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汁筒及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85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榨汁筒及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筒相互结合两个模块而形成能够排汁的缝隙,在其中一个模块上设置从板面突出的部分,在另一个模块上形成供突出的部分插入的缝隙,从而使得组装及分解简便,并能够显著提高清洗性。并能够显著提高清洗性。并能够显著提高清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榨汁筒及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
[0001]本申请是2020年4月24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KR2018/013043的国家申请的分案申请,该国家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80069275.7,专利技术名称为“榨汁筒及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榨汁筒及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由两个模块构成的榨汁筒和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

技术介绍

[0003]最近,随着家庭对健康的关心增加,榨汁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所述榨汁机具有可供个人直接将蔬菜、谷物及水果等榨汁对象做成汁并将其食用的功能。
[0004]这种榨汁机的一般运行方式为如韩国专利第793852号公开的例如利用通过石磨磨豆来榨汁的原理在擦板上挤压榨汁对象的方式。
[0005]为此,榨汁机具有:用于提供旋转力的驱动部;筒壳体,具有用于从驱动部接收旋转力的驱动轴;螺杆,与驱动轴连接,用于通过形成于其局部的螺杆螺纹对榨汁对象进行挤压及粉碎;及榨汁筒,用于对通过螺杆制成的汁液进行分离。向榨汁机提供旋转力的驱动部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并向螺杆传递旋转力。为此,驱动轴贯穿筒壳体下部与螺杆连接。
[0006]一般来讲,榨汁筒具有由网孔构成的网眼结构(mesh structure)。具有网眼结构的榨汁筒在榨汁过程中容易被榨汁对象堵塞,因此具有榨汁效率低的问题。此外,所形成的网眼较密,因此具有难以清洗塞在网眼中的榨汁对象的问题。此外,虽然可以设想多种过滤结构,但执行单纯的过滤功能等,难以应用于利用螺杆的挤压方式的榨汁机。
[0007]专利文献:
[0008]1、韩国专利第793852号(2008.01.04.)“榨汁果汁机”[0009]2、韩国专利第1469913号(2014.12.01.)“榨汁果汁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筒和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所述榨汁筒由两个模块构成,易于清洗并能够提高榨汁效率。
[0011]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筒和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所述榨汁筒将从两个模块中的一个模块突出的部分插入另一个模块的切缝中而形成缝隙,并通过所述缝隙排出汁液,使得清洗时易于清洗渣滓。
[0012]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筒和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所述榨汁筒在一个模块中形成有从板面部突出的部分,并将该部分插入另一个模块的切缝中而形成所述缝隙,由此提高榨汁筒的刚度,在很强的挤压力下也能够受到支撑。
[0013]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筒和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所述榨汁筒
通过相互结合两个模块的多个结构来固定所述缝隙,从而即使因螺杆造成很强的挤压力,缝隙的大小也不会发生变化。
[0014]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筒和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所述榨汁筒可通过将两个模块固定在筒壳体内部来完成组装,因此能够显著提高组装及分解的简便性。
[0015]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筒和利用该榨汁筒的榨汁机,所述榨汁筒在将两个模块中位于外侧的模块与筒壳体结合时,用肉眼容易识别结合的部分,因此能够提高组装的简便性。
[0016]所述目的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榨汁筒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榨汁筒包括:内侧模块,包括两端开放的内侧板部和形成在所述内侧板部上的多个切缝;及外侧模块,包括将所述内侧模块能够装卸地容纳在内部的外侧板部和从外侧板部的内侧面突出以插入所述内侧板部的切缝中的肋,当所述外侧模块包围并结合到所述内侧模块时,所述切缝与所述肋之间形成缝隙。
[0017]此时,所述切缝可向与螺杆的螺杆螺纹交叉的方向形成。
[0018]而且,所述缝隙可形成为越靠径向外侧越大。
[0019]而且,所述内侧板部的剖面优选具有向径向内侧宽度变宽的形状。
[0020]而且,所述内侧板部的剖面可以为半圆形或者梯形形状。
[0021]在此,所述缝隙可形成为沿长度方向越靠下侧越小。
[0022]而且,所述切缝的宽度可形成为越靠上侧越窄,所述肋的宽度可形成为越靠上侧越窄。
[0023]而且,所述肋中形成有台阶部,并以所述台阶部为基准,上部侧的肋的宽度可以小于下部侧的肋的宽度。
[0024]而且,在所述外侧模块容纳所述内侧模块时,在所述外侧模块与所述内侧模块之间可形成隔开空间。
[0025]而且,在所述外侧模块容纳所述内侧模块时,所述外侧板部和所述内侧板部之间可以从彼此抵接的上端到下方的规定地点为止至少一部分构成线接触或者面接触,从所述规定地点之后形成有隔开空间。
[0026]在此,隔开空间可形成为越靠下侧越宽或者相同。
[0027]另外,所述内侧板部的外侧面可形成为以竖直线为基准以规定角度倾斜,所述外侧板部的内周面形成为从所述外侧板部的上端到预设地点为止以所述竖直线为基准倾斜第一角度,并且从所述预设地点到所述外侧板部的底板为止以所述竖直线为基准以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倾斜。
[0028]此时,优选所述内侧板部的外侧面构成的所述规定角度被设置为与所述外侧板部的内周面构成的第一角度相同,使得从所述外侧板部的上部到所述预设地点为止所述内侧模块的外侧面与所述外侧板部的内侧面相互面接触。
[0029]另外,在形成有所述切缝的内侧板部的长度方向边缘中,相对于螺杆的旋转方向位于上游的长度方向边缘可形成为倾斜面。
[0030]而且,在所述内侧板部的内侧面上可突出形成有第一肋。
[0031]在此,所述第一肋优选形成为与所述切缝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抵接或者与所述切缝
相邻。
[0032]而且,在所述内侧板部的内侧面上可形成有突出的第二肋。
[0033]此时,所述第二肋可形成为越靠下部,所述第二肋的高度越低。
[0034]而且,在所述内侧板部的外侧面上可形成有键槽,在所述外侧板部的内侧面上可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键槽的键突起。
[0035]而且,在所述内侧板部的下侧可向径向内侧延伸形成有环形的内侧凸缘。
[0036]而且,在所述内侧凸缘的上表面朝向中央可形成有螺旋导棱。
[0037]而且,在所述外侧模块的下侧可形成有外侧凸缘。
[0038]而且,在所述内侧板部的下侧可形成有卡接用台阶,在所述外侧凸缘上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卡接端,以安装所述卡接用台阶。
[0039]而且,在所述内侧板部的下端可形成有结合突起,在所述外侧凸缘上可形成有与所述结合突起结合的结合槽。
[0040]而且,在所述外侧板部的上侧可形成有支撑突起。
[0041]而且,在所述外侧板部的内侧面或者所述内侧板部的外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以相互紧贴的方式支撑所述外侧板部的内侧面和所述内侧板部的外侧面。
[0042]而且,所述支撑部可由至少两个部分分离形成。
[0043]此时,被分离的支撑部中一部分可形成在外侧板部的内侧面,其他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汁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内侧模块,包括两端开放的内侧板部和形成在所述内侧板部上的多个切缝;及圆筒形外侧模块,包括将所述内侧模块能够装卸地容纳在内部的外侧板部和从外侧板部的内侧面突出以插入所述内侧板部的切缝中的肋,当所述外侧模块围绕并结合到所述内侧模块时,所述切缝与所述肋之间形成缝隙,所述榨汁筒通过所述缝隙分离汁液和渣滓,所述内侧板部的剖面具有向径向内侧宽度变宽的形状,在所述外侧模块容纳所述内侧模块时,所述外侧主体和所述内侧主体之间从彼此抵接的上端到下方的规定地点为止至少一部分构成线接触或者面接触,从所述规定地点之后形成有隔开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形成为越靠径向外侧越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榨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部的剖面为半圆形或者梯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开空间形成为越靠下侧越宽或者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部的外侧面形成为以竖直线为基准倾斜规定的角度,所述外侧板部的内周面形成为从所述外侧板部的上端到预设地点为止以所述竖直线为基准倾斜第一角度,并且从所述预设地点到所述外侧板部的底板为止以所述竖直线为基准以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榨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部的外侧面构成的所述规定角度被设置为与所述外侧板部的内周面构成的第一角度相同,使得从所述外侧板部的上部到所述预设地点为止所述内侧模块的外侧面与所述外侧板部的内侧面相互面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板部的内侧面上突出形成有第一肋。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煐麒李次雨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惠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