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385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共享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中,首先根据用户指令开启自行车,获取自行车的空载重量值为第一标准值,然后实时监测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并获取自行车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的实时重量值,比较实时重量值与第一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以该实时重量值为第二标准值,并以获取该实时重量值的时间点为第一突变时间点,然后比较第一突变时间点之后的实时重量值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判定为多人骑行,并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解决现有的共享自行车无法识别一辆车多人同时骑行的行为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共享自行车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绿色出行意识逐渐增强,共享普通自行车、共享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用户可以通过其移动终端上的应用(application)进行预约,然后利用该应用租用共享自行车,比如扫码租车。目前,大部分共享自行车仅支持单人骑行,而现有的共享自行车无法识别一辆车多人同时骑行的行为,从而导致出行风险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的共享自行车无法识别一辆车多人同时骑行的行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用户指令开启共享自行车,获取共享自行车的空载重量值为第一标准值;实时监测共享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并获取共享自行车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的实时重量值;比较实时重量值与第一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以该实时重量值为第二标准值,并以获取该实时重量值的时间点为第一突变时间点;持续获取第一突变时间点后的实时重量值并比较该实时重量值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判定为多人骑行;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
[0005]优选地,获取实时重量值的步骤包括:当共享自行车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间隔依次获取实时重量初始数据;对实时重量初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实时重量值。
[0006]优选地,每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对应一个获取的时间点,对实时重量初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实时重量值的具体步骤包括: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1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以及当前时间点之前与当前时间点相邻的连续至少2个时间点对应的至少2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取至少3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时间点的实时重量值。
[0007]优选地,在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以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的实时重量值为第三标准值,并将第三标准值与多人重量模型进行比对验证;当第三标准值符合多人重量模型时,确认为多人骑行。
[0008]优选地,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为3m/s,所述预设重量阈值为20kg。
[0009]优选地,所述多人重量模型通过机器学习获取。
[0010]优选地,所述提示信息为语音提示和/或灯光提示。
[001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系统,所述多人骑行检测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指令开启共享自行车,并获取共享自行车的空载重量值为第一标准值;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共享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并获
取共享自行车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的实时重量值;运算模块,用于比较实时重量值与第一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以该实时重量值为第二标准值,并以获取该实时重量值的时间点为第一突变时间点;所述运算模块还用于比较第一突变时间点之后的实时重量值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判定为多人骑行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
[0012]优选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滤波处理子模块,所述滤波处理子模块用于对实时重量初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0013]优选地,所述运算模块还包括验证子模块,所述验证子模块用于以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的实时重量值为第三标准值,并将第三标准值与多人重量模型进行比对验证,当第三标准值符合多人重量模型时,确认为多人骑行。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中,首先根据用户指令开启共享自行车,获取共享自行车的空载重量值为第一标准值,然后实时监测共享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并获取共享自行车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的实时重量值,比较实时重量值与第一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以该实时重量值为第二标准值,并以获取该实时重量值的时间点为第一突变时间点,持续获取第一突变时间点后的实时重量值并比较该实时重量值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判定为多人骑行,并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可以理解,预设重量阈值可以为一个具有骑行能力的人可能的最小体重,实时重量值与第一标准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即说明共享自行车在空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人的重量,即说明此时有人上车,第二标准值即为有人上车后自行车的空载重量加上上车人的体重,而当靠后的实时重量值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即说明在已有一人上车的基础上,有第二人上车,从而可判定多人骑行,解决现有的共享自行车无法识别一辆车多人同时骑行的行为的问题。另外,可以理解,车辆行驶速度低时才有可能完成上车动作,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才获取实时重量值,可以大大减少获取实时重量值的数量,从而减少实时重量值与第一标准值或第二标准值的运算量,减少计算内存的占用,降低功耗,节约成本,且不影响多人骑行的判断。另外,因行驶速度是实时获取并实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所以在一个订单内,可以出现间隔的几段时间内的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在这间隔的几段时间内,均获取实时重量值并做比较,此方式不但可以检测出初始阶段多人上车的情况,而且可以检测出正常骑行一段时间后停车上人的情况。
[0016]2、本专利技术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中,实时重量初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实时重量值。滤波处理可以采用多个连续数据滑动取平均值的方式,当重力传感器存在不稳定现象,导致输出较大偏差的的数据时,此方式可以对偏差进行纠正,使获取的实时重量值更可靠。
[0017]3、本专利技术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中,在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之前,还会以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的实时重量值为第三标准值,并将第三标准值与多人重量模型进行比对验证,当第三标准值符合多人重量模型时,确认为多人骑行。通过比对验证,可进一步减少误提示的现象,提高用户体验。
[0018]4、本专利技术的多人重量模型通过机器学习获取,此方式可提高多人重量模型的可参考性,从而保证验证的准确性。
[0019]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系统,具有与上述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的流程图一。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中获取实时重量值的流程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共享自行车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用户指令开启共享自行车,获取共享自行车的空载重量值为第一标准值;实时监测共享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并获取共享自行车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的实时重量值;比较实时重量值与第一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以该实时重量值为第二标准值,并以获取该实时重量值的时间点为第一突变时间点;持续获取第一突变时间点后的实时重量值并比较该实时重量值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实时重量值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时,判定为多人骑行;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实时重量值的步骤包括:当共享自行车在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根据预设时间间隔依次获取实时重量初始数据;对实时重量初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实时重量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对应一个获取的时间点,对实时重量初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实时重量值的具体步骤包括:获取当前时间点对应的1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以及当前时间点之前与当前时间点相邻的连续至少2个时间点对应的至少2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取至少3个实时重量初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时间点的实时重量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人骑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共享自行车发出提示信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以与第二标准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重量阈值的实时重量值为第三标准值,并将第三标准值与多人重量模型进行比对验证;当第三标准值符合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艺刘永威刘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阿帕科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