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46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UV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油墨及其制备方法,该UV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丙烯酸酯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UV油墨
,具体涉及一种UV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UV(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UV油墨也属于油墨,作为油墨,它们必须具备艳丽的颜色(特殊情况除外),良好的印刷适性,适宜的固化干燥速率。但现有的UV油墨大多表面干燥后由于受到膜层表面对光的阻碍而影响其整体固化效果,且附着力和柔性不足,油墨粘度过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效果好、柔性好、耐磨、粘度较低、固化效果好的UV油墨。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油墨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UV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6][0007][0008]本专利技术的UV油墨,以环氧丙烯酸酯为主体预聚物,其具有固化速率快、附着力强、柔顺的特性,再加上聚酯丙烯酸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光引发剂、光敏剂、活性稀释剂、硅藻土、消泡剂、聚乙烯蜡、分散剂和着色剂等助剂协同作用,提高UV油墨整体附着性、柔性、耐磨性、固化效果以及降低粘度;其中,加入的聚酯丙烯酸酯与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
酯和活性稀释剂协同作用,调节油墨粘度,促进UV油墨混合均匀以及提高印刷效果,且能促进油墨在紫外线作用的硬化速率;加入的硅藻土在分散剂和活性稀释剂作用下均匀分散于UV油墨中,由于其多孔吸附结构特性,在UV油墨固化后,树脂与硅藻土之间协同构成分布于UV油墨膜层的加固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油墨的柔性、耐磨性和附着力;加入的聚乙烯蜡,改善油墨的耐磨性,且聚乙烯蜡浮在表面形成保护层,阻隔氧对光引发固化的抑制。
[0009]优选的,所述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R1)、按重量份取100份环氧树脂、33

36份丙烯酸、0.01

0.05份对苯二酚、0.05

0.1份三乙胺以及10

30份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备用;
[0011](R2)、将丙烯酸、对苯二酚和三乙胺混合后,得到混合液;
[0012](R3)、将环氧树脂搅拌升温至90

100℃,然后持续滴加混合液,在110

120℃的温度下反应2

4h,得到半成品;
[0013](R4)、向半成品中加入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然后在50

100℃温度下以及有机锡催化作用下搅拌反应0.5

3h,减压蒸馏,再经洗涤、干燥过滤,得到环氧丙烯酸酯。
[0014]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环氧丙烯酸酯,引入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更有效提高了油墨的附着性、以及与硅藻土和着色剂的界面性能,提高分散效果。另外,加入的对苯二酚避免了反应剧烈而增大环氧丙烯酸酯的粘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为EP

12、EP

13、EP

16或EP

20;所述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选自或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的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更有利于提高填料分散、提高油墨固化后的抗冲击强度和耐磨性能。
[0017]优选的,所述聚酯丙烯酸酯选自ARONIX M

8030或科田2101。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活性稀释剂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调节油墨粘度,促进UV油墨混合均匀以及提高印刷效果,且能促进油墨在紫外线作用的硬化速率。
[0019]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2

异丙基硫杂蒽酮、4

二甲氨基

苯甲酸乙酯和2

二甲氨基
‑2‑
苄基
‑1‑
[

4(4

吗啉基)苯基]‑1‑
丁酮中的至少两种组合;所述光敏剂为安息香二甲醚。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引发剂与光敏剂协同作用,扩大光引发剂的感光范围、提髙长波UV光固化效果从而促进深色、大颗粒、遮盖墨的固化,同时避免了引发反应过程中被氧气淬灭导致光引发效果变差而降低固化效率。更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与4

二甲氨基

苯甲酸乙酯按重量比3

5:1混合而成,更有利于避免引发反应过程中被氧气淬灭导致光引发效果变差而降低固化效率。
[0021]优选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为2

甲烷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酯
‑2‑
乙基乙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双酚α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两种组合。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聚酯丙烯酸酯共同作用对环氧丙烯酸酯稀释,更有利于调节油墨粘度,促进UV油墨混合均匀以及提高印刷效果;更优选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为2

甲烷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和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按重量比2:2

3混合而成,提高了紫外条件下的油墨固化速率,改善固化后涂层的柔性和硬度。
[0023]优选的,所述硅藻土的粒径为10

80nm;所述分散剂为Disuper S15。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藻土在分散剂和活性稀释剂作用下均匀分散于UV油墨中,由于其多孔吸附结构特性,在UV油墨固化后,树脂与硅藻土之间协同构成分布于UV油墨膜层的加固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油墨的柔性、耐磨性和附着力。
[0025]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BYK052、BYK

021或BYK

024。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防止或消除油墨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避免了气泡对油墨固化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0027]优选的,所述着色剂为钛白粉、联苯胺黄、酞菁蓝、永久红、桃红、宝红、耐晒深红和炭黑中的至少一种。
[002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的的UV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按重量份取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光引发剂、光敏剂、活性稀释剂、硅藻土、消泡剂、聚乙烯蜡、分散剂和着色剂,备用;
[0030](S2)、在搅拌条件下,向活性稀释剂中加入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分散剂、硅藻土、着色剂、聚乙烯蜡和消泡剂混合均匀后,研磨至细度在15

25μm,得到研磨料;
[0031](S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R1)、按重量份取100份环氧树脂、33

36份丙烯酸、0.01

0.05份对苯二酚、0.05

0.1份三乙胺以及10

30份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备用;(R2)、将丙烯酸、对苯二酚和三乙胺混合后,得到混合液;(R3)、将环氧树脂搅拌升温至90

100℃,然后持续滴加混合液,在110

120℃的温度下反应2

4h,得到半成品;(R4)、向半成品中加入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然后在50

100℃温度下以及有机锡催化作用下搅拌反应0.5

3h,减压蒸馏,再经洗涤、干燥过滤,得到环氧丙烯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EP

12、EP

13、EP

16或EP

20;所述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体选自6598或649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丙烯酸酯选自ARONIX M

8030或科田21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2

异丙基硫杂蒽酮、4

二甲氨基

苯甲酸乙酯和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劲涛刘志健林应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彩工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