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24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聚合磷脂和不可聚合磷脂混合,然后加入光引发剂,混匀,得混合磷脂溶液;(2)将混合磷脂溶液涂抹至纳米孔基材上,进行溶剂挥发,得磷脂膜;(3)在纳米孔基材两侧浴池中加入离子通道缓冲液复溶,然后二次涂抹混合磷脂溶液,紫外光辐照,得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可聚合的磷脂分子,制得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磷脂双层膜,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双层膜成膜后稳定性差等问题。膜成膜后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科学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患病率的提升以及现代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医疗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对人类复杂基因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也让精准医疗正逐渐从概念成为现实。其中,基因测序作为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从而锁定个人病变基因,从而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民族众多、基因类型丰富、测序需求最为庞大,基因测序技术已然成为我国精准医疗发展的基石和精髓。
[0003]目前最新的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又称纳米孔测序技术)是基于电信号测序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电场力驱动单链核酸分子穿过纳米尺寸的蛋白孔道,由于不同的碱基通过纳米孔道时产生了不同阻断程度和阻断时间的电流信号,由此可根据电流信号识别每条核酸分子上的碱基信息,从而实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聚合磷脂和不可聚合磷脂混合,然后加入光引发剂,混匀,得混合磷脂溶液;(2)将混合磷脂溶液涂抹至纳米孔基材上,进行溶剂挥发,得磷脂膜;(3)在纳米孔基材两侧浴池中加入离子通道缓冲液复溶,然后二次涂抹混合磷脂溶液,紫外光辐照,得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不可聚合磷脂和可聚合磷脂摩尔比为10:1

1: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聚合磷脂和光引发剂摩尔比为10:1

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聚合磷脂为二硬酯酰磷脂酰胆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孔基因测序用光交联磷脂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磷脂为二氧化十八碳三烯酰磷脂酰胆碱、二氧化白三烯酰磷脂酰胆碱、1

氧化十八碳三烯酰基
‑2‑
硬酯酰

sn

甘油
‑3‑
磷脂酰胆碱和1

氧化白三烯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兵李高参马博轩徐鸿杨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