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72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包括接线座壳体,接线座壳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其内部的中间区域沿左右方向设有隔断其前后两侧的固定块,接线座壳体的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插线孔,插线孔中设有用于穿线并可扩大或收缩以固定不同尺寸线缆的束线组件,接线座壳体中位于固定块前后两侧的区域分别设有与插线孔一一对应的接线通道,接线通道内设有用于与经插线孔伸入其内部的至少两根电线接触并导通的导电组件,接线座壳体前侧对应插线孔前方的位置可上下滑动的设有遮挡结构,遮挡结构用于遮挡或打开接线座壳体的前侧以及插线孔。优点:能够解决接触不良和误操作下触碰到插线孔内部而发生触电危险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


[0001]本技术涉及电工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电工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学科,电工电子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基础知识;晶体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
[000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不断的进行实验进而验证真理,然而进行实验必不可少的就是连接导线,由此接线座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现有的接线座无法根据电线的尺寸调节插线孔的大小,工作人员需要找到相同尺寸的接线座才能进行实验,从而无法满足工作人员使用接线座的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包括接线座壳体,上述接线座壳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其内部的中间区域沿左右方向设有隔断其前后两侧的固定块,上述接线座壳体的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插线孔,上述插线孔中设有用于穿线并可扩大或收缩以固定不同尺寸线缆的束线组件,上述接线座壳体中位于上述固定块前后两侧的区域分别设有与上述插线孔一一对应的接线通道,上述接线通道内设有用于与经上述插线孔伸入其内部的至少两根电线接触并导通的导电组件,上述接线座壳体前侧对应上述插线孔前方的位置可上下滑动的设有遮挡结构,上述遮挡结构用于遮挡或打开上述接线座壳体的前侧以及位于前侧的上述插线孔。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上述束线组件均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在上述插线孔中的圆弧形的束线板,两个上述束线板的开口相对靠近,二者之间的区域构成穿线区,上述插线孔的上、下孔壁上均竖向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上述第一螺纹通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上述第一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上述束线板弧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上述插线孔的左、右孔壁上对应两个上述束线板靠拢区域的位置均横向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上述第二螺纹通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两个上述第二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沿前后方向竖向设置的挤压板,上述挤压板用于挤压两个上述束线板对应的端部,以使两个上述束线板形变,从而改变上述穿线区的尺寸。
[0009]进一步,两个上述第一螺纹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把手,两个上述第二
螺纹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二把手。
[0010]进一步,两个上述束线板的弧顶外表面均嵌装有与上述第一螺纹杆适配的轴承,两个上述第一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上述轴承装配连接。
[0011]进一步,上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的底板、导电的压板和弹性连接件,上述底板设置于上述接线通道内部底壁上,上述压板置于上述底板的上方,其上端通过上述弹性连接件与上述接线通道的内部顶壁连接。
[0012]进一步,上述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上述压板一一对应的压板滑槽,上述压板靠近上述固定块的一端均设有压板滑块,上述压板滑块滑动装配于对应的上述压板滑槽中,并可沿上述压板滑槽上下滑动。
[0013]进一步,上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管、移动杆和弹性件,上述固定管竖直固定在对应的上述接线通道的内部顶壁上,其下端敞口,上述移动杆竖直设置,其上端伸入对应的上述固定管的下端敞口中,上述移动杆的上端通过上述弹性件与上述固定管内部顶壁连接。
[0014]进一步,上述接线座壳体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的固定板,上述遮挡结构可上下滑动的安装于两个上述固定板之间。
[0015]进一步,上述遮挡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竖直设置的遮挡板和多个与前侧的上述插线孔一一对应的遮孔板,上述遮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上述固定板上下滑动连接,上述遮挡板上设有多个与前侧的上述插线孔一一对应的缺口,且上述缺口贯通上述遮挡板的下端边缘,多个上述遮孔板分别活动安装于上述遮挡板前侧对应每个上述缺口上方的位置,并可移动打开或遮挡住对应的上述缺口,上述遮挡板可在外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打开前侧的上述插线孔,并通过定位组件与两个上述固定板固定住,或向下移动至遮挡住前侧的上述插线孔。
[0016]进一步,上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滑块,两个上述固定板上对应前侧的上述插线孔上沿的位置分别设有左右贯穿其的限位孔,两个上述限位滑块分别一一对应的水平穿过两个上述固定板上的限位孔,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左右移动,以支撑住上述遮挡板左右两端下沿,或避让开上述遮挡板。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解决接触不良和误操作下触碰到插线孔内部而发生触电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中插线孔的结构放大后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沿前后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中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中遮挡板与固定板配合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接线座壳体;2、遮挡结构;11、固定块;12、插线孔;13、束线组件;14、接线通道;17、固定板;21、遮挡板;22、遮孔板;31、限位滑块;111、压板滑槽;131、束线板;151、第一螺纹杆;152、第二螺纹杆;153、挤压板;161、底板;162、压板;163、弹性连接件;1511、第一把
手;1521、第二把手;1621、压板滑块;1631、固定管;1632、移动杆;163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包括接线座壳体1,上述接线座壳体1沿左右方向设置,其内部的中间区域沿左右方向设有隔断其前后两侧的固定块11,上述接线座壳体1的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插线孔12,上述插线孔12中设有用于穿线并可扩大或收缩以固定不同尺寸线缆的束线组件13,上述接线座壳体1中位于上述固定块11前后两侧的区域分别设有与上述插线孔12一一对应的接线通道14,上述接线通道14内设有用于与经上述插线孔12伸入其内部的至少两根电线接触并导通的导电组件,上述接线座壳体1前侧对应上述插线孔12前方的位置可上下滑动的设有遮挡结构2,上述遮挡结构2用于遮挡或打开上述接线座壳体1的前侧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座壳体(1),所述接线座壳体(1)沿左右方向设置,其内部的中间区域沿左右方向设有隔断其前后两侧的固定块(11),所述接线座壳体(1)的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插线孔(12),所述插线孔(12)中设有用于穿线并可扩大或收缩以固定不同尺寸线缆的束线组件(13),所述接线座壳体(1)中位于所述固定块(11)前后两侧的区域分别设有与所述插线孔(12)一一对应的接线通道(14),所述接线通道(14)内设有用于与经所述插线孔(12)伸入其内部的至少两根电线接触并导通的导电组件,所述接线座壳体(1)前侧对应所述插线孔(12)前方的位置可上下滑动的设有遮挡结构(2),所述遮挡结构(2)用于遮挡或打开所述接线座壳体(1)的前侧以及位于前侧的所述插线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组件(13)均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插线孔(12)中的圆弧形的束线板(131),两个所述束线板(131)的开口相对靠近,二者之间的区域构成穿线区,所述插线孔(12)的上、下孔壁上均竖向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1),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51)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束线板(131)弧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插线孔(12)的左、右孔壁上对应两个所述束线板(131)靠拢区域的位置均横向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52),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5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沿前后方向竖向设置的挤压板(153),所述挤压板(153)用于挤压两个所述束线板(131)对应的端部,以使两个所述束线板(131)形变,从而改变所述穿线区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5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把手(1511),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15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二把手(15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束线板(131)的弧顶外表面均嵌装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151)适配的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51)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轴承装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电子实验多用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的底板(161)、导电的压板(162)和弹性连接件(163),所述底板(161)设置于所述接线通道(14)内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映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