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97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6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使连接器彼此能连接的旋转位置、且绕在连接器彼此的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的连接器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增加的连接器装置。第1连接器(21)具有第1基准端子(61)、两个第1端子(62a、62b)、以及使第1端子(62a、62b)相互短路的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81)。第2连接器(22)具有第2基准端子(131)和数量为第1端子(62a、62b)的数量以下的第2端子(132a、132b)。从第1连接器(21)和第2连接器(22)的连接方向(Z1)观看,第1端子(62a、62b)配置成以第1基准端子(61)为中心成为旋转对称。第2端子(132a、132b)在第2基准端子(131)与第1基准端子(61)在连接方向(Z1)对置时能够与第1端子(62a、62b)中的任一个在连接方向(Z1)对置。(Z1)对置。(Z1)对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中,电池和逆变器经由阳极侧的电路和阴极侧的电路这两个电路连接。因此,以往,在为了将电池和逆变器电连接而设置的连接器装置中,电池侧的连接器及逆变器侧的连接器成为分别具备阳极的端子和阴极的端子的结构。并且,在各连接器中,阳极的端子和阴极的端子这两种端子例如并排地配置成一列(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289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但是,近年来,在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搭载有相对于车身能装卸的电池。电池例如通过在与设置于车辆侧的逆变器连接的第1连接器连接设置于该电池的第2连接器,从而与逆变器电连接。电池为了更换、充电等而频繁由使用者相对于车身装卸。
[0005]作为将这样的相对于车身能装卸的电池和车辆侧的逆变器连接的连接器装置所具备的连接器,考虑到使用如以往那样阳极的端子和阴极的端子这两种端子并排地配置成一列的连接器。在该情况下,在将电池安装于车身时,以一方连接器的阳极的端子与另一方连接器的阳极的端子连接、且一方连接器的阴极的端子与另一方连接器的阴极的端子连接的方式,在设置于车身的电池的收纳部插入电池。即,能够进行连接器彼此的连接的、绕在连接器彼此的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的连接器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变为一个。因此,在将电池安装于车身时,为了能够将连接器彼此连接,而使绕在电池向收纳部插入的方向延伸的轴线的电池和收纳部的相对旋转位置始终为相同位置。但是,考虑使用者的便利性的话,优选该电池和收纳部的相对旋转位置具有多个。即,期望在连接器装置中能够进行连接器彼此的连接的、绕在连接器彼此的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的连接器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具有多个。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连接器彼此能连接的、绕在连接器彼此的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的连接器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增加的连接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解决上述课题的连接器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具有第1基准端子、多个第1端子以及使多个所述第1端子相互短路的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和第2连接器,具有与所述第1基准端子电连接的第2基准端子、和能够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所述第1端子电
连接的第2端子,并且与所述第1连接器连接,所述第2连接器具有的所述第2端子的数量为所述第1连接器具有的所述第1端子的数量以下,从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方向观看,多个所述第1端子配置成以所述第1基准端子为中心成为旋转对称,所述第2端子在所述第2基准端子与所述第1基准端子在所述连接方向对置时能够与多个所述第1端子中的任一个在所述连接方向对置。
[0008]根据上述方式,在第1连接器中,多个第1端子从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方向观看配置成以第1基准端子为中心成为旋转对称。因此,在使第1基准端子和第2基准端子在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对置的状态下,当使第2连接器以第2基准端子为中心绕在该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相对于第1连接器时,能够根据多个第1端子的位置按预定的角度将第2端子连接到第1端子。即,在该状态下,当使第2连接器以第2基准端子为中心绕在该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相对于第1连接器旋转时,能够根据多个第1端子的位置按预定的角度将第2连接器连接到第1连接器。其结果,能够使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能连接的、绕在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相对旋转位置增加。
[0009]优选的是,多个所述第1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1端子以在该两个所述第1端子之间夹着所述第1基准端子的方式配置,从所述连接方向观看,该两个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1基准端子排列在一直线上。
[0010]根据上述方式,在使第1基准端子和第2基准端子在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对置的状态下,每当使第2连接器以第2基准端子为中心绕在该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相对于第1连接器旋转180
°
时,能够将第2端子连接到第1端子。即,在该状态下,每当使第2连接器以第2基准端子为中心绕在该连接方向延伸的轴线相对于第1连接器旋转180
°
时,能够将第2连接器连接到第1连接器。
[0011]优选的是,所述第2连接器具有与所述第1端子同数的所述第2端子、和使多个所述第2端子相互短路的第2连接器侧分流构件。
[0012]根据上述方式,在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会对所有的第1端子通电。即,在该状态下,有时成为不通电的状态的第1端子消失。因此,经由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供给的电流总是向与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连接的多个第1端子分流,因此能够将向与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连接的多个第1端子各自供给的电流的最大值抑制得小。其结果,能够使与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连接的第1端子小型化。另外,与第2端子的数量比第1端子少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向各第2端子供给的电流的最大值。其结果,能够使各第2端子小型化。由此,能够使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小型化。
[0013]优选的是,所述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具有连接电线的连接部,从所述连接部到多个所述第1端子的电流路径的长度相互相等。
[0014]根据上述方式,在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中,能够使连接部与多个第1端子之间的电阻相互相等。其结果,能够使从连接部向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流动的电流在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中均等地分给多个第1端子,因此能够抑制流过第1端子的电流的大小出现偏差或者有意差。专利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装置,能够使连接器彼此能连接的、绕在连接器彼此的连接
方向延伸的轴线的连接器彼此的相对旋转位置增加。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b)及(c)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装置的剖视图。图6(a)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b)及(c)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图7(a)是示出变更例的第1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b)~(d)是示出变更例的第2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图8(a)是示出变更例的第1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b)~(d)是示出变更例的第2连接器中的端子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第1实施方式>以下,对连接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20配备于例如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将搭载于车辆的未图示的逆变器和能装卸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连接器装置,具备:第1连接器,其具有第1基准端子、多个第1端子以及使多个所述第1端子相互短路的第1连接器侧分流构件;和第2连接器,其具有与所述第1基准端子电连接的第2基准端子、和能够与所述第1连接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所述第1端子电连接的第2端子,并且与所述第1连接器连接,所述第2连接器具有的所述第2端子的数量为所述第1连接器具有的所述第1端子的数量以下,从所述第1连接器和所述第2连接器的连接方向观看,多个所述第1端子配置成以所述第1基准端子为中心成为旋转对称,所述第2端子在所述第2基准端子与所述第1基准端子在所述连接方向对置时能够与多个所述第1端子中的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拓弥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