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力物联网测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36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电力物联网测量传感器,其包括:测量电阻一、外屏蔽罩、调节旋转板、测量电阻二、内屏蔽罩、调节滚珠丝杆、等电位连接环、封闭板、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电池,所述测量电阻一为螺旋状电阻,材料可优选不锈钢,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可通过控制接入电路的长度进行控制电阻的大小,也可进行压缩,外屏蔽罩为空心的圆筒状,且外屏蔽罩整个呈网格状,内部设置有测量电阻一,测量电阻一水平设置在外屏蔽罩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滚珠丝杆进行调节电阻的的阻值大小,并且在其中的电阻发生损坏时,可切换至另外的备用电阻上,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力物联网测量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测量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力物联网测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当前,用于高压线路进行电晕电流测量的测量装置重量很大,无法实现便携测量。用于电晕电流测量的特高压当地端测量装置重量达120kg,当室外测量时,该装置可以在吊车的帮助下安装于试验线路中。可是在室内电磁测量室内进行试验线路的电晕电流测量时,吊车无法进入,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测量装置安装于试验线路中将会给安装工作带来巨大的不便。如果想要宽频电晕电流测量系统结构轻巧,满足便携测量的实际使用需要,则需要降低测量装置的整体重量,并且在电晕电流测量装置整体重量降低的同时,还要保证装置的结构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测量装置重量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传感器材料的选择、结构方案的更改等。因此,为了使宽频电晕电流测量装置便于安装、携带、维护和移动使用,急需对其小型化、轻载化测量技术展开研究。输电线路的电晕损失研究是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电晕电流则是表征线路中电晕放电情况最直接的参数,而其测量方法对于特高压输电电磁环境、外绝缘和设备电晕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力物联网测量传感器,包括:测量电阻一(1)、外屏蔽罩(2)、调节旋转板(3)、测量电阻二(4)、内屏蔽罩(5)、调节滚珠丝杆(6)、等电位连接环(7)、封闭板(8)、信号接收单元(9)、信号处理单元(10)、电池(11);其特征在于:测量电阻一(1)与测量电阻二(4)均位于外屏蔽罩(2)的内部,调节旋转板(3)为两个金属板间隔设置,两组金属板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测量电阻一(1)的右端与调节旋转板(3)的左侧板连接,调节旋转板(3)的两组金属板的圆柱面上均设置有弧形触点(31),弧形触点(31)共四个,分别两两呈夹角90度设置,调节旋转板(3)的两组金属板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环形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力物联网测量传感器,包括:测量电阻一(1)、外屏蔽罩(2)、调节旋转板(3)、测量电阻二(4)、内屏蔽罩(5)、调节滚珠丝杆(6)、等电位连接环(7)、封闭板(8)、信号接收单元(9)、信号处理单元(10)、电池(11);其特征在于:测量电阻一(1)与测量电阻二(4)均位于外屏蔽罩(2)的内部,调节旋转板(3)为两个金属板间隔设置,两组金属板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测量电阻一(1)的右端与调节旋转板(3)的左侧板连接,调节旋转板(3)的两组金属板的圆柱面上均设置有弧形触点(31),弧形触点(31)共四个,分别两两呈夹角90度设置,调节旋转板(3)的两组金属板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环形触点(32),测量电阻二(4)的左端与调节旋转板(3)的右侧环形触点(32)连接,内屏蔽罩(5)呈圆环网状的结构,内屏蔽罩(5)位于外屏蔽罩(2)的一侧,调节滚珠丝杆(6)设置在外屏蔽罩(2)的内部腔体中,两组等电位连接环(7)外圈为金属环,其中一组等电位连接环(7)位于外屏蔽罩(2)的一端,另外一组等电位连接环(7)位于内屏蔽罩(5)的一端,封闭板(8)设置在等电位连接环(7)的中部,封闭板(8)呈网格状,信号接收单元(9)与信号处理单元(10)位于内屏蔽罩(5)内,信号接收单元(9)与信号处理单元(10)的下方设有电池(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菲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