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35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包括插入部,其具有中空钳道,能够容纳一用于影像导航成像的医疗器械通过;钳取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远端,包括第一金属槽,以及第二金属槽,能够相互咬合形成一容纳活检标本的空间,同时在远端形成一开口,以允许所述医疗器械通过;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近端,并且通过一连接装置与所述钳取部相连接;所述操作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发生枢转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满足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下实时肺活检,提高肺外周病变的诊断率,避免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放射线的暴露;为后期的治疗提供高质量的病理学/微生物学检测样本。测样本。测样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肺部病灶的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实时活检钳,属于内窥镜医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肺癌的发生率位于我国各大癌症的首位,是男性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早期肺癌的准确诊断可使后期的治疗方式有更多选择,也可提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活检后的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诊断是早期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同时高质量的活检组织是分子生物学诊断的首选样本。对于肺外周病变的活检通常有经皮穿刺活检、影像导航活检、电磁导航活检。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肺外周病变需在放射线暴露下操作,给患者和工作人员带来辐射危害,同时容易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现有导航技术其根本是根据胸部CT影像重建构建肺结节的空间坐标系,规划合理路径后到达病灶部位进行活检,但CT数据只代表扫描那一时间点的瞬时空间位置情况,由于活检时患者存在呼吸运动,难以保证肺结节的位置与扫描时相一致,已有研究证实吸气相和呼气相同一结节的位移平均可达2厘米之多。因此,活检瞬时X线定位确认是提高导航技术引导肺结节活检诊断率的独立因素。
[0003]单一导航技术的肺外周结节诊断率约为75%,若无X线定位,其诊断效能仍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导航技术的影像处理主机价格昂贵。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探头能明确病变的位置,为肺外周病变的活检提供了便利,但常常需要导引鞘管(Guide Sheath)的协助,虽然导引鞘的加入使得诊断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导引鞘管价格昂贵,且在操作过程中需撤出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探头,然后置入活检钳,同样有位移的风险,不能实现实时可视活检,使得准确率降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经鞘管抵达肺外周明确结节良恶性,但在目前肺癌需要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前提下,其不能取代病理活检;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引导的活检与径向支气管内超声类似,需撤出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后再置入活检工具,不能实现实时可视活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放射线暴露、导航系统定位准确性和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探头或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回撤时发生位移误差等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包括
[0007]插入部,其具有中空钳道并沿着一轴线从近端向远端延伸,所述中空钳道能够容纳一用于影像导航成像的医疗器械通过;
[0008]钳取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远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金属槽,以及位于下部的第二金属槽;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能够可围绕一共同的枢转轴进行枢转运动,并且能够相互咬合形成一容纳活检标本的空间,同时在远端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
与所述中空腔体的截面基本相等,并且位于所述轴线上,以允许所述医疗器械通过;
[0009]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近端,并且通过一连接装置与所述钳取部相连接;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发生枢转运动。
[0010]优选地,所述医疗器械为径向支气管超声探头或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
[0011]优选地,所述中空钳道的近端开口位于所述操作部的侧面,远端开口位于所述钳取部的根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槽与所述第二金属槽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咬合边缘具有用于钳取活体组织的切割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咬合边缘设置的刀刃。
[0014]优选地,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咬合边缘设置的鳄齿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为推连杆结构,其在远端与所述第一钳口与所述第二钳口的尾端连接,其在近端与所述操作部的拉环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插入部包括基本呈圆柱形的柔性钳体,其外径为1.8mm

2.4mm。
[0017]优选地,所述中空钳道位于所述柔性钳体的中心,其内径为1.2mm

2.0mm。
[0018]优选地,所述中空钳道的近端设置有鲁尔接头,能够使支气管内超声小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电磁导航定位导线等工具进入到活检钳先端。
[00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检钳为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下实时肺活检提供可能,减少由于撤回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后,再进入活检钳所造成的误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实时可视活检,将使外周肺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现有导航技术有所提高,因为现有导航技术所依据的胸部CT重建而生成的肺结节坐标系与活检时相并非实时、同步,且受呼吸运动影响病变位移。同时,经自然腔道内活检较经皮穿刺活检可能降低气胸、出血风险;为后续的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提供高质量的组织样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冲洗液。
[002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检钳可满足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下实时活检,不用外加的X射线来辅助定位。消除了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放射线暴露的危害,不用穿着笨重的钳衣提高了术者的手术体验,减少术者的疲劳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活检操作的精确性。
[002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活检钳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可行。对比价格近万元的支气管导航技术所配套使用的活检工具,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减低肺癌等肺外周病变诊断的社会负担。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活检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活检钳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5]图3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部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0026]图4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打开状态整体示意图;
[0027]图5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打开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6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闭合状态整体示意图;
[0029]图7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闭合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附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31]1、操作部;2、操作部拉环;3、柔性钳体;4、钳取部;5、钳道入口鲁尔接头;6、推拉杆;7、连接杆铆钉;8、钳口铆钉;9、推拉连接杆;10、推拉杆中空结构;11、推拉连接杆中空结构;12、连接杆铆钉中空结构;13、钳口铆钉中空结构;14、钳口中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径向超声小探头下实时肺活检的活检钳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撤回小探头后再插入活检钳的误差或影像导航活检技术的非实时性,也可避免进一步定位时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放射线暴露。
[0033]如附图1所示,根据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包括插入部、钳取部4、操作部1。
[0034]所述插入部具有中空钳道并沿着一轴线从近端向远端延伸,所述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其具有中空钳道并沿着一轴线从近端向远端延伸,所述中空钳道能够容纳一用于影像导航成像的医疗器械通过;钳取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远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金属槽,以及位于下部的第二金属槽;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能够可围绕一共同的枢转轴进行枢转运动,并且能够相互咬合形成一容纳活检标本的空间,同时在远端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中空腔体的截面基本相等,并且位于所述轴线上,以允许所述医疗器械通过;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近端,并且通过一连接装置与所述钳取部相连接;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发生枢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器械为径向支气管超声探头或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钳道的近端开口位于所述操作部的侧面,远端开口位于所述钳取部的根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槽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刚杨汀王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