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工程中,特别是修路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对地面进行压实,冲击夯就是一种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其能够单人直接进行操作,降低需求,能够满足快速施工使用;但是现有技术背景下的冲击夯,在进行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1、不能够充分进行减震,长时间使用时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手臂酸麻损伤,且不便于进行提拉移动;2、不能够对冲击夯的冲击振幅进行调节,不便于适应不同地质使用;3、不利于保证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不便于进行拆装检修,不利于长期使用;4、不能够对冲击部件进行更换,不能够调节冲击部件的角度,不利于保证适应不同工作面,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冲击夯不能够充分进行减震,长时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包括伺服电机(1)、主壳(12)、防护套(20)和冲击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杆(2),且把杆(2)的顶端连接有把套(3),所述伺服电机(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壳(5),且连接壳(5)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板(6),并且固定板(6)的顶端连接有提杆(7),所述连接壳(5)的输出端连接有位于连接壳(5)的内部的转盘(8),且转盘(8)的内部开设有锁定孔(9),所述转盘(8)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块(10),且限位块(10)的外侧连接有拉杆(11);所述主壳(12)一体化设置在连接壳(5)的下方,且主壳(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底端中部安装有下伸杆(14),且下伸杆(14)的中部外侧设置有活动块(18),所述主壳(12)的下方连接有底壳(15),且底壳(15)包括贴合外壳(1501)、贴合内壳(1502)和底板(1503),所述贴合外壳(1501)、贴合内壳(1502)和底板(150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贴合外壳(1501)设置在贴合内壳(1502)的外侧,并且贴合外壳(1501)和贴合内壳(1502)的底端均固定在底板(1503)的上方,所述贴合内壳(1502)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一弹簧(16),且第一弹簧(16)的上方设置有位于贴合内壳(1502)的内侧上方的第二弹簧(17);所述防护套(20)安装在贴合外壳(1501)的顶端,且防护套(20)的上方设置有螺栓固定在连接壳(5)的顶端外侧的盖板(21),所述底板(1503)的下方设置有冲击板(22),且冲击板(22)的表面安装有定位板(23),所述定位板(23)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24),且连接杆(24)的内部开设有插孔(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3)通过缓冲垫(4)与把杆(2)的顶端之间充盈连接,且把杆(2)呈倾斜设置,并且缓冲垫(4)呈弹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8)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4组锁定孔(9),且锁定孔(9)包括盲孔(901)和锁死孔(902),4组盲孔(901)的圆心轴距离转盘(8)的圆心轴的圆心距均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工作部件的修路用冲击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901)和锁死孔(9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若杨,潘有竹,单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鼎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