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拆除改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55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1
本申请涉及一种旧楼拆除改造工艺,尤其涉及旧楼拆除改造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工艺步骤如下:S1:旧楼拆除;S11:楼板拆除;S12:梁拆除;S13:剪力墙、柱拆除;S14:楼梯拆除;S2:废料处理;S21:接料,将拆除后的废料集中收集并放置;S22:切割后的混凝土块通过破碎装置进行再破碎;S23:运料,之后通过垃圾运输车拉出施工现场;S3:旧楼的加固;S31:粘贴碳纤维;S32:植筋;S33:梁粘钢施工方案;S34:基础筏板加固;S35:新增墙体加固;本申请通过破碎装置对建筑废料进行再破碎,提高运输效率,便于建筑废料的运输。的运输。的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旧楼拆除改造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旧楼拆除改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旧建筑拆除工程也日益增多。或者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工程功能设计的变更,需对已经施工完毕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局部进行拆除和改建。因拆除位置仅为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局部,设计要求在拆除过程中不得对整体结构产生影响,才能确保相邻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
[0003]申请号为20201078838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续建工程混凝土结构静力拆除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10、搭设临边防护;S120、在施工图纸上分块,并且对照图纸在混凝土结构上弹线标记;S130、满堂支撑架搭设;S140、金刚链绳锯切割施工;S150、墙锯切割机施工;S160、板的切割;S170、梁的切割;S180、柱的切割;S190、楼梯切割。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工程将板、梁、柱和楼梯切割成大型块状吊装至地面,之后再运输,专利技术人认为,较大的建筑废料一次性只能运输一块,占地空间大,运输效率低,且安全隐患较大,不便于建筑废料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建筑废料的运输,本申请提供旧楼拆除改造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的旧楼拆除改造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旧楼拆除改造工艺,工艺步骤如下:S1:旧楼拆除;S11:楼板拆除,对楼板进行支撑,再将楼板切割成块状后进行吊装;S12:梁拆除,对梁进行支撑,再将梁切割成块状后进行吊装;S13:剪力墙、柱拆除,对剪力墙、柱进行固定并切割,直至切割成块状后进行吊装;S14:楼梯拆除,对楼体进行分段拆除并吊装;S2:废料处理;S21:接料,将拆除后的废料集中收集并放置;S22:切割后的混凝土块通过破碎装置进行再破碎;S23:运料,之后通过垃圾运输车拉出施工现场;S3:旧楼的加固;S31:粘贴碳纤维,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片;S32:植筋,将钢筋植入墙内且与原结构钢筋错开;S33:梁粘钢施工方案,通过钢板对混凝土梁进行加固;S34:基础筏板加固,安装新增基础筏板,并对基础筏板钢筋进行绑扎;S35:新增墙体加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旧楼拆除改造时,先将旧楼中不需要的楼板、梁、剪力
墙、剪力柱和楼梯进行切割,并通过吊装设备将切割后的废料吊离建筑集中放置;之后通过破碎装置将切割后的混凝土块废料进行在破碎,之后通过垃圾运输车运离施工现场;之后对旧楼进行加固;通过对旧楼的拆除和切割,将旧楼中的废料切割成块状调离建筑物,通过破碎装置,能够将大块的混凝土废料进行再破碎,减小废料的体积,提高垃圾车一次性运输的建筑废料,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安全隐患,便于废料的运输;通过对旧楼进行再加固,使得旧楼在续建时能够具有较大的支撑强度,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0008]可选的,所述S22中破碎装置包括支架、破碎台、传送带、第一切割组件和驱动件,所述破碎台设置在支架上,所述传送带平行设置有若干组,并通过驱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破碎台上,所述第一切割组件设置在相邻两所述传送带之间并超出所述传送带设置,且第一切割组件的刀片轴向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建筑废料进行再破碎时,将建筑废料吊装至传送带上,并使得驱动件通过传送带带动建筑废料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启动第一切割组件,将建筑废料沿运动方向切割成若干块;设置的支架、破碎台、传送带、第一切割组件和驱动件,能够将大块的建筑废料进行分割,减小废料的体积,提高运输效率,便于废料的运输。
[0010]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电机、齿轮、齿链和至少两根转轴,所述齿链对应任一传送带设置有两条,并平行固设在所述传送带内壁,所述转轴互相平行并转动连接在所述破碎台上,所述齿轮设置有若干且同轴固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传送带套设在转轴上,并使得所述齿轮与齿链啮合,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破碎台上,且输出轴与任一转轴同轴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轴和齿轮齿链啮合,对传送带和建筑废料进行支撑,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实现传动,通过转轴实现传送带的同步移动,进而提高建筑废料的移动的稳定性。
[0012]可选的,所述破碎装置还包括防尘罩和第二切割组件,所述防尘罩扣设在所述破碎台上,所述第二切割组件设置在防尘罩内壁上,且能够靠近破碎台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切割组件的刀片轴向水平且垂直于第一切割组件的刀片轴向。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尘罩,能够对建筑废料的再破碎过程进行遮蔽,减少碎块飞溅伤人,减少安全隐患,通过第二切割组件,能够将已被第一切割组件切割后的建筑废料进行再切割,将整个建筑废料破碎成井字型,进一步减少一块建筑废料的占地体积,便于废料的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0014]可选的,所述破碎台沿传送带传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传送带较高一端超出防尘罩设置,垃圾运输车与所述破碎台较低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切割组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与垃圾运输车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建筑废料经过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切割成小块后,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在破碎台上,并沿破碎台滑落至垃圾运输车上,直接运输,提高废料的转移速度,提高效率。
[0016]可选的,所述S21中,废料吊装并远离建筑体,在混凝土块体下落部位铺好缓冲垫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吊装时,通常体积大、重量重,减少吊装次数,设置的缓冲垫板,使得临时堆放点与建筑体隔离,避免直接下落冲击建筑体或地面,缓冲坠落物,使得废料平稳落地,提高安全性,同时便于对废料的再转移和再运输。
[0018]可选的,所述S21中,施工范围四周悬挂防护网。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护网,对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碎小废屑进行拦截和缓冲,避免碎屑下落伤人,提高安全性。
[0020]可选的,所述S32包括:S321:定位放线;S322:钢筋探测,在钻孔前确定原结构内部的钢筋位置;S323:钻孔、清孔,使用钻孔工具在墙体上钻孔,并避开原钢筋位置,之后对孔内进行清理;S324:注胶、植入钢筋,将胶体沿孔底开始填满孔,并立即插入钢筋。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旧楼进行植筋时,确定原结构内部的钢筋位置,避免植筋钻孔时遇到原结构内钢筋、形成废孔,既影响施工工效,并可能对原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影响,在墙体上植入钢筋,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结构稳定性,便于在续建时对建筑物进行支撑。
[0022]可选的,所述S33包括:S331:混凝土基面处理,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S332:钢板表面处理,对钢边粘接面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S333:粘贴钢板,配置结构胶,将搅拌好的胶料均匀涂抹在打磨好的钢材表面和混凝土表面上,将钢板粘贴到混凝土表面;S334:钻孔、清孔、化学锚栓定位,将钢板固定在混凝土上;S335:钢板防锈、防火处理。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旧楼拆除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S1:旧楼拆除;S11:楼板拆除,对楼板进行支撑,再将楼板切割成块状后进行吊装;S12:梁拆除,对梁进行支撑,再将梁切割成块状后进行吊装;S13:剪力墙、柱拆除,对剪力墙、柱进行固定并切割,直至切割成块状后进行吊装;S14:楼梯拆除,对楼体进行分段拆除并吊装;S2:废料处理;S21:接料,将拆除后的废料集中收集并放置;S22:切割后的混凝土块通过破碎装置进行再破碎;S23:运料,之后通过垃圾运输车拉出施工现场;S3:旧楼的加固;S31:粘贴碳纤维,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片;S32:植筋,将钢筋植入墙内且与原结构钢筋错开;S33:梁粘钢施工方案,通过钢板对混凝土梁进行加固;S34:基础筏板加固,安装新增基础筏板,并对基础筏板钢筋进行绑扎;S35:新增墙体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楼拆除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2中破碎装置包括支架(1)、破碎台(2)、传送带(3)、第一切割组件(4)和驱动件(7),所述破碎台(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传送带(3)平行设置有若干组,并通过驱动件(7)转动连接在所述破碎台(2)上,所述第一切割组件(4)设置在相邻两所述传送带(3)之间并超出所述传送带(3)设置,且第一切割组件(4)的刀片轴向垂直于所述传送带(3)的运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楼拆除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7)包括转动电机(71)、齿轮(72)、齿链(73)和至少两根转轴(74),所述齿链(73)对应任一传送带(3)设置有两条,并平行固设在所述传送带(3)内壁,所述转轴(74)互相平行并转动连接在所述破碎台(2)上,所述齿轮(72)设置有若干且同轴固设在所述转轴(74)上,所述传送带(3)套设在转轴(74)上,并使得所述齿轮(72)与齿链(73)啮合,所述转动电机(71)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飞冯彦森程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