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连铸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铁高效连铸机普碳钢平均拉速4.2m/min,最快拉速可达5.07m/min,在工艺控制中已无经验借鉴参考,而二冷配水作为连铸工艺关键技术,在追求高拉速条件下,既要提高和稳定连铸坯的质量,也要提高连铸生产率,故展开对高拉速条件下二冷配水研究;
[0003]现有技术中,很多厂家难以准确确定二冷配水参数最佳值,研究不充分,造成产品缺陷大,且很多厂家认为加大二冷的配水量使坯壳迅速生产,以避免漏钢的现象发生,没有考虑传热系数的影响,同时,实际运作中,在不断提升拉速的同时,铸坯质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该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通过收集高拉速铸机生产情况,不同断面、不同拉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模拟实验,在铸机使用中,在不同的拉速下观察不同断面铸坯凝固末端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不同的比水量范围,观察二冷强度影响凝固末端位置的趋势,由于铸机冶金长度要大于凝固末端,得出不同断面高拉速所需的最小冶金长度;步骤二:由步骤一不同的比水量范围得出,比水量越大则凝固末端越小,反过来,当冶金长度已固定且成为提高拉速的限制环节,则在满足铸坯质量前提下通过提高二冷强度的方式来加速铸坯凝固,评估需要的最小冶金长度;步骤三:在二冷配水中,对拉矫机前表面温度进行测量,保证进拉矫机前,和铸坯的表面温度基本相同,控制在1000
±
50℃范围内;步骤四:将二冷分为四区进行实验,铸坯裂纹在二冷一、二区阶段形成,故一、二区水量分配为配水关键,随着铸坯继续冷却,控制二冷三、四区水量,防止铸坯产生回温裂纹,根据裂纹不同情况调整各区水量分配比例;步骤五:针对常规普碳钢、低碳钢、中碳钢的钢种凝固特性进行实验,控制二冷情况;步骤六:研究采用三台铸机,以生产普碳钢为主,配水方式采用强冷却方式,在同样的冶金长度下,提高拉速,控制强冷却的比水量为1.7~1.9L/kg;步骤七:将各区喷嘴设计及喷嘴与铸坯之间的距离遵守以下原则:喷嘴与喷嘴扇形面全打开状态下,所喷出水量之间无交叉干涉,达到水量的充分利用;步骤八:高效、高拉速连铸机采取强冷却方式,同时增加冷却段的长度,而不是单纯增加水量,来提高连铸的产量和铸坯内部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冶金长度为从弯月面到切割点的长度,是限制拉速提高的硬性指标,当铸坯到切割点还没有完全凝固,即冶金长度小于铸坯的凝固末端,导致切割漏钢事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小方坯连铸配水二次冷却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模拟实验具体为:随着拉速的提高,凝固末端后移,利用更长的冶金长度来保证安全生产,针对于150
×
150mm断面,实现4m/min的拉速,冶金长度大于24m,而实现5m/min的拉速,冶金长度大于31m;断面越大,相同拉速下需更大的冶金长度,相比较,4m/min拉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杜,骆忠文,周刚,聂志斌,何建,
申请(专利权)人: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