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PEMFC)电池由于具有效率高、无污染、重量轻等优点被称为终极绿色能源。随着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各类应用场景如乘用车、商用车、重卡等对燃料电池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降低燃料电池的性能损失,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迫在眉睫。
[0003]在相关技术中,从原理可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损失分为三部分:活化极化损失、欧姆极化损失、浓差极化损失。其中低电流密度下燃料电池损失主要表现为活化极化,中等电流密度条件下表现为欧姆极化损失,而在高电流密度状况下,燃料电池损失的损失主要由浓差极化带来,此时催化层内反应物浓度的损耗和生成物的聚积,恶劣的质量传输将导致严重的燃料电池性能损耗。因此急需燃料电池流场结构中质量传输的精心优化,强化PEMFC在电流密度下的传质能力,提升燃料电池的净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层叠布置的阳极板(1)和阴极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1)的正面设有氢气流场(10),所述阴极板(2)的正面设有空气流场(20),所述阳极板(1)的背面和所述阴极板(2)的背面之间设有冷却液流场(30),其中,所述氢气流场(10)、所述空气流场(20)、以及所述冷却液流场(30)分别至少包括:位于进口端的第一点状流道区(11,21,31)和与所述第一点状流道区(11,21,31)相连通的蜿蜒流道区(12,22,32),所述氢气流场(10)和所述空气流场(20)的流动方向相向设置并且与所述冷却液流场(30)的流动方向互成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流场(10)的氢气进口(14)和氢气出口(15)、所述空气流场(20)的空气进口(24)和空气出口(25)分别位于相应的极板的两端,且错开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流场(10)、所述空气流场(20)、以及所述冷却液流场(30)分别还包括位于出口端的第二点状流道区(13,23,33),所述第二点状流道区(13,23,33)通过所述蜿蜒流道区(12,22,32)与所述第一点状流道区(11,21,3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场(30)的进口端设置有多个冷却液进口(34),所述冷却液流场(30)的出口端设置有多个冷却液出口(35),所述冷却液流场(30)的第一点状流道区(31)和第二点状流道区(33)分别具有多个伸入蜿蜒流道区(32)的重叠区域(36),多个所述重叠区域(36)分别靠近所述冷却液进口(34)和所述冷却液出口(35)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状流道区(11,21,31)和所述第二点状流道区(13,23,33)分别构造为形成于相应的极板上的多排圆柱状凸起(4),相邻每排的多个圆柱状凸起(4)交错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辉,汪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