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79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塑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P树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卤素吸收剂以及增韧改性剂,并且各成分按照重量比分别为:PP树脂为95~100份、抗静电剂为9~11份、紫外线吸收剂为7~9份、阻燃剂为6~9份、卤素吸收剂为0.75~1.25份以及增韧改性剂3~3.5份,包括以下步骤:S1,将PP树脂送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4.5h~5h,得到干燥后的PP树脂,将干燥好的PP树脂送入加热箱中,烘烤5.5h~6h后,取出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有效解决目前然市场上的一些PP抗静电产品只是通过在产品表面喷上一层抗静电涂层来达到抗静电性,抗静电效果较差的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塑料
,具体为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P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耐寒性能、流动性好及化学介质稳定性能,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 PP树脂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电、建筑、汽车、办公用品等行业,但PP的抗静电性较差,如果可以提高PP的抗静电性,将会进一步开拓PP树脂在汽车、办公机器、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0003]目前然市场上的一些PP抗静电产品只是通过在产品表面喷上一层抗静电涂层来达到抗静电性,抗静电效果较差。
[000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P树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卤素吸收剂以及增韧改性剂,并且各成分按照重量比分别为:PP树脂为95~100份、抗静电剂为9~11份、紫外线吸收剂为7~9份、阻燃剂为6~9份、卤素吸收剂为0.75~1.25份以及增韧改性剂3~3.5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PP树脂送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4.5h~5h,得到干燥后的PP树脂,将干燥好的PP树脂送入加热箱中,烘烤5.5h~6h后,取出备用;
[0010]S2,将经过烘烤的PP树脂和其余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造粒,挤出样条冷却后切粒得到改性材料颗粒;
[0011]S3,将生产出的改性材料颗粒再送入加热炉中加热烘烤2.5h,制得所述抗静电PP改性材料。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抗静电剂由炭黑、碳纤维以及中碱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1∶1∶2混合制成,所述阻燃剂由三氧化二锑和硼酸锌按照质量比1.55~1.75:1混合制成,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苯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卤素吸收剂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以及水合滑石粉按照质量比1∶1∶2混合制成,所述增韧改性机为辛烯单体含量在 35%~38%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1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85℃~90℃,所述 S1中烘烤加热的温度为95℃~98℃。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2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具体工艺参数为:一区温度140℃~165℃,二区温度192℃~197℃,三区温度192℃~197℃,四区温度202℃~210℃,五区温度202℃~210℃,六区温度202℃~210℃,七区温度192℃~197℃,八区温度192℃~197℃,九区温度192℃~197℃,模头温度215℃~220℃,压力18.5MPa~19MPa,螺杆转速360R/min~ 380R/min,停留时间5min~10min。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2中混合处理的温度为155℃~160℃,混合处理的时长为10min~15min。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3中加热烘烤的温度为95℃~98℃。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1中的PP树脂为密度在0.95g/cm3~0.96g/cm3、熔点在175℃~178℃的共聚聚丙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炭黑的粒径为53nm~55nm、碳纤维和中碱玻璃纤维的单丝直径为40nm~48nm。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在PP材料制造过程中添加由炭黑、碳纤维以及中碱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抗静电剂,炭黑、碳纤维能够使得改性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达到5~8个数量级,同时中碱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在PP 树脂内部形成导电通路,故在提高PP材料强度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PP材料的抗静电能力,通过炭黑、碳纤维以及中碱玻璃纤维相互协同作用下,极大地提高了制造出的PP材料的抗静电性。
[002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在PP材料制造过程中添加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以及水合滑石粉制成的卤素吸收剂,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以及水合滑石粉能够中和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各组分中残留的卤素,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腐蚀设备,可大大延长加工设备的使用年限。
[0023]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在PP材料制造过程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外界的紫外线,能够提高PP材料的抗老化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9]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P树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卤素吸收剂以及增韧改性剂,并且各成分按照重量比分别为:PP树脂为95~100份、抗静电剂为9~11份、紫外线吸收剂为7~9份、阻燃剂为6~9份、卤素吸收剂为0.75~1.25份以及增韧改性剂3~3.5份。
[0030]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将PP树脂送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4.5h~5h,得到干燥后的 PP树脂,将干燥好的PP树脂送入加热箱中,烘烤5.5h~6h后,取出备用;
[0032]S2,将经过烘烤的PP树脂和其余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造粒,挤出样条冷却后切粒得到改性材料颗粒;
[0033]S3,将生产出的改性材料颗粒再送入加热炉中加热烘烤2.5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PP树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卤素吸收剂以及增韧改性剂,并且各成分按照重量比分别为:PP树脂为95~100份、抗静电剂为9~11份、紫外线吸收剂为7~9份、阻燃剂为6~9份、卤素吸收剂为0.75~1.25份以及增韧改性剂3~3.5份。2.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PP树脂送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4.5h~5h,得到干燥后的PP树脂,将干燥好的PP树脂送入加热箱中,烘烤5.5h~6h后,取出备用;S2,将经过烘烤的PP树脂和其余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造粒,挤出样条冷却后切粒得到改性材料颗粒;S3,将生产出的改性材料颗粒再送入加热炉中加热烘烤2.5h,制得所述抗静电PP改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由炭黑、碳纤维以及中碱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1∶1∶2混合制成,所述阻燃剂由三氧化二锑和硼酸锌按照质量比1.55~1.75:1混合制成,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苯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P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吸收剂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以及水合滑石粉按照质量比1∶1∶2混合制成,所述增韧改性机为辛烯单体含量在35%~38%的乙烯-辛烯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