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899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动力组件带动研磨辊运动,将落在研磨板的煤粉进行充分研磨,避免研磨死角,研磨效果大大提高。通过动力油缸带动平移杆上下运动,利用平移杆、横杆、传动杆等形成连杆结构,带动刮板向下运动与煤粉抵接,刮板随第二支杆围绕转筒中心轴线转动,刮板将煤粉刮平分布均匀,避免煤粉扎堆,影响研磨效果。通过干燥装置解决了现有研磨机构中,烘干和研磨同时进行,存在危险的问题;干燥装置通过第一油缸带动分散片转动,调节分散片与搅拌片A之间的夹角,从而保证煤粉与分散片充分接触。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敲击组件靠近过滤网,实现敲击组件沿X方向的水平往复运动,为敲击组件敲打振动过滤网做好准备。好准备。好准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煤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人类开发利用煤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用煤作为燃料,至今煤仍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煤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0003]煤粉是煤加工的重要产品,煤粉的制备需要经过破碎、研磨、干燥等过程,从而将原煤加工成粒度及水分含量均符合高炉喷煤要求的煤粉的工艺过程。煤粉细度、煤粉中的水分含量与燃烧密切相关,煤粉越细,越容易着火、燃烧完全;煤粉中的水分过高会使煤粉在炉内的着火困难,影响煤的流动性。现有的煤粉生产线包括研磨机构、分选机构、除尘装置、运输机构,煤粉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磨效果不好,不能对煤粉进行充分均匀研磨,存在研磨死角,且由于煤粉生产线采用热源提供的烟气对煤粉进行烘干,烘干和研磨同时进行,研磨煤粉时可能会产生火花,导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二是分选机构的细粉出料管极易堵塞,不能自动进行疏通,都需要人工进行自动疏通,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生产线,包括沿工序依次连接的研磨机构(100)、分选装置(200)、除尘装置(300)、输送装置(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100)用于研磨及干燥煤粉,研磨机构(100)包括粉碎装置(1),通过第一管道与粉碎装置(1)连通的细磨装置(2),通过第二管道与细磨装置(2)连通的干燥装置(3);所述分选装置(200)包括选粉机本体(201),选粉机本体(201)上部设有细粉出料管(202),选粉机本体(201)底部设有进料口(203),选粉机本体(201)下部设有粗粉出料管(2034),安装在细粉出料管(202)内的过滤网(205),安装在细粉出料管(202)内的疏通部件(206);细粉出料管(202)上安装有多根反吹管(250),分吹管位于过滤网(205)远离右侧,反吹管(250)通过输送管(251)与第四风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磨装置(2)包括底座(8),安装在底座(8)顶部的壳体(9),安装在底座(8)顶部且位于壳体(9)内的研磨板(10),安装在底座(8)上的动力组件(11),安装在动力组件(11)上且与研磨板(10)抵接的一对研磨辊(12);底座(8)为中空结构;动力组件(11)包括安装在底座(8)内的固定架(13),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3)上的第一轴(14),安装在固定架(13)上且输出轴与第一轴(14)连接的动力电机(15),安装在第一轴(14)上的第一齿轮(16),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3)上且顶部穿出底座(8)的转筒(17),安装在转筒(17)底部且与第一齿轮(16)啮合的第二齿轮(18),安装在转筒(17)顶部且分别位于转筒(17)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杆(19)、第二支杆(20),第一支杆(19)与第二支杆(20)关于转筒(17)左右对称且第一支杆(19)与第二支杆(20)之间的夹角为180
°
,安装在第一支杆(19) 上且位于第一支杆(19)前方的第一过渡杆(21),安装在第二支杆(20)上且位于第二支杆(20)后方的第二过渡杆(22),第一过渡杆(21)与第二过渡杆(22)关于转筒(17)中心对称,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过渡杆(21)上且位于第一过渡杆(21)靠近转筒(17)一端的转轴A(23),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过渡杆(22)上且位于第二过渡靠近转筒(17)一端的转轴B(24),转轴B(24)与转轴A(23)同轴设置;两根研磨辊(12)分别安装在转轴A(23)、转轴B(24)上,两根研磨辊(12)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1)还包括移动地安装在转筒(17)内且两端穿出转筒(17)的主平移杆(25),安装在底座(8)内且伸缩杆与主平移杆(25)连接的动力油缸(26),安装在第一支杆(19)上的固定柱(27),移动地安装在固定柱(27)内的主传动杆(28),安装在主传动杆(28)底部且不过转筒(17)中心轴线的刮板(29),与主传动杆(28)顶部铰接的横杆(30),安装在第二支杆(20)上的竖杆(31),一端与横杆(30)铰接且另一端与竖杆(31)铰接的第三支杆(32),第三支杆(32)中心位置处通过球形铰链与主平移杆(25)顶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底部安装有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与第一管道连通;壳体(9)内安装有横板(48),横板(48)位于研磨辊(12)上方,横板(48)上设有呈多行多列矩阵分布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第一风机(49),壳体(9)顶部设有第一出料管;壳体(9)底部设有多个风孔,风孔内安装有送风管,送风管通过输风管道与第二风机(5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3) 包括外壳(33),安装在外壳(33)底部的干燥电机(34),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33)内且与干燥电机(34)输出轴连接的搅拌轴(35),安装在搅拌轴(35)上且关于搅拌轴(35)左右对称的一对的分散组件(36),两个分散组件(36)之间的夹角为180
°
,安装在外壳(33)内安装有挡板,挡板位于分散组件(36)上方,挡板上设有呈多行多列矩阵分布的固定孔,固定孔内安装有第三风机(51),外壳(33)顶部设有排料管;分散组件(36)包括安装在搅拌轴(35)上且沿搅拌轴(35)中心轴线方向分布的搅拌片A(37)、搅拌片B(38),安装在搅拌片A(37)顶部的主支撑架(39),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搅拌片A(37)上的传动环(40),安装在主支撑架(39)上且伸缩杆穿入传动环(40)内的第一油缸(41),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传动环(40)底部的分散板(42),安装在分散板(42)顶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温煜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蓝火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