和隔板,所述固定环位于通道管内孔的中间部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道管的作用,保证在微创口表层和病人体内需要治疗的病患部之间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工作通道,并通过固定环上嵌套的转轴侧壁上均匀设置的隔板,将通道管内部分隔成若干个互不干扰的分通道,使得神经内镜和其它的手术器械能够沿着不同的分通道同时伸入通道管内部并对病患处进行治疗,且同时作用的不同手术器械之间互不干扰,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神经内镜辅助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立体定向手术是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是利用影像学定位和定向仪引导,将微电极、穿刺针、活检针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产生毁损灶或去除病灶等方法,来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症。在立体定向手术的进行过程中,主要就是使用神经内镜设备进行定位,并定向地对病人的患病部位进行精准治疗。其中同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反应轻、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预后明显改善等特点。神经内镜手术主要优点为创伤小,神经内镜的镜身长,横截面小,适合于在狭长的腔隙、孔道内操作,经鼻腔等自然腔隙或者较小的切口便可完成过去骨瓣开颅较大切口才完成的对病变的观察及切除,达到了微创手术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神经内镜对人体的伤害,常常在指向患病部位的微创孔处建立工作通道,进一步减少神经内镜及相应的辅助手术器械在治疗病人患病部位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并保证神经内镜沿着稳定的移动轨迹靠近病人患病部位,提高手术的精准性。
[0003]目前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是脑出血微创手术最主要的手术方式,具有皮层造瘘较小,对血肿周边脑组织损伤较小,手术视角大等优点。神经内镜的通道与血肿的位置制约着血肿清除率,故血肿需要精准定位,神经内镜的通道路径需要术前仔细规划,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通道,能够对血肿部位精确定位并进行有效处理。
[0004]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新型透明可视化神经内镜工作通道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22481204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明可视化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包括通道本体,还包括位于通道本体内部的可转动式多通道机构和固定机构,多通道机构包括安装于通道本体内部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安装有腔室分隔板。本技术在工作通道内部设计可旋转式内套管,再在内套管内加设腔室分隔板,且腔室分隔板的可根据手术器械插入需求选择合适的形状,从而实现对内套管内腔的不同分隔,从而可以实现在工作通道内建设多个手术器械插入通道,方便手术器械的独立插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进而解决了手术器械在插入过程中会触碰到已被稳定的神经内镜或者其他手术器械的问题,进一步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干扰性;但是上述专利仍然存在缺陷,上述专利在对分隔板进行固定时,使用在内套管的内壁处均匀设置卡槽,使得卡槽与分隔板端部相配合,从而使得分隔板受到固定,如此当神经内管端部和手术器械伸入分隔板之间的间隙腔室时,神经内管和手术器械的尖锐端部与内套管侧壁接触时可能会与分隔板之间的卡槽出现碰撞,神经内管和手术器械的尖锐端部嵌入卡槽会阻碍神经内管和手术器械的顺利移动;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工作通道内壁上的卡槽容易影响神经内镜和手术器械的正常嵌入,从而影响对病人患病部位的治疗,甚至造成病人受到更大伤害。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包括通道管、限位板、分隔单元和冲洗单元,所述限位板为环形结构,且限位板固连在通道管端部,所述分隔单元包括转轴、固定环、限位杆和隔板,所述固定环位于通道管内孔的中间部位,且固定环通过一号连杆与限位板上表面所固连的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杆的侧面的中间部位与固连在限位板上表面的限位杆相接触;所述转轴顶部设有圆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截面面积小于固定环内表面的截面面积,且固定块下表面所设置的一号凸块嵌入固定环上表面所设置的固定槽;且一号连杆为铁质,限位杆为磁铁材质;所述转轴嵌套在固定环上,且转轴外表面位于通道管内部的部位均匀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端部与通道管内孔表面相接触;所述冲洗单元包括注液管、冲洗通道和冲洗槽,所述通道管的管壁内部中空形成冲洗通道,所述限位板侧壁上安装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与冲洗通道内部相通,所述通道管的管壁内表面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多个冲洗槽,所述冲洗槽与冲洗通道内部相通。
[0008]工作时,在进行立体定向手术对血肿部位进行治疗时,为了保证神经内镜能够正常沿着人体表面所打出的微创孔深入人体内部,并减少在伸入过程中对人体上微创口侧壁组织所造成的伤害;将通道管伸入微创口中,通道管端部上的限位板起到在微创口的开口处起到限位作用,保证通道管在放置过程中保持稳定;通过通道管的作用,保证在微创口表层和病人体内需要治疗的病患部之间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工作通道,保证神经内镜和其它手术器械能够顺利伸入病患处,并对病患处进行治疗,并且在神经内镜端部伸入的过程中受到通道管侧壁的限位作用,保证神经内镜在沿着稳定的移动轨迹靠近病患处的同时,能够充分减少在移动过程中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同时应用包括神经内镜在内的多种手术器械时,为了保证多种手术器械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相互阻碍的现象,在使用通道之前,拨动一号连杆使得一号连杆沿着固定杆转动,直到一号连杆侧面与限位杆相接触,因为一号连杆与限位杆的相互吸引作用,使得一号连杆受到固定,此时一号连杆端部的固定环移动至通道管内孔的中间部位,并且固定环上嵌套的转轴侧壁上均匀设置的隔板将通道管内部分隔成若干个互不干扰的分通道,在治疗过程中,神经内镜和其它的手术器械能够沿着不同的分通道同时伸入通道管内部并对病患处进行治疗,并在隔板的分隔作用下,同时作用的不同手术器械之间互不干扰,进一步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转轴端部的固定块通过一号凸块嵌入固定环上的固定槽,使得转轴受到周向定位,避免转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周向转动,影响分通道的稳定性;另外,在现有的手术过程中,目前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均采用空气为介质,随着血肿的清除,脑组织塌陷,血肿残留可能性大,且出血点随着脑组塌陷被覆盖,止血困难,或者遗漏导致术后再出血;因此通过注液管向冲洗通道中注入清洗液体,清洗液体在冲洗通道中流动并从冲洗槽流出,流出的水柱在通道管前1cm处汇合,并对血肿部位起到冲洗作用,通道管的高度使冲洗作用加强并使血肿部位受到一定的压力,有效避免了血肿清除术中脑组织塌陷的问题,并且创新的使用液体
为介质,使得外部观察时画面更清晰,有利于操作医生掌握内部情况。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活动隔板和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与所述转轴外表面相固连,且固定隔板上与转轴的结合部均匀设有多个一号槽,所述活动隔板上靠近对应的一号槽的部位设有一号环,所述一号环穿过一号槽并嵌套在位于一号槽中的转轴部位;所述活动隔板顶部设有一号板,所述一号板为L形,且一号板一端与活动隔板顶部固连,另一端伸出通道管内孔并与限位板表面紧密接触;所述一号板端部靠近限位板表面的部位固连有二号凸块,所述二号凸块为磁铁材质,且限位板表面与二号凸块相对应的部位为铁质。
[0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管(1)、限位板(2)、分隔单元(3)和冲洗单元(4),所述限位板(2)为环形结构,且限位板(2)固连在通道管(1)端部,所述分隔单元(3)包括转轴(31)、固定环(32)、限位杆(33)和隔板(34),所述固定环(32)位于通道管(1)内孔的中间部位,且固定环(32)通过一号连杆(321)与限位板(2)上表面所固连的固定杆(322)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杆(321)的侧面的中间部位与固连在限位板(2)上表面的限位杆(33)相接触;所述转轴(31)顶部设有圆形的固定块(311),所述固定块(311)的截面面积小于固定环(32)内表面的截面面积,且固定块(311)下表面所设置的一号凸块(312)嵌入固定环(32)上表面所设置的固定槽(323);且一号连杆(321)为铁质,限位杆(33)为磁铁材质;所述转轴(31)嵌套在固定环(32)上,且转轴(31)外表面位于通道管(1)内部的部位均匀设有多个隔板(34),所述隔板(34)端部与通道管(1)内孔表面相接触,且所述隔板(34)内表面经过光滑处理;所述冲洗单元(4)包括注液管(41)、冲洗通道(42)和冲洗槽(43),所述通道管(1)的管壁内部中空形成冲洗通道(42),所述限位板(2)侧壁上安装有注液管(41),所述注液管(41)与冲洗通道(42)内部相通,所述通道管(1)的管壁内表面靠近底部的部位均匀设有多个冲洗槽(43),所述冲洗槽(43)与冲洗通道(42)内部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手术辅助通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4)包括活动隔板(341)和固定隔板(342),所述固定隔板(342)与所述转轴(31)外表面相固连,且固定隔板(342)上与转轴(31)的结合部均匀设有多个一号槽(343),所述活动隔板(3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昌旺史罗宁李扩贾金宁李军军王涛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县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