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54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所述混凝土框架柱包括位于两个楼层的第一框架柱和第二框架柱,所述第一框架柱位于第二框架柱的垂向投影区域内;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框架柱的第一加固组件、固定在第二框架柱的第二加固组件和过渡连接组件,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固定到第一加固组件、第二端固定到第二加固组件,所述过渡连接组件包括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坡度不大于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加固组件、第二加固组件,并由过渡连接组件将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连接,以实现内力的可靠传递,尤其是第一框架柱在节点区的嵌固,避免了加固功能的丧失。功能的丧失。功能的丧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外粘型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四周包裹上型钢(例如角钢)的一种混凝土框架柱加固方法。外部包裹的型钢,可以替代砼内不足的钢材以及部分砼体,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0003]目前,在对混凝土框架柱进行外粘型钢加固方法的加固过程中,经常遇到在同一平面位置,不同楼层内的框架柱的断面尺寸不相同,即上下相邻的两个楼层内的框架柱的断面尺寸不相同,使得两个框架柱四角处的型钢不能拉通,从而导致内力无法可靠传递,造成加固功能的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外粘型钢加固方法不适用于两个横截面大小不同的框架柱之间的加固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
[0005]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所述混凝土框架柱包括位于两个相邻楼层中的第一框架柱和第二框架柱,所述第一框架柱的断面小于所述第二框架柱的断面,且所述第一框架柱位于所述第二框架柱的垂向投影区域内;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柱的外表面的第一加固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柱的外表面的第二加固组件以及过渡连接组件,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二端穿过相邻楼层的楼板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加固组件,且所述过渡连接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过渡段,且所述过渡段的坡度不大于1:6。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第二加固组件和过渡连接组件分别由金属材料构成,且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柱和第二框架柱的断面均呈矩形,且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柱的四个直角的四个角钢构件,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二框架柱的四个直角的四个角钢构件;
[0008]所述过渡连接组件包括多根钢筋,且多根所述钢筋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多根所述钢筋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的每一角钢构件的直角边分别焊接有所述过渡连接组件中的至少一条所述钢筋。
[0010]优选地,多根所述钢筋的外周焊接有多个外套箍筋,且所述多个外套箍筋的断面
的总面积大于或等于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位于多个所述钢筋围合区域内的缀板构件断面的总面积。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与所述第二框架柱之间设有结构粘胶层,且所述第二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的顶端插入所述楼板延伸至所述楼板的顶面;
[0012]所述第一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与所述第一框架柱之间设有结构粘胶层,且所述第一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的底端抵接到所述楼板的顶面。
[0013]优选地,每一所述钢筋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的角钢构件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楼板在所述第二框架柱的四个角部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施工临时通孔,且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二端穿过四个所述施工临时通孔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框架柱上的第二加固组件;四个所述施工临时通孔通过浇筑细石砼封堵。
[0015]优选地,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第一框架柱和所述楼板之间的空隙具有通过浇筑碎石混凝土的方式制成的呈棱台形的混凝土结构,且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钢筋外侧包裹有混凝土保护层。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框架柱设置第一加固组件,在第二框架柱设置第二加固组件,并由过渡连接组件实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之间的过渡连接,以实现内力的可靠传递,尤其第一框架柱在节点区的嵌固,避免加固功能丧失。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平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可应用于建筑
,特别是在对相邻楼层中的两根不同截面的框架柱进行连接加固的实际应用中。
[0021]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框架柱包括位于两个相邻楼层(上下楼层)的第一框架柱1和第二框架柱2,第一框架柱1的横截面小于第二框架柱2的横截面,且第一框架柱1位于第二框架柱2的垂向投影区域内。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框架柱1位于第二柱的上方。
[0022]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框架柱1的外表面的第一加固组件3、固定在第二框架柱2的外表面的第二加固组件4以及过渡连接组件5,过渡连接组件5的第一端511固定连接到第一加固组件3,过渡连接组件5的第二端512穿过相邻楼层的楼板固定连接到第二加固组件4。特别地,过渡连接组件5包括位于第
一端511与第二端512之间的过渡段513,且过渡段513的坡度不大于1:6。
[0023]上述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通过在第一框架柱1设置第一加固组件3,在第二框架柱2设置第二加固组件4,并由过渡连接组件5实现第一加固组件3和第二加固组件4之间的过渡连接,以实现内力的可靠传递,尤其第一框架柱1在节点区(即第一框架柱1与第二框架柱2的相交位置)的嵌固,避免加固功能丧失。
[0024]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固组件3、第二加固组件4和过渡连接组件5分别由金属材料(例如钢)构成,且过渡连接组件5的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第一加固组件3和第二加固组件4。
[0025]具体地,第一框架柱1和第二框架柱2的断面均呈矩形,且第一加固组件3包括固定到第一框架柱1的四个直角的四个角钢构件31,第二加固组件4包括固定到第二框架柱2的四个直角的四个角钢构件41。
[0026]上述过渡连接组件5包括多根钢筋51,且多根钢筋51的第一端焊接固定到第一加固组件3的四个角钢构件31,多根钢筋51的第二端焊接固定到第二加固组件4的四个角钢构件41。
[0027]上述第一加固组件3和第二加固组件4的每一角钢构件31、41的一个直角边分别焊接有过渡连接组件5中的至少一条钢筋51。
[0028]多根钢筋51的外周焊接有多个外套箍筋52,且多个外套箍筋52的断面的总面积优选大于或等于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固组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所述混凝土框架柱包括位于两个相邻楼层中的第一框架柱和第二框架柱,所述第一框架柱的断面小于所述第二框架柱的断面,且所述第一框架柱位于所述第二框架柱的垂向投影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柱的外表面的第一加固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柱的外表面的第二加固组件以及过渡连接组件,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二端穿过相邻楼层的楼板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加固组件,且所述过渡连接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过渡段,且所述过渡段的坡度不大于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组件、第二加固组件和过渡连接组件分别由金属材料构成,且所述过渡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柱和第二框架柱的断面均呈矩形,且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柱的四个直角的四个角钢构件,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二框架柱的四个直角的四个角钢构件;所述过渡连接组件包括多根钢筋,且多根所述钢筋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多根所述钢筋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加固组件的四个角钢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