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571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腐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包括水性硅酸盐溶液、水性石墨烯浆料;所述乙组分包括锌粉、填料以及有机改性磷酸锌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的制备工艺简便,具有低密度性、施工过程中无需持续搅拌,不易堵喷枪,有效解决水性车间底漆施工不便等问题,同时相较于市售水性车间底漆成本更低,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腐涂料
,特别涉及一种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间底漆是钢材(板材或型材)经抛丸预处理除锈后,采用的一种临时防锈底漆。目前,船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大型钢铁构件,普遍采用无机硅酸锌涂料作为预处理车间底漆。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水性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目前市售水性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由于含有大量的锌粉、磷铁粉等高密度材料,导致涂料密度较高,产品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沉降,施工过程中需持续搅拌,采用大功率泵进行抽取涂料,并易堵塞喷枪,不便于流水线施工。同时,产品体积固含较低,每升单位成本偏高。
[0003]史优良等,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无机车间底漆,其公开号为CN104987758 A,公开日为2015年10月21日,该水性无机车间底漆使得VOC 排放量降至6%以下,确保防锈性能,但锌粉添加量较高,不利于施工及成本控制。
[0004]谢静等,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车间底漆组合物及防锈钢材,其公开号为 CN 105860619 A,其公开日为2016年8月17日,通过将含有云母氧化铁与锌的锌混合物作为水性车间底漆组合物的组分,可以有效地强化漆膜性能,改善防腐性和焊接性。其中,云母氧化铁的加入可以提高涂膜硬度、冲击强度、抗刮性和热稳定性;且在锌混合物中,锌能够供足够的防腐性,且减少焊接中的孔洞,缓解焊接后涂层中的多孔问题,进而保证了涂层的持久防腐性能和耐切割焊接性能。但云母氧化铁为高密度填料,没有降低涂料体系密度,不便于施工。
[0005]王秀玲等,专利技术了一种高耐腐蚀的水性车间底漆,其公开号为CN104927410 A,其公开日为2015年9月23日,该水性车间底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候性和极强的防腐蚀、防锈性能,并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涂料体系中锌粉等高密度填料占比较高,涂料密度无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现有的车间底漆涂料密度较高不利于施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
[0007]所述甲组分包括水性硅酸盐溶液、水性石墨烯浆料;
[0008]所述乙组分包括锌粉、填料以及有机改性磷酸锌盐。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其甲组分原料以质量份数计如下所述:
[0010]水性硅酸盐溶液
ꢀꢀꢀꢀꢀꢀꢀꢀꢀꢀꢀꢀꢀꢀꢀꢀꢀꢀꢀꢀꢀ
55~80份
[0011]水性石墨烯浆料
ꢀꢀꢀꢀꢀꢀꢀꢀꢀꢀꢀꢀꢀꢀꢀꢀꢀꢀꢀꢀꢀ
20~45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其乙组分原料以质量份数计如下所述:
[0013]锌粉
ꢀꢀꢀꢀꢀꢀꢀꢀꢀꢀꢀꢀꢀꢀꢀꢀꢀꢀꢀꢀꢀꢀꢀꢀꢀꢀꢀꢀꢀꢀꢀ
15~25份
[0014]填料
ꢀꢀꢀꢀꢀꢀꢀꢀꢀꢀꢀꢀꢀꢀꢀꢀꢀꢀꢀꢀꢀꢀꢀꢀꢀꢀꢀꢀꢀꢀꢀ
60~80份
[0015]有机改性磷酸锌盐
ꢀꢀꢀꢀꢀꢀꢀꢀꢀꢀꢀꢀꢀꢀꢀꢀꢀꢀꢀ
3~20份。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水性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钾、硅酸锂、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溶液,所述水性硅酸盐溶液模数不低于5。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水性石墨烯浆料中:石墨烯的片径尺寸为2~15μm,石墨烯的层数在10层以下,石墨烯的质量固含在8%以下。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锌粉为球状锌粉,其细度在800目以下。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填料为云母氧化铁、滑石粉、硅灰石粉、磷铁粉、重晶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甲组分与乙组分的质量比为(1~3): (0.5~2)。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将水性硅酸盐溶液、水性石墨烯浆料混合以获得甲组分;
[0023]将锌粉、填料和有机改性磷酸锌盐混合以获得乙组分;
[0024]将甲组分和乙组分进行混合,制得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水性硅酸盐溶液与水性石墨烯浆料的混合方式为搅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500~800rpm。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带锈涂装的厚浆环氧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
[0027]为降低涂料产品密度,配方中采用低密度、低吸油值的填料进行组合,提高锌粉利用率,增强涂层屏蔽性。
[0028]采用石墨烯替代部分锌粉,减少锌粉等高密度粉料使用量,并对锌粉进行高效利用。普通车间底漆中,锌粉主要以牺牲锌对金属基体进行阴极保护,其腐蚀产物阻塞涂层孔隙阻碍腐蚀性介质和铁腐蚀产物扩散,但随着铁的腐蚀程度扩大,涂层失效。掺杂了石墨烯之后,在阴极保护阶段之前出现了短时间的屏蔽和活化阶段。由于石墨烯减缓了腐蚀性介质的渗入,锌的活化速率被减慢,这体现出其屏蔽作用,延长了屏蔽保护阶段的时间。在阴极保护方面,降低了电子在锌颗粒间传导的阻力,增强了锌颗粒之间导电通路,增大了锌对钢基体的阴极保护电流,使阴极保护阶段的持续时间得到了延长,提升了石墨烯涂层中锌颗粒的利用率。此外,靠近钢基体的内层锌颗粒的腐蚀速率大于离钢基体较远的外层锌颗粒,内层锌的腐蚀产物会形成绝缘的氧化锌层,从而阻碍了外层锌对钢基体进一步的阴极保护。而石墨烯在氧化锌层中的分布,使外层锌以石墨烯为导电通道与钢基体继续形成电偶作用,产生阴极保护,使锌被腐蚀产物包覆后仍能继续起到阴极保护作用。
[0029]提高耐腐蚀性。由于漆膜中锌粉含量的大幅降低,在保证耐腐蚀性能的同时,引入有机改性磷酸锌盐。经改性后的磷酸锌盐使粉体具备鳌合作用,增强基材附着力,其有机改性部分对基材还起到缓蚀作用。该防锈颜料粒径小、密度低,分散性佳。与填料进行协同防锈作用,大幅提升漆膜耐腐蚀性。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解决施工不便及成本偏高等问题。其涂料混合密度低于1.9g/cm3,大幅提升施工便利性,防腐性能优异,减少切割焊接产生的锌雾和焊缝气孔,同时降低成本。
[003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包括水性硅酸盐溶液、水性石墨烯浆料;所述乙组分包括锌粉、填料以及有机改性磷酸锌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其特征在于,其甲组分原料以质量份数计如下所述:水性硅酸盐溶液
ꢀꢀꢀꢀꢀꢀꢀꢀꢀꢀꢀꢀꢀꢀꢀꢀꢀꢀꢀꢀꢀꢀꢀ
55~80份水性石墨烯浆料
ꢀꢀꢀꢀꢀꢀꢀꢀꢀꢀꢀꢀꢀꢀꢀꢀꢀꢀꢀꢀꢀꢀꢀ
20~4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其特征在于,其乙组分原料以质量份数计如下所述:锌粉
ꢀꢀꢀꢀꢀꢀꢀꢀꢀꢀꢀꢀꢀꢀꢀꢀꢀꢀꢀꢀꢀꢀꢀꢀꢀꢀꢀꢀꢀꢀꢀꢀꢀ
15~25份填料
ꢀꢀꢀꢀꢀꢀꢀꢀꢀꢀꢀꢀꢀꢀꢀꢀꢀꢀꢀꢀꢀꢀꢀꢀꢀꢀꢀꢀꢀꢀꢀꢀꢀ
60~80份有机改性磷酸锌盐
ꢀꢀꢀꢀꢀꢀꢀꢀꢀꢀꢀꢀꢀꢀꢀꢀꢀꢀꢀꢀꢀ
3~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密度水性车间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钾、硅酸锂、硅酸钠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伯苏雅丽杨名亮宋志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