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辉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336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墙板和与墙板通过拼接组件固定的对接墙板,所述墙板和所述对接墙板相对应的对接面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数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拼接组件包括拼接板及设置在所述拼接板上、下表面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墙板对接不便、对接不准、对接不牢靠的问题。对接不牢靠的问题。对接不牢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装配式墙板通常是一整块的板体,只在墙板底端内部预设钢筋,在另一墙板的对接处预设安装孔用于与钢筋的安装连接,再在衔接处浇筑水泥,进行加固。由于有多根钢筋且钢筋在预设过程中容易受力折弯,安装孔的孔洞较小,因此这种装配方式实施中,墙板间钢筋与安装孔的对接不容易对齐,需要工人不断地调整,费时费力。另外,由于对接结构简单,墙板衔接处的防变形能力差,若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容易导致墙板衔接处错位、断裂甚至倒塌。
[0003]另一方面,现有的装配式墙板通常在墙面上开槽挖孔并埋置线管,待墙体全部安装完成、线路连通后,再将槽孔填埋平整。该过程工序多,操作繁琐,而且由于填埋槽孔是人工操作,即使对其进行多次刮腻子找平打磨,也无法保证填埋处与原本的墙体完全平整,影响美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填埋处还容易出现裂缝、起皮、墙体脱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墙板对接不便、对接不准、对接不牢靠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包括墙板和与墙板通过拼接组件固定的对接墙板,所述墙板和所述对接墙板相对应的对接面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数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拼接组件包括拼接板及设置在所述拼接板上、下表面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墙板的对接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管槽,所述拼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管槽对应且适配的线管。
[0008]优选的,所述卡扣件包括卡扣柱和设置在所述卡扣柱侧壁上的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内通过弹性件连接有卡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齿匹配的齿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对应设置,所述拼接板上下面上的所述卡扣柱上下对应,所述拼接板上、围绕所述卡扣柱设置有数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
[0010]优选的,所述对接墙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通的通道。
[0011]优选的,所述管槽的形状与所述线管的形状对应。
[0012]优选的,所述墙板和所述对接墙板表面夹设有玻纤网格层,所述玻纤网格层延伸出所述墙板和所述对接墙板相对应的界面外。
[0013]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墙板与对接墙板的对接面间设置拼接组件,使墙板间的拼接更方便、更牢固。墙板和对接墙板相对应的对接面上分别竖直设置多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拼接组件包括拼接板及设置在拼接板上、下表面的卡扣件,卡扣件包括卡扣柱和设置在卡扣柱侧壁上的卡扣槽,卡扣槽内弹性连接有卡齿,同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壁上设置齿槽;通过卡齿与齿槽的匹配,卡扣件能够插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固定,最终使墙板与对接墙板连接固定。
[0015]2、本专利技术墙板的对接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管槽,拼接板的底面上设有线管,线管与管槽适配。除了拼接板上卡扣件与凹槽的插接固定,线管与管槽的对接相当于增加了墙板与对接墙板的连接点,在对接面上增设更多的对接点,可以增加对接的准确性,使墙板间的连接更稳固。另外,将原本开设在墙表面的管槽移动设置在墙顶部,可以减少后续填补墙面坑洞的工序,维护了墙面的完整、美观。
[0016]3、本专利技术拼接板上、围绕卡扣柱设置有数个通孔,通孔连通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同时,对接墙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通的通道。相当于对接墙板上的通道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与外界连通,在墙板间的连接完成后,可以通过对接墙板上的通道往凹槽内灌注粘结剂,粘结剂通过拼接板上的通孔流入第一凹槽底部,直至将第二凹槽填满,待粘结剂凝固后,两墙板间通过拼接组件固定连接。
[0017]4、本专利技术墙板和对接墙板的表面夹设有玻纤网格层,玻纤网格层延伸出墙板和对接墙板相对应的界面外。玻纤网格层延伸出的部分在两墙板对接处重叠,即在拼接板的侧边上重叠,之后在拼接处敷设粘接砂浆,使拼接板与墙板形成一体,整体性更强,稳固性更好;墙面上的拼接处由于是采用一体且重叠的玻纤网格层,因此拼接处的墙面不易开裂、起皮或脱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拼接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卡扣柱俯视示意图;
[0021]图4为矩形线管与管槽的组合示意图;
[0022]图5为圆形线管与管槽的组合示意图;
[0023]图6为倒梯形线管与管槽的组合示意图;
[0024]图7为弧形线管与管槽的组合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玻纤网格层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玻纤网格层敷设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中:墙板1、对内墙板2、拼接组件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拼接板6、卡扣件7、管槽8、线管9、卡扣柱10、卡扣槽11、卡齿12、通孔13、通道14、玻纤网格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31]参考图1

图1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包括墙板1和与墙板1通过拼接组件3固定的对接墙板2。现有技术中墙板间对接安装是通过在墙板底部预设钢筋,然后在另一墙板对接处预设安装孔与钢筋对接,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钢筋折弯、墙板对接不齐、浪费工时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设置为:在墙板1和对接墙板2相对应的对接面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数个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数个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均匀分布在墙板1和对接墙板2的对接面上,且靠近墙板1和对接墙板2两侧面的边缘。
[0032]进一步的,拼接组件3包括拼接板6及设置在拼接板6上、下表面的卡扣件7,卡扣件7分别插入到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内固定。卡扣件7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数量设置与卡扣件7的大小、墙板的大小、厚度相关。
[0033]其中,当卡扣件7较大、墙板较小、厚度较薄时,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只需在墙板1和对接墙板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各设置一组,一组即在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的对接面上各设置两个凹槽,一组凹槽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和与墙板通过拼接组件(3)固定的对接墙板(2),所述墙板(1)和所述对接墙板(2)相对应的对接面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数个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所述拼接组件(3)包括拼接板(6)及设置在所述拼接板(6)上、下表面的卡扣件(7),所述卡扣件(7)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凹槽(4)、所述第二凹槽(5)内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对接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管槽(8),所述拼接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管槽(8)对应且适配的线管(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释放应力、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7)包括卡扣柱(10)和设置在所述卡扣柱(10)侧壁上的卡扣槽(11),所述卡扣槽(11)内通过弹性件连接有卡齿(12),所述第一凹槽(4)和所述第二凹槽(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胥小龙张文蔚彭红张元
申请(专利权)人:王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