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945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酱料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混合装置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出料斗。通过第一电机主体驱动转动杆转动,对酱料进行混合,通过第二电机主体的转动,使搅拌叶片转动,使酱料搅拌的更加彻底,通过在闭合胶圈内开设卡合凹槽,方便闭合胶圈与混合缸内壁顶端进行密闭,防止搅拌时出现原料溅出的现象。在搅拌叶片的顶端设置刮板,方便对混合缸的内表面残留的酱料进行清理,同时方便替换刮板的更换与清洗。通过第三电机主体驱动皮带轮转动,带动两凸轮同时转动,配合顶紧弹簧使活动立柱上下活动,带动混合缸上下活动,将混合缸内的酱料抖出,避免残留。留。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酱料混合
,涉及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材指制作食物时所需要使用的原料,如黄瓜、白菜、牛肉、桂圆
……
食材可根据不同的特性分成不同的类别。在对食材进行烹饪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口味将酱料混合,从而便于调配出不同口味的酱料。但在酱料混合的过程中,通常会有粉末和液体混合,多种粉末和液体大量同时混合,容易导致粉末被液体包裹成块,无法均匀的混合开,从而导致酱料的使用效率降低,且在使用过程中,酱料容易残留在混合装置内壁上,不方便进行清洗,长时间容易导致内部残留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具有避免内壁残留,方便清洗,方便酱料均匀混合,避免细菌残留,结构简单的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出料斗,所述底座主体的上表面固定对称连接有立柱套接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出料斗(11),所述底座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对称连接有立柱套接外壳(4),所述立柱套接外壳(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立柱(5),所述底座主体(1)的上方设有混合缸(2),所述混合缸(2)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下表面与对应边的活动立柱(5)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缸(2)的两侧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7),所述第二固定块(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推杆(8),所述混合缸(2)的上方设有顶盖(9),所述电动推杆(8)的输出轴与顶盖(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盖(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1),且第二通孔(31)的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顶盖(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5),所述转动块(15)的底端在第二通孔(31)的内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套接外壳(4)的内部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凸轮(22),转杆的一端位于立柱套接外壳(4)的外部且套接有皮带轮(30),所述活动立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活动立柱(5)上套接有顶紧弹簧(20),所述顶紧弹簧(20)的顶端与立柱套接外壳(4)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顶紧弹簧(20)的底端与限位块(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1)的底面与凸轮(22)的表面贴合,右侧的所述立柱套接外壳(4)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支架(28),右侧的所述立柱套接外壳(4)通过第三电机支架(28)安装有第三电机主体(29),所述第三电机主体(29)的输出轴与右侧的皮带轮(30)套接,两个所述皮带轮(30)之间套接有传动皮带(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转动杆(24),且转动杆(24)的底端延伸至混合缸(2)的内部,所述转动杆(24)与转动块(15)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转动块(1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支架(13),所述转动块(15)通过第一电机支架(13)安装有第一电机主体(14),所述第一电机主体(14)的输出轴与转动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4)上套接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块(26),所述第三固定块(26)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27),所述搅拌叶片(2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刮板(25)。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味珍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