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衣架的尺码夹及换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26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衣架的可拆换的尺码夹,以及一种拆换尺码夹的换夹器。该尺码夹具有一顶部,顶部两端向下形成两弹性臂,顶部与两弹性臂内部形成一容置槽,两弹性臂的下端缘分别向内延伸形成倒钩形状的两侧钳部,两侧钳部之间具有一开口。该换夹器具有一钳部及一手柄,钳部具有一凹槽及能扣住尺码夹的一弹性臂的前后两钳夹,前端钳夹的下端缘具有一能扣住尺码夹的一侧钳部的钩部。该尺码夹具有套入衣架后不易脱落的优点,而如需要,亦可用换夹器将其方便地退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衣架的可拆换的尺码夹,以及一种拆换尺码夹的换夹器。
技术介绍
把各种不同尺码款式的服装在各商场展示是大多数服装推销活动的大难题,很多时候服装设计上即使尽善尽美,但在商场中展示在顾客面前的却是一堆又一堆杂乱无章的服饰,各类规格不同的服装挂在一起无法区分。为解决这种现象,目前市场上很多时装专卖商场都采用一系列衣架配以各种形状的尺码标示或贴纸,使顾客很容易找到所需的尺码规格服饰。通常一款衣架会同时配有几款尺码夹来使用,以便时装专卖商场能够经常更换。尺码夹的标注,现在有很多种型式,如有贴纸商标型式、旧款结构的塑胶尺码夹(如图10所示)等等。但是以上所列举的这些尺码夹的缺点是很容易松脱,随便碰擦或用力触摸便会脱落,使各种不同尺寸的时装因尺码标志脱落而相混淆,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前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衣架的尺码夹,能够很方便地套入衣架,且在套入衣架后,又能固定在衣架上不易松脱。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衣架的尺码夹,具有一顶部,所述顶部两端向下形成两弹性臂,所述顶部与两弹性臂内部形成一容置槽,其中所述两弹性臂的下端缘分别向内延伸形成倒钩形状的两侧钳部,两侧钳部之间具有一开口。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夹器,其专用于将上述的尺码夹从衣架上退出。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前述尺码夹的换夹器,所述换夹器具有一钳部及一手柄,所述的钳部具有一凹槽及能扣住所述尺码夹的一弹性臂的前后两钳夹,所述前端钳夹的下端缘具有一能扣住尺码夹的一侧钳部的钩部。该尺码夹的最大优点是一旦装入衣架后就很难取出,因此不会出现旧款尺码夹容易脱落的问题。尺码夹虽不容易退出,但如果有的商家要充分利用衣架资源,尺码夹的号码要进行更换,非退出不可时,就可以使用换夹器,方便地将尺码夹退出。附图说明图1为尺码夹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尺码夹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换夹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换夹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图6为将尺码夹套入衣架的示意图;图7、图8、图9为使用换夹器将尺码夹拆下的示意图;图10为现有技术中的尺码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衣架的可拆换的尺码夹,以及一种拆卸尺码夹的换夹器。请参见图2,为尺码夹的结构示意图。该尺码夹10具有一顶部11,其顶部11的两端向下形成两弹性臂12,顶部11与两弹性臂12内部形成一容置槽13,两弹性臂12的下端缘分别向内延伸形成倒钩形状的两侧钳部14,两侧钳部14之间具有一开口19。根据试验分析,两侧钳部14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A的范围可为4-8度,且为5度时夹持及退夹的效果最佳。该尺码夹10的容置槽13的形状可与衣架固定部41的凹凸部分相对应,以更方便于尺码夹的推入及固定。该容置槽13的顶面可为圆弧形。该尺码夹最好采用硬度高且弹性好的塑胶材料,以使尺码夹具有强夹持力,且易于形状的复原。再请参阅图4,为换夹器10的结构示意图。该换夹器具有一钳部21及一手柄22,该钳部21具有一凹槽23及能扣住尺码夹10的一弹性臂12的前后两钳夹24、25,前端钳夹24的下端缘具有一能扣住尺码夹10的一侧钳部14的钩部26。该换夹器可采用冲压钣金件,容易批量生产,且使用寿命长。使用尺码夹10和换夹器20时,请参考图5至图9的示意,将尺码夹10的开口部对准衣架的固定部41用力推入,尺码夹10即可固定在衣架上。由于尺码夹10的两侧钳部14正好扣住衣架固定部41的突出部分,因而该尺码夹10在套入衣架后,不易松脱。当需要将尺码夹10从衣架上退出时,握住换夹器20的手柄22,将换夹器20的凹槽23套入尺码夹10的一弹性臂12上,将前端钳夹24的钩部26扣住尺码夹10的侧钳部14,本实施例中换夹器20的后端钳夹25较前端钳夹24略长,从而可以适用于弹性臂12长度有略微变化的尺码夹。当换夹器20的接触点全部落在尺码夹10上时,将手柄22往下压,就像是利用杠杆省力原理一样,便可容易地将尺码夹10的侧钳部14张开而使其退出。在本实施例中,侧钳部14的底面15与纵向面16之间还形成一过渡面17,当换夹器20的钩部26扣入侧钳部14起夹时,不致损伤侧钳部14表面。本实施例中,过渡面17与纵向面16之间的角度B为45度。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对熟悉此项技术的专业人员,凡依据本技术所作出的实质上与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手段相同的变更,均不应被排除在本技术所欲请求保护的申请专利范围之外。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衣架的尺码夹,具有一顶部,所述顶部两端向下形成两弹性臂,所述顶部与两弹性臂内部形成一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臂的下端缘分别向内延伸形成倒钩形状的两侧钳部,两侧钳部之间具有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钳部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8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钳部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的角度为5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钳部各具有一底面及一纵向面,所述底面与纵向面之间通过一过渡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尺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面与过渡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具有圆弧形的顶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具有与衣架固定部相对应的形状。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码夹的换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夹器具有一钳部及一手柄,所述的钳部具有一凹槽及能扣住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弹性臂的前后两钳夹,所述前端钳夹的下端缘具有一能扣住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侧钳部的钩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钳夹较前端钳夹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衣架的可拆换的尺码夹,以及一种拆换尺码夹的换夹器。该尺码夹具有一顶部,顶部两端向下形成两弹性臂,顶部与两弹性臂内部形成一容置槽,两弹性臂的下端缘分别向内延伸形成倒钩形状的两侧钳部,两侧钳部之间具有一开口。该换夹器具有一钳部及一手柄,钳部具有一凹槽及能扣住尺码夹的一弹性臂的前后两钳夹,前端钳夹的下端缘具有一能扣住尺码夹的一侧钳部的钩部。该尺码夹具有套入衣架后不易脱落的优点,而如需要,亦可用换夹器将其方便地退出。文档编号G09F3/04GK2712205SQ200420073188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何梁 申请人:标克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衣架的尺码夹,具有一顶部,所述顶部两端向下形成两弹性臂,所述顶部与两弹性臂内部形成一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臂的下端缘分别向内延伸形成倒钩形状的两侧钳部,两侧钳部之间具有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梁
申请(专利权)人:标克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