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68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定位夹持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包括主体、凹槽和夹持机构,主体的顶部中间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镶嵌连接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定位片设置轴套,减速电机设置驱动丝杆、限位片,使减速电机能够通过内部电力带动驱动丝杆进行左右横移,当驱动丝杆进行左右横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上端的夹持机构进行横移,从而使得夹持机构的夹持角度能够扩大或缩小,使得装置能根据机身长度大小灵活调整装置的夹持角度,进而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对机身进行测量后再进行后续的夹持工作,从中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而且有效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有利于实际使用。有利于实际使用。有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精定位夹持机构
,具体为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飞机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0003]但是现有的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全方位包裹机身,从而当装置在对机身进行夹持固定时容易出现夹持点受力不够均匀,进而导致后续机身容易从夹持机构内脱离,不仅需要后期重新进行定位夹持而且可能造成机身出现破损,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不能根据机身长度大小灵活调整装置的夹持角度,从而造成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对机身进行测量后再进行后续的夹持工作,从中不仅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而且造成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不足,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全方位包裹机身,从而当装置在对机身进行夹持固定时容易出现夹持点受力不够均匀,进而导致后续机身容易从夹持机构内脱离,不仅需要后期重新进行定位夹持而且可能造成机身出现破损,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不能根据机身长度大小灵活调整装置的夹持角度,从而造成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对机身进行测量后再进行后续的夹持工作,从中不仅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而且造成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不足,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包括主体、凹槽和夹持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镶嵌连接有夹持机构;
[0007]所述主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持片,所述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壳,所述夹持机构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卡块,所述夹持机构的横切面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安装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安装卡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垂直状衔接的主固定片和辅助固定片,且夹持机构的左右两侧下端均设有呈凹陷状的滑动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夹持机构的宽度呈相互吻合状。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套管的一侧均设有呈嵌入状与滑动槽衔接的卡槽,且支撑套管与安装卡块衔接处设有4个固定螺丝,所述支撑套管的顶部设有贯通状且大小与夹持片吻合的衔接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片的中心处设有空心状的圆柱体
轴套,所述减速电机的一侧设有与轴套衔接的驱动丝杆,且驱动丝杆的后端固定有限位片,并且驱动丝杆与夹持机构呈串联状。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片的一侧均设有2个呈贯通状的圆形安装孔,且夹持片之间呈同一水平线的左右对称状,所述夹持片的横切面呈L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壳的表面呈透明状,且密封壳整体呈包覆状与主体衔接,所述支撑套管的底部均呈垂直状与主体底部衔接。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能够全方位包裹机身,从而有效避免装置在对机身进行夹持固定时容易出现夹持点受力不够均匀的情况,进而避免导致后续机身从夹持机构内脱离,不仅不需要后期重新进行定位夹持而且避免造成机身出现破损,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能根据机身长度大小灵活调整装置的夹持角度,从而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对机身进行测量后再进行后续的夹持工作,从中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而且有效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4]1、通过夹持机构设置主固定片、辅助固定片和滑动槽,使夹持机构能够通过主固定片以及辅助固定片将机头与机尾进行固定,并配合主体两侧的夹持片对机身进行夹持,使得装置能够全方位包裹机身,从而有效避免装置在对机身进行夹持固定时容易出现夹持点受力不够均匀的情况,进而避免导致后续机身从夹持机构内脱离,不仅不需要后期重新进行定位夹持而且避免造成机身出现破损,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5]2、通过定位片设置轴套,减速电机设置驱动丝杆、限位片,使减速电机能够通过内部电力带动驱动丝杆进行左右横移,当驱动丝杆进行左右横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上端的夹持机构进行横移,从而使得夹持机构的夹持角度能够扩大或缩小,使得装置能根据机身长度大小灵活调整装置的夹持角度,进而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对机身进行测量后再进行后续的夹持工作,从中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而且有效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有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主体;2、凹槽;3、夹持机构;301、主固定片;302、辅助固定片;303、滑动槽;4、夹持片;401、安装孔;5、密封壳;6、安装卡块;7、定位片;701、轴套;8、减速电机;801、驱动丝杆;802、限位片;9、支撑套管;901、固定螺丝;902、衔接槽;90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包括主体1、凹槽2和夹持机构3,主体1的顶部中间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镶嵌连接有夹持机构3;
[0023]主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持片4,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壳5,夹持机构3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卡块6,夹持机构3的横切面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片7,安装卡块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8,安装卡块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管9。
[0024]其中,夹持机构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垂直状衔接的主固定片301和辅助固定片302,且夹持机构3的左右两侧下端均设有呈凹陷状的滑动槽303,凹槽2的宽度与夹持机构3的宽度呈相互吻合状;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夹持机构3能够通过主固定片301以及辅助固定片302将机头与机尾进行固定,并配合主体1两侧的夹持片4对机身进行夹持,使得装置能够全方位包裹机身,从而有效避免装置在对机身进行夹持固定时容易出现夹持点受力不够均匀的情况,进而避免导致后续机身从夹持机构3内脱离,不仅不需要后期重新进行定位夹持而且避免造成机身出现破损,有利于实际使用。
[0026]其中,支撑套管9的一侧均设有呈嵌入状与滑动槽303衔接的卡槽903,且支撑套管9与安装卡块6衔接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包括主体(1)、凹槽(2)和夹持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中间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镶嵌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主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夹持片(4),所述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壳(5),所述夹持机构(3)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卡块(6),所述夹持机构(3)的横切面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片(7),所述安装卡块(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8),所述安装卡块(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垂直状衔接的主固定片(301)和辅助固定片(302),且夹持机构(3)的左右两侧下端均设有呈凹陷状的滑动槽(303),所述凹槽(2)的宽度与夹持机构(3)的宽度呈相互吻合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精定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管(9)的一侧均设有呈嵌入状与滑动槽(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天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众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