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表辅助端子压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表辅助端子压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电能表的发展,智能电能表的需求量是日益增长,从而导致智能电能表的质量问题,给电力用户与供电公司带来不少的麻烦,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电能表的质量,一般智能电能表企业在制作电能表时,电路板与辅助端子之间采用硬连接,也就是在辅助端子一端铆压一根导针,电路板与辅助端子装配时导 针从设计好的电路板上的通孔伸出,然后与焊盘焊接到一起,一般智能电能表辅助端子数量比较多;目前,在辅助端子的导针铆压时一般是人工操作,采用治具工装铆压加工,需要手动将导针穿入通孔中,这样人力成本高,且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差、产品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在于,通过自动化设备自动完成导针与辅助端子的压接,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4]一种智能电表辅助端子压接设备,包括:装配板、电表传输机构、压接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表辅助端子压接设备,包括:装配板(1)、电表传输机构(2)、压接装置(3)、导针安装部(4)、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1)截面为“凹”字形,所述装配板(1)相对垂直壁面用于安装电表传输机构(2),所述装配板(1)的底面用于安装压接装置(3);所述电表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皮带(21)、齿轮(22)、传动轮(23)、联动皮带(24),所述传输皮带(21)数量有两条,两条所述传输皮带(21)通过四个轴一(212)设置成“回”字形,两条所述传输皮带(21)之间有一定间距,所述传输皮带(21)外壁面上开设有多个凹槽(211),多个所述凹槽(211)间隔排列,两条所述传输皮带(21)的凹槽(211)相互对齐;所述齿轮(22)设置在压接装置(3)上,所述传动轮(23)数量为两个,一个传动轮(23)同轴固定在齿轮(22)上,另一传动轮(23)同轴固定一个轴一(212)的延伸端,所述传动轮(23)的展开长度与凹槽(211)长度相同,所述联动皮带(24)两端分别嵌套两个所述传动轮(23);所述压接装置(3)设置在两个所述传输皮带(21)之间,且位于两个所述传输皮带(21)中部,所述压接装置(3)包括:安装板(31)、传动皮带(32)、限位板(33)、压接部(34),所述安装板(31)垂直固定在装配板(1)的底面,所述安装板(31)下端深度大于传输皮带(21),所述传动皮带(32)内壁一侧设置有槽(321),传动皮带(32)的槽(321)嵌套有四个轴二(322),四个所述轴二(322)的一端把传动皮带(32)设置成“回”字形,四个所述轴二(322)的另一端轴连安装板(31),所述传动皮带(32)的外壁面设置有突出的齿(323),所述齿(323)的长度与凹槽(211)相同,所述限位板(33)垂直固定在装配板(1)的底面,所述限位板(33)与安装板(31)相对设置,且之间有一定间距,其中限位板(33)与安装板(31)相对壁面设置有回形凹槽(331),所述回形凹槽(331)与传动皮带(32)相对,且回形凹槽(331)的宽度与高度与传动皮带(32)相同,所述压接部(34)设置在安装板(31)与限位板(33)之间,所述电机(5)连接轴二(322);所述齿轮(22)轴连在安装板(31)上,位于传动皮带(32)沿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垂直皮带的外侧;所述导针安装部(4)数量为多个,所述导针安装部(4)包括:装载块(41)、滑块(44)、弹片(45),所述装载块(41)内部位中空状,且装载块(41)一侧垂直壁面为开放式,所述装载块(41)沿顶面边缘开设有多个半圆形贯通口,多个所述半圆形贯通口间隔排列,多个所述半圆形贯通口用于垂直插入导针(7),多个所述半圆形贯通口一侧分别连接有弹片(45),所述弹片(45)为“L”形或“C”形,其目的为把插入多个所述半圆形贯通口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菲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