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684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下设置,所述固定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为上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应釜罐,所述固定架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反应釜罐内腔设有滴加管,所述滴加管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杆,两个所述第一竖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罐内腔顶部,所述滴加管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滴加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存在滴加全面,效率高和利用率高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是用于反应釜化学试剂的滴加速度进行人工调节,以便更好的高效进行化学实验。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滴加存在滴加不全面,效率低下和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其实验操作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滴加不全面,效率低下和利用率低等问题缺陷,提供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所述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具有存在滴加全面,效率高和利用率高等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上下设置,所述固定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为上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应釜罐,所述固定架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反应釜罐内腔设有滴加管,所述滴加管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杆,两个所述第一竖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罐内腔顶部,所述滴加管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滴加漏斗,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反应釜罐和滴加管上开设有与搅拌杆相互匹配的开口,所述搅拌杆底端贯穿反应釜罐上的开口和滴加管上的开口,且延伸至滴加管外侧,所述滴加漏斗下方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连接在搅拌杆上,所述搅拌杆底端固定连接U 形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罐底端开设有第一出料管,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顶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顶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一冷凝管右端与反应釜罐左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管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底端与反应釜罐左侧相连通,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横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内腔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接料器,所述第一接料器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导管(14)底端设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顶端与第一导管相连通,所述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二冷凝管底端与反应釜罐顶端相连通,所述固定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远离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冷凝管,所述第二冷凝管与第三冷凝管之间通过第三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三冷凝管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底端与反应釜罐右侧相连通,所述固定架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接料器,所述第二接料器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接料器顶端设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顶端与第四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横杆和
第二横杆之间设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侧壁,所述固定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远离第三冷凝管一侧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固定连接在第二U形板上,所述固定架内腔左侧设有第一储料罐。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所述第二竖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远离第二竖杆一端与第一储料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块,所述第五固定块远离第二竖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储料罐,所述第三竖杆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块,所述第六固定块远离第三竖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储料罐,所述第一储料罐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顶端贯穿固定架,且延伸至固定架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斗,所述第二储料罐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依次贯穿第二竖杆和固定架,且延伸至固定架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三储料罐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料管,所述第三进料管依次贯穿第三竖杆、第二竖杆和固定架,且延伸至固定架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三漏斗,所述第一漏斗与第二漏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漏斗与第三漏斗之间固定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三漏斗与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竖杆和第三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有L形管,所述L形管最短处穿过反应釜罐,并与滴加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和第三储料罐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底端与L形管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
[000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横截面为矩形状,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自上至下依次呈线性排列。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管上固定连接有阀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和第三储料罐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所述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和第三储料罐形状大小相同。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和第三储料罐上开设有透气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第三储料罐、第二出料管、L形管、滴加管和滴加漏斗之间相互配合,可实现试剂全面滴加;
[0014]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漏斗、第二漏斗、第三漏斗、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三进料管进入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第三储料罐以及第二出料罐的电动阀和L形管之间的配合,可在需要时添加需要的不同试剂,提高使用效率;
[0015]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风扇、第一冷凝管、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一接料器、第二风扇、第二冷凝管、第三冷凝管、第三导管、第四导管、第五导管、第二接料器之间的配合,可对反应釜罐内试剂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降温液化,将其回收,再次利用,提高其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一的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图一的B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一的C处放大图;
[0020]图5为图一的D处放大图。
[0021]图中标号:1、固定架;2、第一横杆;3、反应釜罐;4、固定板;5、电机; 6、滴加管;7、第一竖杆;8、滴加漏斗;9、搅拌杆;10、搅拌叶片;11、第一出料管;12、第一冷凝管;13、第一固定块;14、第一导管;15、第一U形板;16、第一接料器;17、第二导管;18、第二冷凝管;19、第三冷凝管;20、第三导管;21、第四导管;22、支撑板;23、第二接料器;24、第五导管;25、第一风扇;26、第二U形板;27、第二风扇;28、第一储料罐;29、第二竖杆; 30、第三竖杆;31、第二储料罐;32、第三储料罐;33、第一进料管;34、第一漏斗;35、第二进料管;36、第二漏斗;37、第三进料管;38、第三漏斗; 39、第一固定杆;40、第二固定杆;41、第三固定杆;42、L形管;43、第二出料管;44、第四固定块;45、第五固定块;46、第六固定块;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滴加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横杆(2),两个所述第一横杆(2)上下设置,所述固定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48),两个所述第二横杆(48)为上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48)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应釜罐(3),所述固定架(1)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远离固定架(1)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反应釜罐(3)内腔设有滴加管(6),所述滴加管(6)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杆(7),两个所述第一竖杆(7)底端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罐(3)内腔顶部,所述滴加管(6)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滴加漏斗(8),所述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反应釜罐(3)和滴加管(6)上开设有与搅拌杆(9)相互匹配的开口,所述搅拌杆(9)底端贯穿反应釜罐(3)上的开口和滴加管(6)上的开口,且延伸至滴加管(6)外侧,所述滴加漏斗(8)下方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10),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10)固定连接在搅拌杆(9)上,所述搅拌杆(9)底端固定连接U形搅拌叶片(10),所述反应釜罐(3)底端开设有第一出料管(11),两个所述第一横杆(2)之间设有第一冷凝管(12),所述第一冷凝管(12)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3)顶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横杆(2)上,所述第一冷凝管(12)右端与反应釜罐(3)左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管(1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14),所述第一导管(14)底端与反应釜罐(3)左侧相连通,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横杆(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15),所述第一U形板(15)内腔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接料器(16),所述第一接料器(16)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导管(14)底端设有第二导管(17),所述第二导管(17)顶端与第一导管(14)相连通,所述固定板(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7),所述第二固定块(4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管(18),所述第二冷凝管(18)底端与反应釜罐(3)顶端相连通,所述固定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49),所述第三固定块(49)远离固定架(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冷凝管(19),所述第二冷凝管(18)与第三冷凝管(19)之间通过第三导管(20)相连通,所述第三冷凝管(19)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管(21),所述第四导管(21)底端与反应釜罐(3)右侧相连通,所述固定架(1)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接料器(23),所述第二接料器(23)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接料器(23)顶端设有第五导管(24),所述第五导管(24)顶端与第四导管(21)相连通,所述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48)之间设有第一风扇(25),所述第一风扇(25)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侧壁,所述固定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2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恒泰晋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