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相扁线波绕组结构、六相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绕组
,尤其涉及一种六相扁线波绕组结构、六相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小型化、高速化已成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扁线电机相对于传统的永磁电机,其绕组具有高铜满率的特点,高铜满率可以大幅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扁线电机的绕组端部长度相对较短,可以进一步提升汽车空间的利用率;导线间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强了电机的散热能力,因此,扁线电机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3]六相电机相对于三相电机,可以抵消特定阶次谐波,降低转矩脉动,提升电机NVH性能;随着电机相数的增加,电机容错能力得到加强,工作可靠性更高。
[0004]现有技术中,扁线波绕组结构采用波绕短距的连线方式,每相绕组均存在于定子槽的不同层,每相引出线端设为焊接端,非引出线端均为U型线。然而,随着电机相数增加,扁线绕线工艺难度增大,难以保证U型线圈跨距一致,制造成本相应增加,且同槽内多层布线容易引起同相支路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相扁线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相扁线波绕组,其中每相所述波绕组具有进线端、出线端和位于出线端和进线端之间的绕线;每相所述波绕组包括a个支路绕组,且每相所述支路绕组绕线的定子槽个数为Pq,所述定子槽的总槽数为6Pq,所述P为电机极数,所述q为每极每相所述波绕组槽数;每个所述定子槽内具有2M层且同相的所述波绕组,且各个所述定子槽内的所述波绕组的层数相同;每相所述波绕组的所述进线端和所述出线端均位于所述定子槽的槽底或槽口位置,所述a和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六相扁线波绕组包括两组对称的三相波绕组,且两组所述三相波绕组电角度相差30de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相扁线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所述波绕组在所述定子槽内层数为2M,当每极每相所述波绕组槽数q=1,a=1时,任意一相所述波绕组的绕线方式为:X1‑
[X+6
×
1]2‑
[X+6
×
2]1‑
[X+6
×
3]2……‑
[X+6
×
(P
‑
1)]2—X3‑
[X+6
×
1]4‑
[X+6
×
2]3‑
[X+6
×
3]4……‑
[X+6
×
(P
‑
1)]4—
……
X
2M
‑1‑
[X+6
×
1]
2M
‑
[X+6
×
2]
2M
‑1–
[X+6
×
3]
2M
……‑
[X+6
×
(P
‑
1)]
2M
—X
2M
‑
[X+6
×
(P
‑
1)]
2M
‑1‑
[X+6
×
(P
‑
2)]
2M
‑
[X+6
×
(P
‑
3)]
2M
‑1……‑
[X+6
×
1]
2M
‑1—
……
X4‑
[X+6
×
(P
‑
1)]3‑
[X+6
×
(P
‑
2)]4‑
[X+6
×
(P
‑
3)]3……‑
[X+6
×
1]3—X2‑
[X+6
×
(P
‑
1)]1‑
[X+6
×
(P
‑
2)]2‑
[X+6
×
(P
‑
3)]1……‑
[X+6
×
1]1其中,X
2M
为第X槽的第2M层,X
2M
‑1为第X槽的第2M
‑
1层,所述X为所述定子槽中的第X槽,且所述X小于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相扁线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所述波绕组均具有一根跳线,所述跳线的两端分别与第[X+6
×
(P
‑
1)]槽的第2M层和第X槽的第2M层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相扁线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所述波绕组的所述跳线的跨距为y;每相所述波绕组的线圈焊接端与非焊接端跨距相等且均为y,且所述y为6q。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相扁线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所述波绕组在所述定子槽内层数为2M,当每极每相所述波绕组槽数q=2,a=1时,任意一相所述波绕组的绕线方式为:X1‑
[X+12
×
1]2‑
[X+12
×
2]1‑
[X+12
×
3]2……‑
[X+12
×
(P
‑
1)]2—X3‑
[X+12
×
1]4‑
[X+12
×
2]3‑
[X+12
×
3]4……‑
[X+12
×
(P
‑
1)]4—
……
X
2M
‑1‑
[X+12
×
1]
2M
–
[X+12
×
2]
2M
‑1‑
[X+12
×
3]
2M
……‑
[X+12
×
(P
‑
1)]
2M
—X
2M
‑
[X+12
×
(P
‑
1)]
2M
‑1‑
[X+12
×
(P
‑
2)]
2M
‑
[X+12
×
(P
‑
3)]
2M
‑1……‑
[X+12
×
1]
2M
‑1—
……
X4‑
[X+12
×
(P
‑
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