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藩专利>正文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88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包括标示装置壳体、下封堵层和上封堵层,上封堵层底部固定设置有销烟板,标示装置壳体内由下封堵层和销烟板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示踪剂,喷火口贯穿上封堵层和销烟板,喷火口处并排设置有两个均与示踪剂相接的电子点火头,第一引燃导线和第二引燃导线均经喷火口引出到标示装置壳体外,上封堵层的顶端设置有与标示装置壳体相配合的壳体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并排的药头,引出两根引燃导线,提高点火效率,在上封堵层的下侧设置销烟板减少火焰,示踪剂被点燃后向外喷射出,不影响风向,减少干扰试验结果的因素,避免安全隐患。避免安全隐患。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安装投产前及完成重大设备改造后,或者要求燃烧调整时,要查明炉内空气动力结构,需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就是在冷态下试验炉内气流的流动状况,即通过冷态模化试验,直接观察炉内气流的分布、扩散、扰动、混合等情况,从而可帮助分析、发现一些问题。如对旋流燃烧器,可观测射流扩散角、回流区的大小和回流速度;射流旋转情况及出口气流的均匀性;调节挡板的调节特性;射流是否会出现“飞边”现象等;对于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可观测射流的射程及沿轴向气流速度的衰减情况;切圆大小和位置;一、二次风混合特性;射流偏斜情况以及是否会出现“贴壁”现象;燃烧器倾角变化对射流混合距离及相对偏离程度的影响等。通过冷炉空气动力场试验还可观察炉内气流的流向和充满程度。
[0003]现有的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常用的风向标示装置,如公告号为CN201935931U的中国专利《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存在以下缺点:第一,药头的点火效率低,往往造成点火失败;第二,示踪剂被点燃,使得喷火口向外喷射出示踪剂,产生一定的火焰冲击,影响风向,同时火焰冲击影响试验结果,给实验带来干扰和误差,另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并排的药头,引出两根引燃导线,提高点火效率,在上封堵层的下侧设置销烟板减少火焰,示踪剂被点燃后向外喷射出,不影响风向,减少干扰试验结果的因素,避免安全隐患,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包括筒状的标示装置壳体、设置在标示装置壳体底端的下封堵层和设置在标示装置壳体顶端的上封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堵层底部固定设置有销烟板,所述标示装置壳体内由下封堵层和销烟板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示踪剂,喷火口贯穿上封堵层和销烟板,所述喷火口处并排设置有第一电子点火头和第二电子点火头,所述第一电子点火头由包裹有电发热材料的第一药头和与第一药头相接的第一引燃导线构成,所述第二电子点火头由包裹有电发热材料的第二药头和与第二药头相接的第二引燃导线构成,第一药头和第二药头均与示踪剂相接,第一引燃导线和第二引燃导线均经喷火口引出到标示装置壳体外,所述上封堵层的顶端设置有与标示装置壳体相配合的壳体封盖。
[0006]上述的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口设置于上封堵层和销烟板的中心位置处,喷火口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0007]上述的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头和第二药头相接触。
[0008]上述的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烟板为碳酸钠销烟板。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并排的药头,引出两根引燃导线,提高点火效率,在上封堵层的下侧设置销烟板减少火焰,示踪剂被点燃后向外喷射出,不影响风向,减少干扰试验结果的因素,避免安全隐患,便于推广使用。
[001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标示装置壳体;
ꢀꢀꢀꢀꢀꢀꢀ
2—下封堵层;
ꢀꢀꢀꢀꢀꢀꢀꢀꢀꢀꢀ
3—上封堵层;
[0014]4—示踪剂;
ꢀꢀꢀꢀꢀꢀꢀꢀꢀꢀꢀꢀꢀ
5—喷火口;
ꢀꢀꢀꢀꢀꢀꢀꢀꢀꢀꢀꢀꢀ
6—第一药头;
[0015]7—壳体封盖;
ꢀꢀꢀꢀꢀꢀꢀꢀꢀꢀꢀ
8—第一引燃导线;
ꢀꢀꢀꢀꢀꢀꢀ
9—第二药头;
[0016]10—第二引燃导线;
ꢀꢀꢀꢀꢀꢀ
11—销烟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筒状的标示装置壳体1、设置在标示装置壳体1底端的下封堵层2和设置在标示装置壳体1顶端的上封堵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堵层3底部固定设置有销烟板11,所述标示装置壳体1内由下封堵层2和销烟板11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示踪剂4,喷火口5贯穿上封堵层3和销烟板11,所述喷火口5处并排设置有第一电子点火头和第二电子点火头,所述第一电子点火头由包裹有电发热材料的第一药头6和与第一药头6相接的第一引燃导线8构成,所述第二电子点火头由包裹有电发热材料的第二药头9和与第二药头9相接的第二引燃导线10构成,第一药头6和第二药头9均与示踪剂4相接,第一引燃导线8和第二引燃导线10均经喷火口5引出到标示装置壳体1外,所述上封堵层3的顶端设置有与标示装置壳体1相配合的壳体封盖7。
[0018]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点火头和第二电子点火头的工作电流均为150mA

700mA。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示踪剂4为由硝酸钾、精制木炭、缓燃剂、硫和发光复合材料体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喷火口5设置于上封堵层3和销烟板11的中心位置处,喷火口5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分散了炉膛内所产生出的压力,克服了初速过大所形成的数字失真现象,增加了工作点。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药头6和第二药头9相接触。
[0021]需要说明的是,同时点燃第一引燃导线8和第二引燃导线10,当有一个药头被点燃后,被点燃的药头发热引燃另一个药头,提高点火效率。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销烟板11为碳酸钠销烟板。
[0023]需要说明的是,燃烧的示踪剂4中的发光复合材料体带有明显的红黄色泽,而示踪剂被点燃后向产生的火焰是橙色,与燃烧的示踪剂4中的发光复合材料体带有明显的红黄色泽接近,因此火焰是干扰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销烟板11的设置是为了减少火焰,减少干
扰试验结果的因素,同时避免安全隐患。
[0024]本技术使用时,将一个或多个该风向标示装置装放在锅炉的被测部位处,打开壳体封盖,暴露出第一引燃导线8和第二引燃导线10,当第一引燃导线8和第二引燃导线10通过一定量的工作电流时,第一药头6和第二药头9被引燃,进而示踪剂4被点燃,示踪剂4被点燃产生的火焰被销烟板11减少,使得喷火口5向外定向喷射无火焰的示踪剂4,示踪剂4在无风力作用时喷射弥散于空气中,有风时则随风飘浮。在弥散或飘浮的过程中,燃烧的示踪剂4中的发光复合材料体带有明显的红黄色泽,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拍照,完成被测气流的流向轨迹描示。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并排的药头,引出两根引燃导线,提高点火效率,在上封堵层的下侧设置销烟板减少火焰,示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用风向标示装置,包括筒状的标示装置壳体(1)、设置在标示装置壳体(1)底端的下封堵层(2)和设置在标示装置壳体(1)顶端的上封堵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堵层(3)底部固定设置有销烟板(11),所述标示装置壳体(1)内由下封堵层(2)和销烟板(11)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示踪剂(4),喷火口(5)贯穿上封堵层(3)和销烟板(11),所述喷火口(5)处并排设置有第一电子点火头和第二电子点火头,所述第一电子点火头由包裹有电发热材料的第一药头(6)和与第一药头(6)相接的第一引燃导线(8)构成,所述第二电子点火头由包裹有电发热材料的第二药头(9)和与第二药头(9)相接的第二引燃导线(10)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藩
申请(专利权)人:王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