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71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49
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及方法,它涉及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及方法。一种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碱金属、二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钙、硼砂、草木灰、丙烯酸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不会出现颜色剥落的情况,上色稳定,持色性久,色彩自然,上色步骤简单方便,颜料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
,具体涉及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专利技术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专利技术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釉是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如:彩釉,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蓝色釉,8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最早见于唐代,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烘白底红花,始于元代景德镇,斗彩,在坯体上以青花勾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多种色彩,再经炉火二次烧成,画面呈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比美相斗,故名.始于明成化年间,开片,既冰裂纹,釉面裂纹型同冰裂.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过早出窑遇冷空气产生,宋代哥窑以此为主要特征,青花,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钴为色剂,在坯胎上作画,罩以透明釉,经1300度高温烧成,蓝白相映,明清两代主打瓷器。目前的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及方法容易出现彩绘脱落,不好上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及方法,它不会出现颜色剥落的情况,上色稳定,持色性久,色彩自然,上色步骤简单方便,颜料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50

100份、碱金属20

60份、二氧化铝30

50份、氧化锆10

30份、氧化钙10

30份、硼砂30

60份、草木灰30

80份、丙烯酸酯10

20份;
[0005]它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二氧化硅、碱金属、二氧化铝通过机械设备制成粉末,并混合放在容器中,同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m,搅拌时长为0.2

0.3H,得到混合物A;
[0006]步骤二、将硼砂、氧化锆通过机械设备制成粉末,然后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m,搅拌时长为0.5

1H,搅拌完成后,放入容器中,得到混合物B;
[0007]步骤三、将氧化钙、草木灰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100r/mim,搅拌时长为0.2

0.5H,得到混合物C;
[0008]步骤四,丙烯酸酯的制作:将丙烯酸乙酯65份、丙烯酸丁酯33份和丙烯酸
‑2‑
氰酸基乙酯2份,在含有三乙氧基甲烷的甲苯中,于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的存在下,一边搅拌,一边升温110℃,得到丙烯酸酯;
[0009]步骤五、将混合物A、混合物B、混合物C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边加入丙烯酸酯边搅拌,搅拌得到混合物D,搅拌速度为200r/mim,搅拌时长为0.1

0.3H;
[0010]步骤六、将混合物D置于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

1220℃,熔炼时间为3

5H,然后进行水冷处理,得到混合物E,进行备用;
[0011]步骤七、根据颜色需要,往混合物E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无机矿物色粉,然后进行球磨,球磨完成后,进行烘干,烘干后加入调墨油,得到颜料;
[0012]步骤八、将陶瓷进行烧瓷,烧成白釉;
[0013]步骤九、将烧好的瓷器进行彩绘,彩绘时,往颜料中加入含硅量较少的溶剂,从而调整颜料的膨胀系数和熔融温度,适当减薄颜料的厚度,然后静置风干;
[0014]步骤十、将上色好的陶瓷进行二次烧制,烧制温度为700

900℃,烧完后,降低窑尾风机风量,一段时间后,将盖瓦揭开;
[0015]步骤十一、取出陶瓷进行冷却。
[0016]所述的步骤二中,搅拌过程中,需要添加乳浊剂。起云剂(又名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化稳定剂。是指将具有一定香气强度的风味油,以细微粒子的形式乳化分散在由阿拉伯胶、变性淀粉和水等组成的水相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水包油体系。
[0017]所述的步骤三中,搅拌规程中,需要添加润温剂。
[0018]所述的步骤八中,上色前,需要进行清洁工作,清洁手部、上色工具和工作台。
[0019]所述的无机矿物色粉可以为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等。氧化铜(CuO)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相对分子质量为79.545,密度为6.3~6.9g/cm,熔点1326℃。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酸、氯化铵及氰化钾溶液,氨溶液中缓慢溶解,能与强碱反应。氧化铜主要用于制人造丝、陶瓷、釉及搪瓷、电池、石油脱硫剂、杀虫剂,也供制氢、催化剂、绿色玻璃等用。氧化铁,别名三氧化二铁、烧褐铁矿、烧赭土、铁丹、铁红、红粉、威尼斯红(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等。化学式Fe2O3,溶于盐酸,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可做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可用作炼铁原料。氧化钴一种化学品的名称,通常是灰色粉末,有时是绿棕色晶体。主要用作制取金属钴的原料,制取的金属钴用于生产钨钴硬质合金、钴磁合金、经过继续氧化成四氧化三钴用作钴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在化工行业用作催化剂,还用作玻璃、搪瓷、陶瓷、磁性材料、密着剂、天蓝色、钴蓝色、钴绿色等色彩的着色剂,家畜微量元素营养剂。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不会出现颜色剥落的情况,上色稳定,持色性久,色彩自然,上色步骤简单方便,颜料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颜料,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50份、碱金属20份、二氧化铝30份、氧化锆10份、氧化钙10份、
硼砂30份、草木灰30份、丙烯酸酯10份;
[0023]它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二氧化硅、碱金属、二氧化铝通过机械设备制成粉末,并混合放在容器中,同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m,搅拌时长为0.2

0.3H,得到混合物A;
[0024]步骤二、将硼砂、氧化锆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50

100份、碱金属20

60份、二氧化铝30

50份、氧化锆10

30份、氧化钙10

30份、硼砂30

60份、草木灰30

80份、丙烯酸酯10

20份。2.陶瓷制品釉上装置彩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二氧化硅、碱金属、二氧化铝通过机械设备制成粉末,并混合放在容器中,同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m,搅拌时长为0.2

0.3H,得到混合物A;步骤二、将硼砂、氧化锆通过机械设备制成粉末,然后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m,搅拌时长为0.5

1H,搅拌完成后,放入容器中,得到混合物B;步骤三、将氧化钙、草木灰进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100r/mim,搅拌时长为0.2

0.5H,得到混合物C;步骤四,丙烯酸酯的制作:将丙烯酸乙酯65份、丙烯酸丁酯33份和丙烯酸
‑2‑
氰酸基乙酯2份,在含有三乙氧基甲烷的甲苯中,于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的存在下,一边搅拌,一边升温110℃,得到丙烯酸酯;步骤五、将混合物A、混合物B、混合物C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边加入丙烯酸酯边搅拌,搅拌得到混合物D,搅拌速度为200r/mim,搅拌时长为0.1

0.3H;步骤六、将混合物D置于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

1220℃,熔炼时间为3

5H,然后进行水冷处理,得到混合物E,进行备用;步骤七、根据颜色需要,往混合物E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无机矿物色粉,然后进行球磨,球磨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琪美刘鹏程磊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陶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