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92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2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离子电池,包括盖板本体、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连接件,盖板本体用于与电池壳体可导电地连接,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盖板本体的外表面并与该盖板本体可导电地连接,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远离盖板本体的一侧且用于与正极柱可导电地连接,连接件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连接件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在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至少导电部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接触;在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导电部仅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一者接触,或者,有且仅有绝缘部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接触。在能有效减小电池壳体发生腐蚀概率的同时还能减少发生短路的风险。减少发生短路的风险。减少发生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开路电压高、输出功率达、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及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其作为新型的高能化学电源,迅速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但同时其也有不耐受过放,不耐受过充,衰老怕热等缺点,而因为短路而导致的起火爆炸更是人们担忧顾虑的方面。目前,方形硬壳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壳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0003]一种是电池壳体带正电,电位较高,此种情况下电池壳体腐蚀概率小,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静置或者无外部接触的场景下使用;但是当与外部部件发生接触时容易发生短路的风险。
[0004]另外一种是电池壳体不带电,此种情况下电池壳体外部绝缘安全性好,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转运或者需要与外部部件接触的场景下使用;但是电池壳体的腐蚀概率会增加,从而降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5]而锂离子电池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静置以及转运,无论是带正电的电池壳体或者是不带电的电池壳体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从而降低使用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10)、第一导电层(1)、第二导电层(2)以及连接件(3),所述盖板本体(10)用于与电池壳体(100)可导电地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1)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0)的外表面并与该盖板本体(10)可导电地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2)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远离所述盖板本体(10)的一侧且用于与正极柱可导电地连接,所述连接件(3)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之间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所述连接件(3)包括导电部(31)和绝缘部(32);在所述连接件(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至少所述导电部(31)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接触;在所述连接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电部(31)仅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中的一者接触,或者,有且仅有所述绝缘部(32)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32)包括第一绝缘部(321)和第二绝缘部(322),所述导电部(31)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部(321)和所述第二绝缘部(322)之间,所述连接件(3)绕平行于所述盖板本体(10)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之间;在所述连接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有且仅有所述第一绝缘部(321)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接触并有且仅有所述第二绝缘部(322)与所述第二导电层(2)接触;或者,有且仅有所述第二绝缘部(322)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接触并有且仅有所述第一绝缘部(321)与所述第二导电层(2)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构造为圆柱体,所述第一绝缘部(321)、所述导电部(31)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322)均沿该圆柱体的轴线延伸,且所述导电部(31)沿所述圆柱体的径向穿过该圆柱体的轴线;所述第一导电层(1)远离所述盖板本体(10)的一侧形成有供所述连接件(3)转动的第一转动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凯冯旭东杨树涛韩恒珏刘玮勇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