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秀利专利>正文

一种肠胃临床护理营养液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15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胃临床护理营养液配料装置,涉及营养液配置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有料箱,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塑料底座,所述塑料底座的底端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装置主体、第一卡条、第一齿轮盘、第一转动杆、第一链条、第三齿轮盘、第二转动杆、第四齿轮盘、第二链条、第五齿轮盘、第三转动杆,搅拌杆转动带动其外壁的螺旋叶片转动,配料箱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且升降架带动搅拌杆移动的同时带动升降板做升降往复运动,升降板移动挤压配料箱内部的营养液配料,使得营养液配料通过升降板内部的滤液孔,从而导致营养液配料经过多重搅拌,使得配料混合均匀。使得配料混合均匀。使得配料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胃临床护理营养液配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营养液配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肠胃临床护理营养液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腔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随着近年来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胃肠道不单纯是消化吸收器官,同时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因如此,较之胃肠外营养支持,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故在决定提供何种营养支持方式时,首选EN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
[0003]目前营养液的实际形态主要以液体形式使用,一般需要医嘱在无菌制剂室,通过配方进行严格配料,现有的配置主要采用一次性针管进行配料,此类配重方式,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多次注射转移的步骤,加大了细菌滋生的可能性,同时在配置过程中,采用外设的容器,其洁净度就不易达标,其次是在搅拌时,极易造成配料混合不均匀,导致部分物质反应发生沉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肠胃临床护理营养液配料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肠胃临床护理营养液配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有料箱,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塑料底座,所述塑料底座的底端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塑料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条的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位于第一齿轮盘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外壁安装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内壁位于第二齿轮盘的上方设置有第三齿轮盘,所述第三齿轮盘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位于第三齿轮盘的一侧固定有第四齿轮盘,所述第四齿轮盘的外壁连接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内壁位于第四齿轮盘的一端安装有第五齿轮盘,所述第五齿轮盘的内部固定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外壁位于第五齿轮盘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壁固定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底端固定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架的外壁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固定有第六齿轮盘,所述第六齿轮盘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卡条,所述升降板的外壁设置有配料箱,所述配料箱的外壁固定有限位机构,所述配料箱的外壁位于限位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远离配料箱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外壁连接有活塞箱,所述活塞箱的一端连接有吸水管。
[0006]优选地,所述排液管与配料箱相接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排液管靠近配料箱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升降板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滤水孔,所述活塞板的外壁与活塞箱
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吸水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
[0007]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限位杆、限位弹簧、限位套,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与配料箱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两组滑槽,所述第一卡条与滑槽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条的外壁与第一齿轮盘的外壁通过卡齿啮合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料箱的底端设置有进料口。
[0010]优选地,所述配料箱的顶端设置有与搅拌杆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第六齿轮盘的外壁与第二卡条的外壁通过卡齿啮合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装置主体、料箱、塑料底座、复位弹簧、限位块、第一卡条、第一齿轮盘、第一转动杆、第一链条、第三齿轮盘、第二转动杆、第四齿轮盘、第二链条、第五齿轮盘、第三转动杆,使用者将营养液配料注入料箱的内部,将料箱的进料口密封后,使用者倒置装置主体,使得塑料底座与桌面接触,装置主体通过自身的重量压缩复位弹簧,于此同时,装置主体下行,装置主体下行带动第一齿轮盘下行,第一齿轮盘移动与第一卡条接触后第一齿轮盘转动,第一齿轮盘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盘转动,第二齿轮盘转动带动第一链条转动,从而使得第三齿轮盘转动,第三齿轮盘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第四齿轮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链条转动,第二链条转动带动第五齿轮盘转动,第五齿轮盘转动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带动第四转动杆转动,第四转动杆转动带动升降架移动,升降架移动带动搅拌杆做扇形往复移动,搅拌杆移动带动配料箱做扇形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排液管做往复移动,排液管移动带动活塞板做往复运动,从而通过吸水管将料箱内部原料吸入活塞箱内部,在通过排液管与其端部的喷头将活塞箱内部的液体喷入配料箱内部,在搅拌杆移动带动配料箱做扇形往复移动的同时,搅拌杆带动第六齿轮盘移动,由于第六齿轮盘与第二卡条通过卡齿啮合,从而导致第六齿轮盘在移动过程中转动,第六齿轮盘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带动其外壁的螺旋叶片转动,配料箱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且升降架带动搅拌杆移动的同时带动升降板做升降往复运动,升降板移动挤压配料箱内部的营养液配料,使得营养液配料通过升降板内部的滤液孔,从而导致营养液配料经过多重搅拌,使得配料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齿轮盘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装置主体;2、料箱;3、塑料底座;4、复位弹簧;5、限位块;6、第一卡条;7、第一齿轮盘;8、第一转动杆;9、第一链条;10、第三齿轮盘;11、第二转动杆;12、第四齿轮盘;13、第二链条;14、第五齿轮盘;15、第三转动杆;16、第二齿轮盘;17、转动盘;18、第四转动杆;19、升降架;20、升降板;21、搅拌杆;22、第六齿轮盘;23、第二卡条;24、配料箱;25、限位机构;26、排液管;27、活塞板;28、活塞箱;29、吸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胃临床护理营养液配料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料箱(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端连接有塑料底座(3),所述塑料底座(3)的底端安装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5),所述塑料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条(6),所述第一卡条(6)的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盘(7),所述第一齿轮盘(7)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转动杆(8),所述第一转动杆(8)的外壁位于第一齿轮盘(7)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盘(16),所述第二齿轮盘(16)的外壁安装有第一链条(9),所述第一链条(9)的内壁位于第二齿轮盘(16)的上方设置有第三齿轮盘(10),所述第三齿轮盘(10)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转动杆(11),所述第二转动杆(11)的外壁位于第三齿轮盘(10)的一侧固定有第四齿轮盘(12),所述第四齿轮盘(12)的外壁连接有第二链条(13),所述第二链条(13)的内壁位于第四齿轮盘(12)的一端安装有第五齿轮盘(14),所述第五齿轮盘(14)的内部固定有第三转动杆(15),所述第三转动杆(15)的外壁位于第五齿轮盘(14)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盘(17),所述转动盘(17)的外壁固定有第四转动杆(18),所述第四转动杆(18)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架(19),所述升降架(19)的底端固定有升降板(20),所述升降架(19)的外壁连接有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的外壁固定有第六齿轮盘(22),所述第六齿轮盘(22)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卡条(23),所述升降板(20)的外壁设置有配料箱(24),所述配料箱(24)的外壁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利郭存珍李丹丹满中雯徐连连
申请(专利权)人:叶秀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