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86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该扑翼飞行器由机身、齿轮传动系统、空间五杆机构、两侧机翼和尾翼机构所组成。直流电机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经过减速增矩的力再输入到空间五杆机构依次带动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和连杆四,然后由于空间五杆机构中柔性球副的作用,两侧机翼做有规律的8字型运动;空间五杆机构中的连杆四又作为摇杆带动机翼连杆一,从而实现折翼运动;尾翼由两个步进电机驱动,从而实现该扑翼飞行器的俯仰和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整体质量轻、驱动原动件少、能都实现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为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新型微型飞行器,它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高效率性,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扑翼飞行器只需用一个特殊路径的扑动就能产生飞行所需的推力和升力,因此气动特性比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高出很多。扑翼飞行器依靠尾巴或者翅翼调整机身的重心从而达到转向和升降,相比较固定翼和旋翼的方式更迅速。然而,扑翼飞行器的发展较为晚,此前大多数都是以大自然中的鸟类作为参考,但是目前为止,鸟类的气动特性还不是很明确。扑翼飞行器在非定常低雷洛数环境中飞行,这极大地造成了研究的难度。结构上面,扑翼飞行器在满足设计和安装要求下,要尽可能紧凑、有效,这也是目前的挑战之一。专利(CN201821642577.2)采用带传动作为主力矩传输方式,由于带传动传动比不准确,在扑翼飞行器扑动中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且效率不高。专利(CN201910815338.5)的齿轮布置导致机身迎风面积增大,风阻也同时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通过完整仿照鸟类的飞行行为,实现扑





折四运动耦合,极大地提高扑翼飞行器的推力和升力效率,并由尾翼机构控制扑翼飞行器的俯仰和转向;能通过一些危险区域、封闭空间、救灾现场等环境较为复杂,甚至旋翼无人机也难以完成任务的地方;明具有刚柔耦合、整体质量轻的结构特点;扑





折四运动耦合提高了扑翼飞行器效率的运动特点;与大中型鸟类翅翼飞行模式较接近的仿生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包括机身、两侧机翼机构、空间五杆机构、齿轮传动系统、尾翼机构组成,所述机身包括机身机架、增加机身结构强度的前支撑圆框和后支撑圆框。
[0005]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直流电机、直齿轮一、直齿轮二、锥齿轮一、锥齿轮二、齿轮轴一和齿轮轴二,所述直流电机以与机身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机身机架上,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一侧安装所述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固定在所述齿轮轴一,所述直齿轮一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齿轮轴一上,所述直齿轮一与所述直齿轮二齿合,所述直齿轮二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齿轮轴二上,所述齿轮轴二通过所述机身机架上的轴孔进行铰接。上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将力矩传输方向改变,再由直齿轮一和直齿轮二进一步将力矩输出到空间五杆机构上,其中锥齿轮二和直齿轮一通过过盈配合在齿轮轴一上,直齿轮二固定在齿轮轴二上。
[0006]优选的,所述空间五杆机构包括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连杆四、柔性球副,所述连杆一的一端和所述齿轮轴二固连,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二的一端在一个平行
方向铰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三的一端在一个垂直方向铰接,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所述连杆三和所述连杆四形成空间机构,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再与所述连杆四的中部段位置在一个平行方向铰接,所述连杆四的根部端与柔性球副的一端固连,所述柔性球副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身机架上。
[0007]优选的,所述两侧机翼机构包括机翼连杆一、机翼连杆二、机翼连杆三和翼面支撑杆,所述机翼连杆一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间机构的所述连杆四上,所述机翼连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机翼连杆二铰接,所述机翼连杆二与所述机翼连杆三的一端铰接,所述机翼连杆三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空间机构的所述连杆三的中部段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尾翼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尾翼连杆一、尾翼连杆二、步进电机支架和尾翼,所述步进电机一固定在所述机身机架的中后方位置,所述步进电机二固定在所述步进电机支架上,所述步进电机支架铰接在所述机身机架的尾部,所述步进电机二与尾翼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机身整体呈流线型结构,且所述前支撑圆框的面积小于所述后支撑圆框的面积。
[0010]优选的,各个齿轮的位置应呈减速传动方向去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机翼连杆二的一端有一分支,且分支与所述机翼连杆三铰接。
[0012]优选的,所述尾翼为包覆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使用了齿轮传动作为动力传输方式,传动比稳定,且布置方式有利于重心中置和减少机身迎风面积。
[0015]2.本技术使用空间五杆机构将动力传输给机翼机构,能够实现8字型运动的同时,减少原动件数和整体质量,相比较其他能实现8字型运动的机构,本技术构件数因为使用空间机构而大量减少。
[0016]3.本技术使用柔性球副比刚性球副更具有高效性,在扑翼飞行器运行过程中,机翼反复快速转动使传统刚性球面副有较大的摩擦,而柔性球副则没有摩擦,并利用回弹力使机翼回程更加迅速。
[0017]4.本技术具有刚柔耦合、整体质量轻的结构特点;扑





折四运动耦合提高了扑翼飞行器效率的运动特点;与大中型鸟类翅翼飞行模式较接近的仿生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的机身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的空间五杆机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的机翼机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的尾翼机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机身,2

机翼机构,3

尾翼机构,101

机身机架,102

前支撑圆框,103

后支撑圆框,104

直流电机,105

锥齿轮一,106

锥齿轮二,107

齿轮轴一,108

直齿轮一,109

直齿轮二,110

齿轮轴二,111

连杆一,112

销轴一,113

连杆二,114

销轴二,115

连杆三,116

销轴三,117

连杆四,118

柔性球副,201

机翼连杆一,202

销轴四,203

机翼连
[0030]代入该空间机构数值得:
[0031]F=6
×4‑5×4‑3×
1=1
[0032]故自由度为一,减少了总体的原动件数。
[0033]在本实施例中:机翼连杆一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两侧机翼机构(2)、空间五杆机构、齿轮传动系统、尾翼机构(3)组成,所述机身(1)包括机身机架(101)、增加机身(1)结构强度的前支撑圆框(102)和后支撑圆框(1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直流电机(104)、直齿轮一(108)、直齿轮二(109)、锥齿轮一(105)、锥齿轮二(106)、齿轮轴一(107)和齿轮轴二(110),所述直流电机(104)以与机身(1)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机身机架(101)上,所述直流电机(1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锥齿轮一(105),所述锥齿轮一(105)的一侧安装所述锥齿轮二(106),所述锥齿轮二(106)固定在所述齿轮轴一(107),所述直齿轮一(108)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齿轮轴一(107)上,所述直齿轮一(108)与所述直齿轮二(109)齿合,所述直齿轮二(109)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齿轮轴二(110)上,所述齿轮轴二(110)通过所述机身机架(101)上的轴孔进行铰接,上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将力矩传输方向改变,再由直齿轮一和直齿轮二进一步将力矩输出到空间五杆机构上,其中锥齿轮二和直齿轮一通过过盈配合在齿轮轴一上,直齿轮二固定在齿轮轴二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柔耦合的空间五杆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五杆机构包括连杆一(111)、连杆二(113)、连杆三(115)、连杆四(117)、柔性球副(118),所述连杆一(111)的一端和齿轮轴二(110)固连,所述连杆一(11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二(113)的一端在一个平行方向铰接,所述连杆二(11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三(115)的一端在一个垂直方向铰接,所述连杆一(111)、所述连杆二(113)、所述连杆三(115)和所述连杆四(117)形成空间机构,所述连杆三(115)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宇王强金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