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042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涉及音频连接器母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音频连接器母插座壳体多采用分体式设计,导致其组装效率较为低效,而且连接片为单点接触,后续应用时,整体稳定性不佳,易受到后续加工等因素,导致连接接片与适配的插头松动或接触不良问题。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设计,其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壳体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设计,且内连接接片A、内连接接片B和内连接接片C均采用U形音叉式双触点结构,其安装时只需要沿着六处连接片固定槽将内连接接片A、内连接接片B和内连接接片C依次插入,相比传统采用分体式设计的分成两个部分的外壳相比,组装效率更为高效,而且后续应用时,整体更为稳定。整体更为稳定。整体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


[0001]本技术属于音频连接器母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

技术介绍

[0002]音频连接器,应用于视听应用的连接器组,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常设置音频连接器用于与耳机插头或音源线连接来达到电讯传输的目的。
[0003]现音频连接器母插座多采用分体式设计,其外壳分成两个部分,连接接片需要一个个摆放,导致其组装效率较为低效,而且后续应用时,整体稳定性不佳,易受到外界磕碰因素,导致连接接片松动或外壳分离情况的发生。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以解决现音频连接器母插座多采用分体式设计,其外壳分成两个部分,连接接片需要一个个摆放,导致其组装效率较为低效,而且后续应用时,整体稳定性不佳,易受到外界磕碰因素,导致连接接片松动或外壳分离情况发生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的目的与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设计,其整体呈圆柱状结构,外壳体(1)包括有:卡接凸起(104),卡接凸起(104)设置于外壳体(1)右端面轴心部位,卡接凸起(104)右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外壳体贯接腔室(106);固定圈(2),所述固定圈(2)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设计,固定圈(2)卡接在卡接凸起(104)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有:延伸凸起(101),延伸凸起(101)呈“人”字形结构,延伸凸起(101)设置于外壳体(1)左端面轴心部位;贯通插槽(102),贯通插槽(102)呈矩形贯通槽结构,贯通插槽(102)共设置有三处,三处贯通插槽(102)开设于外壳体(1)左端面并与外壳体贯接腔室(106)相连通;三处贯通插槽(102)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分别对应于延伸凸起(101)的三处夹角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有:卡接槽(103),卡接槽(103)呈矩形槽结构,卡接槽(103)开设于外壳体(1)外周面上;内扣贯通槽(105),内扣贯通槽(105)开设于卡接凸起(104)外周面上并与外壳体贯接腔室(106)相连通;内扣贯通槽(105)与卡接槽(103)位置相对应并相连通,且其宽度相一致;卡接槽(103)内卡接有一块外连接接片(3)。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音频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有:连接片固定槽(107),连接片固定槽(107)呈矩形槽结构,连接片固定槽(107)共设置有六处,六处连接片固定槽(107)呈环形阵列状开设于外壳体贯接腔室(106)内周面上,且六处连接片固定槽(107)贯通卡接凸起(104)右端面。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音频连接器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创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