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5777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槽型钢板、三角加劲肋、叉形钢板条、木螺丝等;加固过程包括将预留好孔洞的横向槽型钢板及竖向槽型钢板之间进行焊接处理,并将三角加劲肋焊接在钢板相应位置,而后将其放置在梁柱节点对应位置,再利用木螺丝通过槽型钢板及叉形钢板条上预留的孔洞旋进木材,将加固件固定即可,全过程组装方便,效率高。槽型钢板在端部弯折成直角使得整体成槽型以便卡在梁柱上,叉形钢板条连接上下加固件,使得整个加固件整体性强,利用木螺丝通过预留孔洞旋进木材,能同时提供抗拉及抗剪能力,加固效果明显。该连接件整体性强,装配化程度高,组装简便,对木材损坏小。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建筑结构加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木结构在我国应用的非常广泛,经过了历代的演变,建筑技术的日趋成熟,出现了多种多样连接构造形式,形成了“南穿斗,北抬梁”的基本格局。在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木材就地取材方便,建造成本较低,同时村民具有丰富的建造经验,使得现今仍存在大量的木结构建筑。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这些建造出来的木结构建筑大多在结构设计与节点连接处存在缺陷,从而抗震性能较差,有时甚至出现“小震大害”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0003]震后灾害现场表明,木结构建筑主要出现了构件损坏,节点破坏,整体倒塌等破坏形式,其中又以节点破坏最为常见。传统木结构的节点形式主要采用榫卯节点,其在地震中经常发生拔榫、折榫,产生变形等破坏,故亟需对木结构节点进行有效的加固。
[0004]传统加固木结构节点的方法主要有扁钢加固、扒钉加固及碳纤维加固等,这些加固方式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柱(1),木梁(2),横向槽型钢板(3),竖向槽型钢板(4),三角加劲肋(5),叉形钢板条(6),抗拔木螺丝(7)及抗剪木螺丝(8);首先在横向槽型钢板(3)、竖向槽型钢板(4)及叉形钢板条(6)相应位置为木螺丝穿孔预留孔洞,横向槽型钢板(3)与竖向槽型钢板(4)之间进行焊接处理,并将其放置在木柱(1)和木梁(2)的对应位置,再将三角加劲肋(5)焊接在钢板相应位置处,最后利用抗拔木螺丝(7)及抗剪木螺丝(8)通过预留的孔洞旋进木材,将横向槽型钢板(3)、竖向槽型钢板(4)和叉形钢板条(6)固定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横向槽型钢板(3)和竖向槽型钢板(4),在端部弯折成直角,使之能卡在梁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横向槽型钢板(3)和竖向槽型钢板(4),上需在对应的位置预留孔洞,方便后续木螺丝穿过固定加固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横向槽型钢板(3)与竖向槽型钢板(4)在接触面需打磨平整,然后进行焊接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构架节点加固的卡槽式L形带加劲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三角加劲肋(5)边长不超过横向槽型钢板(3)和竖向槽型钢板(4),的高度,布置在槽型钢板的中心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宏英金运建曹万林梁旭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